一天,我回到公司处理些事务。忙碌一阵后,准备去厕所稍作放松。路过吸烟区时,听到几个年轻人在那高谈阔论。我放慢脚步,隐约听到其中一个说:“我昨天晚上,给我外孙女讲理想,结果是我外孙女说,‘理想!理想!为什么理在前呢?’我当时就蒙了,她接着说,理想前先要讲道理,胡想开发不出自己的潜能。”说完,这人轻轻摇了摇头,似乎对小女孩的话感到既新奇又有些无奈。
紧接着,另一个年轻人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哈哈,你这算啥。我那小弟更狂,我说人要思想,不要跟前呼后拥,盲目跟风。他却反问,为啥思在前想在后吗?因为做啥都要先思前想后。”说罢,他自己笑得前仰后合,一手撑着墙,一手捂着肚子。先前说话的那位也跟着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点头,仿佛在回应这的确是够荒诞不经的言论。
我被他们的对话勾起了兴趣,上完厕所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悄悄走近了些,想听听他们接下来还会说些什么。只见先说话的那位年轻人,约莫三十出头,穿着一身休闲的工装,头发有些凌乱,像是忙了一整天,此刻正叼着烟,眼神里透着一丝疲惫却又因这有趣的话题多了几分神采。另一位则稍显年轻,穿着时尚的潮流 T 恤和牛仔裤,戴着一副潮流的黑框眼镜,此刻还沉浸在自己小弟的妙语连珠里,嘴角咧得大大的。
穿工装的年轻人率先止住了笑,弹了弹烟灰,说道:“你说现在的小孩,脑袋里都装着些什么新奇玩意儿。我外孙女这话,乍一听觉得挺离谱,但细想好像还真有点道理。理想这东西,要是不讲道理,那可不就成了空想、幻想,甚至是胡想了嘛。”他微微皱眉,眼睛盯着地面,像是陷入了思考。
戴眼镜的年轻人也收起笑容,推了推眼镜,认真地回应道:“还真是这么回事。理想得基于现实,得有逻辑,得讲道理。就好比你想成为一名顶尖的科学家,那你得先了解科学研究的规律,知道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哪些努力,这就是讲道理。不然,光喊着要当科学家,却连书都不好好读,那不是胡想是什么。”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描绘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逻辑关系。
工装年轻人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点了点头说:“没错,就拿我自己来说,年轻时候也有过不少理想。想过创业当老板,赚大钱。但那时候根本没考虑过市场环境、自身能力这些道理,一股脑儿地就冲进去了,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后来才明白,理想不是凭空想象,得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感慨,似乎回想起了那段失败的创业经历。
戴眼镜的年轻人拍了拍工装年轻人的肩膀,安慰道:“谁还没年轻过呢,吃一堑长一智嘛。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咱们,虽然明白理想得讲道理,但有时候还是会被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牵着走。比如看到别人创业成功,就盲目跟风,也不考虑自己适不适合,有没有那个能力和资源。这就是没把理想和道理结合好。”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工装年轻人弹了弹烟灰,叹了口气说:“是啊,所以教育孩子树立理想的时候,真得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不能让他们天马行空地乱想,得引导他们思考实现理想的路径和方法,这才是关键。”他抬头望向远方,眼神里透着对下一代的期许。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戴眼镜的年轻人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刚才说到我小弟关于思想的那番话,我觉得也挺有意思。思前想后,确实啊,思考问题得全面,不能只看眼前。”他皱着眉头,认真地分析着。
工装年轻人把烟掐灭,扔到垃圾桶里,接口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思想这东西,光有‘想’可不行,还得先‘思’。就像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了,得先思考各种可能性,权衡利弊。不然,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墙壁,强调着思考的重要性。
戴眼镜的年轻人点了点头,接着说:“而且‘思’和‘想’的顺序也反映了一种思考的深度和逻辑性。先思,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其本质和内在规律。再想,是基于思考的结果,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设想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两者缺一不可。”他越说越兴奋,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工装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没错,就像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能急于给出答案,得先静下心来思考,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只有把问题想透彻了,才能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要是只想着赶紧解决问题,而不深入思考,很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问题还会反复出现。”他双手抱胸,表情严肃,像是在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戴眼镜的年轻人笑着说:“哈哈,这么看来,我小弟无意间还说出了一番大道理呢。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做事不经过思考,盲目行动,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们得学会思前想后,才能少走弯路。”他微微扬起下巴,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