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 心中有灯,路无暗处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心中有灯,路无暗处

作者:惯看秋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0:04:34

“天不早了,我该走了。”陈建国站起身,拍了拍军大衣上的灰,掌心的老茧蹭过粗粝的布料,发出“沙沙”的轻响。他的动作有些迟缓,膝盖在起身时“咔”地响了一声,像是生了锈的合页,但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利落,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衣角扫过长椅,带起几片枯叶,那些蜷曲的叶子打着旋儿落在脚边,被晚风一卷,又追着他的影子往前跑。“去南边,听说那里暖和,冬天也能光着脚在菜地里走,适合种菜。”

“不回来了?”我抬头望他,月光像一层薄薄的纱,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落了层刚下的霜,连鬓角新冒的胡茬都染上了银白。他比初见时仿佛挺拔了些,不再是那个缩着肩、眼神躲闪的流浪汉,背影里透出点松快的劲儿。

“不了。”他摇摇头,喉结在脖颈间滚动了一下,像是把一句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或许是想说“舍不得”,又或许是怕说出“留恋”反而显得矫情。“这地方,该了的都了了,王老板的仇报了,李老板的钱到了,黄皮子也进去了……没啥可留恋的了。”他转身往公园外走,军绿色的大衣下摆被夜风掀起,猎猎作响,像只被束缚了太久、终于要展翅的鸟,每一步都带着一股挣脱枷锁的轻快。

走了约莫十几步,他突然停下,猛地回头看了我一眼。月光恰好落在他脸上,眼角的皱纹在光里挤成一团,却丝毫不见狼狈,反而像刀刻的年轮,藏着岁月的故事。他咧嘴笑了,露出两排被烟熏黄的牙,牙床有些松动,笑起来时右边的嘴角微微下沉,带着点孩子气的得意:

“对了,送你句诗——”

“心灯一盏照前路,善恶到头自有期。”

他的声音不算洪亮,带着点南方口音的尾调,在晚风里飘得很远。话音落定,他没再回头,大步流星地走出公园的拱门。那背影在月色里越缩越小,军大衣的轮廓渐渐融进巷口的阴影,像一滴墨滴进清水,悄无声息地晕开,最终消失在拐角处,只留下一阵被风卷来的、淡淡的烟草味。

我坐在长椅上,愣了很久。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个东西——是他落下的打火机,黄铜外壳还带着他心口的体温,微凉的金属下,仿佛能摸到那两个字的温度——“平安”。它们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光,像是谁在黑夜里撒了把星子,亮得人心头发暖。远处的寺庙突然传来晨钟声,“咚——咚——”,沉闷而悠远,像是在为远行的人敲着送行的鼓点,又像是在为某个新生的灵魂,轻轻拂去尘埃。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香火钱”吧。当初匿名转给陈建国的那笔钱,没换来什么世俗的回报,没让我的工作室多赚一分钱,没让生活少些波折,却像一盏灯,猝不及防地照亮了一个沉沦的灵魂。让那个蹲在垃圾桶旁啃馒头的醉汉,从仇恨的泥沼里爬出来,重新看清了脚下的路,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就像老陈说的,不义之财留不住,而善意的种子,哪怕被埋在最深的尘埃里,也总能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

我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潮气,往家的方向走。月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拖在地上的尾巴,跟着我穿过落满枯叶的小径。身后的公园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那只被他遗忘的空酒瓶,斜斜地躺在长椅下,瓶口对着月亮,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关于一个被仇恨困住的人,如何被一点微不足道的善意,从黑暗里拉回人间。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屏幕亮起微弱的光。是小周发来的消息:“林哥,张总刚打电话,说甲方那边过意不去,想请我们今晚去聚福楼吃饭赔罪,还说要把之前的违约金再添点,去不去?”

