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生活节奏里,时间悄然流转,又到了月底。最后一天的阳光,如同往常一般,轻柔地穿过窗户,洒落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轻声提醒我,又到了可以休假的日子。每个月仅有4天的假期,于我而言,却如珍贵的宝藏。思来想去,我的心不由自主地飘向了乡下,那片承载着我无数童年回忆与深厚情谊的土地。
脑海中,发小一家人的身影愈发清晰,尤其是那位令人敬重的老寿星,更是让我牵挂不已。这种思念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催促着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发小的电话。
电话刚一接通,那头瞬间传来发小熟悉且爽朗的声音:“喂,兄弟,今儿咋想起给我打电话啦?”
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笑着说道:“这不月底放假了嘛,上次回去之后,心里一直惦记着,就又想回乡下看看,想去瞧瞧两个老寿星,还有你们一家人,你看你方便不?”
发小在电话那头乐得哈哈大笑:“有啥不方便的,你能回来,老爷子和家里人都得高兴坏了。你啥时候到?我还是往城里去接你吧。”
我赶忙说道:“不用接,我自己坐车回去就行。下午就出发,估计傍晚能到。”
发小关切地叮嘱道:“行,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到了镇上给我打电话,我去路口迎你。”
挂断电话后,我便着手准备此次回乡下要带的东西。发小家人口众多,他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九个哥姐,邻里们都戏称他家“儿女满桌”。回想起过去,他们家工分多,粮食富足,而我家因父亲担任民办教师,没有工分,每年都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读书的那段时光,发小常常从家里带些吃食给我,他的父母对我更是关怀备至,总会特意给我留些好东西。这份深厚的情谊,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香醇,我一直将其深深铭记在心底。所以此次回去,我精心挑选了各类礼物,只为能更好地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
吃过午饭,我便来到超市。推着购物车,我穿梭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仔细地挑选着礼物。为两位老寿星,我挑选了上等的滋补品,希望他们能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还选了保暖的衣物,让他们在寒冷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温暖。此外,我还给哥姐们和孩子们准备了各种特色食品,每一样都饱含着我的心意。结账的时候,满满当当的礼物堆成了一座小山,连一旁的收银员都不禁露出惊讶的神情。
我带着大包小包来到路边打车,好不容易拦到一辆出租车。司机师傅看到我手中如山般的礼物,不禁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哟,您这是又要去走亲戚呀,带这么多东西!”
我笑着回答:“是啊,乡下亲戚长辈多,上次回去后就一直想着再回来看看,想给大家都带点心意。”
司机师傅一边帮忙把礼物搬上车,一边感慨道:“难得!难得!现在的人走亲戚,大多都是拿点钱就了事了,像您这样还精心准备这么多东西的,可不多见了。现在年轻人空手走亲戚家,坐一会儿就走了,那种走亲戚的感觉都快没了。”
我听了,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单纯想表达心意的举动,在司机师傅眼里还有这层意思。我笑着回应:“我觉得还是实实在在的礼物更能表达感情,钱虽然方便,但总觉得少了点温度。”
司机师傅点头赞同:“您说得对,还是您重情义。”
一路上,我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期待。车子在公路上疾驰,我的思绪也再次飘回了小时候,想起和发小一起在乡下度过的点点滴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终于到了镇上,我给发小打了电话。没过多久,就看到发小熟悉的身影在路口焦急地张望。他一看到我,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兄弟,可算把你盼来了!”发小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接过我手中的礼物,“这么多东西,你这也太客气了。”
我笑着拍了拍发小的肩膀:“应该的,上次回来后就一直惦记着大家,一点心意。”
我们把礼物搬到发小开来的三轮车上,然后一起驶向村子。一路上,发小又跟我讲起村里的新鲜事儿,谁家新添了小孙子,哪家的姑娘远嫁了,村里又新修了一座桥……我静静地听着,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很快,我们就到了发小家。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传来欢声笑语。发小的父母和哥姐们听到动静,都热情地迎了出来。
“哎呀,孩子,可把你盼来了!”发小的母亲,我亲切地称呼她赵娘娘,满脸笑容地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关切。
发小的父亲,王叔叔也笑着说道:“快进屋坐,一路上累坏了吧。”
我连忙说道:“不累不累,赵娘娘,王叔叔,我这不是想你们了嘛,就又回来看看。”说着,我把给他们准备的礼物递过去,“这是给您二老带的一点心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