我盯着屏幕看了几秒,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两个字:“不去。”

有些路,走过一次就够了。像蹚过一片泥沼,知道里面藏着什么陷阱,就没必要再回头张望。黄皮子当初欠我们工作室的设计费,本就是靠着偷工减料、虚报成本克扣下来的,如今他倒了,甲方想靠着“赔罪”拉拢关系,不过是想把我们也拖进他们的浑水。有些钱,不该赚的就别碰,就像黄皮子手里的不义之财,看着光鲜,终究会变成烧手的炭。人这一辈子,图的不就是个心安吗?夜里能睡得踏实,白天能抬得起头,比什么都重要。

夜风穿过树林,带来一阵桂花的甜香。不知道是谁家院子里的桂花开了,那香气清清淡淡的,混着泥土的腥气,像是在应和着那句诗:“心灯一盏照前路,善恶到头自有期。”我握紧了手里的打火机,指腹反复摩挲着那两个字,脚步轻快了不少。前方的路还长,夜色也还浓,但只要心里亮着一盏灯,就不怕走夜路。

回到家时,客厅的灯还亮着。妻子披着我的羊毛外套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本没翻开的书,书页上落着片不知何时飘进来的梧桐叶。看见我进来,她立刻站起身,眼里带着点担忧:“怎么才回来?饭在厨房温着,我去给你热。”

“不用,不饿。”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把手里的打火机放在茶几上。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平安”两个字上投下淡淡的光晕,黄铜的质感在光里显得格外温润。

“这是什么?”妻子拿起打火机,翻来覆去地看,指尖划过凹凸的刻痕,“挺别致的,不像你平时用的款式。”

“一个朋友送的。”我笑了笑,想起陈建国揣着它时郑重的样子,“说能保平安。”

“朋友?”她挑眉,嘴角带着点揶揄,“你还有这样的朋友?我还以为你的朋友不是设计师就是客户呢。”

“嗯,一个……在公园里认识的朋友。”我望着窗外的月亮,想起那个穿军大衣的身影,想起那句带着乡音的诗,心里突然变得很暖,“他教会我一件事,心里的灯,比什么都亮。”

妻子没再追问,只是把打火机放回茶几,轻轻握住我的手。她的手总是暖暖的,掌心带着点护手霜的茉莉香。“累了吧?早点休息。”

躺在床上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因为不安,而是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涨涨的,暖暖的。想起陈建国说要去南边种菜,想象着他在田埂上挥锄头的样子;想起他转身时军大衣飞扬的样子,像极了年轻时在电影里见过的、奔赴远方的战士;想起他那句带着乡音的诗,突然觉得,这世上的事,其实很简单。善与恶,得与失,都像月亮的圆缺,自有定数。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守住心里的那盏灯,别让它被风吹灭。

第二天上班,小周一见我就咋咋呼呼地说:“林哥,甲方那边又来电话了,说昨晚的饭可以改到周末,还说要给我们介绍新客户,是做房地产的大老板,你看……”

“推了吧。”我打断他,把一份新的报价单放在他面前。那是城西一个社区图书馆的改造项目,预算不高,但设计理念很打动我——“让每个角落都有光”。“把这个发给城西的那个项目,他们昨天来电话说想合作,先把这个拿下。”

小周愣了愣,挠挠头,脸上带着点不解:“林哥,你咋突然变了?以前你不是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吗?这房地产老板要是能搭上,咱们工作室明年的单子都不用愁了。”

“有些朋友,不交也罢。”我看着窗外,阳光正好,公园里的梧桐树叶虽然黄了,却在风里摇得很精神,每一片叶子都像在用力抓住最后的阳光。“咱们靠手艺吃饭,靠良心做事,不怕没路走。你想想,黄皮子当初要是走正道,现在是不是还能稳稳当当地开他的公司?”

小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报价单出去了。办公室里很快响起他打电话的声音,带着点雀跃的调子,像只刚学会飞的小鸟。我靠在椅背上,拿起那个刻着“平安”的打火机,打了一下,火苗“噌”地窜起来,橘红色的光在晨光里跳动,映得眼前一片亮堂。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工作室接了城西的新项目,虽然利润不如甲方那边高,却做得踏实。每天去社区图书馆看现场,听居民说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书架,孩子们说想在角落里放个“童话城堡”,老人们说想有个能晒太阳的阅读角,那些琐碎的需求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小周学会了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上次有个客户想让我们抄别人的设计,他直接把报价单收了回来,说“我们只做原创”;老王的高血压稳定了,再也没跟人红过脸,画图累了就去楼下公园遛弯,回来还会带把野菊花插在玻璃瓶里;我每天按时上下班,晚上陪女儿写作业,听她奶声奶气地背唐诗,周末带着妻子去公园散步,生活平淡得像杯白开水,却甜在心里。

偶尔路过街心公园,我还是会在那张长椅上坐一会儿。有时会遇见抱着孙子的老人,孩子的笑声像糖豆一样撒了满地;有时会遇见谈恋爱的年轻人,男生偷偷给女生塞了颗糖,女生的脸红得像苹果;更多的时候是空的。但我总觉得,那里还留着点什么——或许是军大衣上的烟草味,或许是二锅头的辛辣气,或许是那句没说完的话。

深秋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女儿去公园喂鸽子。小姑娘穿着粉色的外套,像个小蘑菇,追着鸽子跑,笑声像银铃一样,惊得几片枯叶从树上落下来。我坐在长椅上看着她,阳光落在身上,暖融融的,让人想打瞌睡。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垃圾桶旁,有个穿军大衣的身影在捡塑料瓶,佝偻着背,动作和陈建国有些像,心里一动,连忙走过去。

走近了才发现,不是他。那人比他年轻些,约莫四十多岁,背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袋子口露出半截矿泉水瓶。看见我,他警惕地往后退了退,眼里带着点防备,像只受惊的兔子。

“不好意思,认错人了。”我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个刚买的面包递给他,是女儿爱吃的奶黄包,“拿着吧,还热乎呢。”

他愣了一下,接过面包,手指在塑料袋上捏了捏,含糊地说了句“谢谢”,转身快步走开了,军大衣的下摆扫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像陈建国那晚离开时的声音。

女儿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小手里还攥着把没喂完的鸽食:“爸爸,你认识他吗?”

“不认识。”我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但爸爸认识一个和他很像的人,他去南边种菜了,那里的太阳很暖,菜长得很好,有绿油油的青菜,还有红彤彤的番茄。”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指着天上的鸽子说:“爸爸,你看,鸽子飞得多高啊!它们要去南边吗?”

我抬头望去,一群白鸽在阳光下展翅,翅膀闪着银光,朝着远处的天空飞去。心里突然想起陈建国的诗——“心灯一盏照前路,善恶到头自有期。”

或许他现在正在南边的菜地里,迎着太阳除草,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绿油油的菜苗上,却笑得很开心;或许他会在傍晚的时候,坐在田埂上,拿出那个刻着“平安”的打火机,打着火,看着火苗在晚风里跳动,点上一支烟,想起那个深秋的夜晚,想起公园里的长椅,想起一个递给他银行卡的陌生人,然后对着远方的月亮,轻轻说一句“都好”;或许他会在赶集的时候,把自己种的菜摆在摊子上,听着街坊邻居讨价还价的声音,觉得日子踏实得像脚下的土地。

而我,会守着我的工作室,守着我的家人,守着心里的那盏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知道远方有个人,在阳光下种着菜,过着平安的日子;知道这世上的善意,终会像种子一样,在某个角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路过的人遮风挡雨。

至于那些关于黄皮子的恩怨,关于公园长椅的故事,都像落在地上的落叶,被风一吹,就散了。只有那句诗,像刻在心里的灯,在每个夜晚亮起,照亮前路,也照亮往后的日子。

因为我们都相信,心灯不灭,前路自有光。就像那个刻着“平安”的打火机,即使不常点燃,也永远在那里,带着掌心的温度,提醒着我们,这世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名利财富,而是心里的那份安稳与明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