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 掌声雷动,深夜对话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掌声雷动,深夜对话

作者:惯看秋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0:04:34

“理败。”林辰的表情又变得严肃,“失败了更不能气馁,要找出原因,避免再犯同样的错。上次那个黄了的项目,我们没有批评任何人,而是开了三天的复盘会,最后发现是我们太急于求成,忽略了客户的真实需求。现在,我们已经重新制定了方案,客户说愿意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市场部的小姑娘们听到这话,激动地抱在了一起,有人甚至哭了出来。陈默看着她们,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次的失败对她们打击有多大,而老板的理解和支持,比任何安慰都有用。

当“理败”两个字落地时,会场里的空气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市场部的李经理还站在那里,手里紧紧攥着发言稿,指节泛白。最先响起的不是掌声,而是几声压抑的抽泣——坐在后排的实习生小林用手背抹着眼睛,泪珠砸在亮橙色的工牌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三秒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那掌声很轻,像初春的第一滴雨落在青石板上,却带着惊人的穿透力。紧接着,赵经理猛地站起身,厚重的皮鞋跟敲击地面发出“咚”的一声,销售部的橙色方阵像被点燃的火焰,瞬间蔓延到整个会场。陈默看见老张颤巍巍地扶着椅子扶手站起来,生产部的工人们跟着他一起,把满是老茧的手掌拍得通红;研发部的王博士摘下眼镜,用衬衫袖口擦了擦镜片,再戴上时,掌声已经震得他的镜框微微发颤。

林辰站在聚光灯下,西装前襟被掌声掀起的气流吹动。他没有鞠躬,也没有挥手,只是静静地看着台下这些为他鼓掌的人。水晶吊灯的光芒在他眼底流动,陈默忽然发现,老板眼角的细纹里,竟藏着细碎的泪光。

“谢谢大家。”林辰拿起话筒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四管八理,说起来是八个字,做起来是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咱们是一家人,得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他抬手看了眼腕表:“时间不早了,接下来是抽奖环节,祝大家好运。”说完这句话,他转身走下主席台,背影在灯光里拉得很长,像棵沉默的树。

陈默赶紧跟上去,刚走到侧台就被拦住了。行政部的张姐抱着个厚厚的文件夹跑过来,脸上泛着兴奋的红晕:“林董,这是各部门刚交上来的‘四管八理’落实建议,您要不要现在看看?”

“先放陈默那儿吧。”林辰的声音透着疲惫,却依旧温和,“让大家好好抽奖,别惦记工作了。”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食堂,今晚给加班的同事留着热汤,多放些姜片,天凉。”

穿过回廊时,抽奖环节的欢笑声顺着门缝飘进来。陈默跟在林辰身后,听着老板的皮鞋踩在地毯上的闷响,忽然觉得那背影比平时矮了些——原来再厉害的管理者,也会有累的时候。

董事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时,墙上的挂钟刚好指向十一点半。林辰脱下西装外套,随手搭在沙发扶手上,领带被他扯得松垮,露出颈间淡青色的血管。他走到落地窗前,推开半扇窗户,凛冽的夜风涌进来,卷起他额前的碎发。

“坐。”林辰头也没回,指着窗边的单人沙发。陈默刚坐下,就看见老板从茶柜里拿出两个紫砂杯,慢悠悠地烫洗着。暖黄的台灯光落在他手上,能看清指腹上那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去年在车间视察时,为了扶住摔倒的老张被零件划破的。

“今天的话,有点多了。”林辰把沏好的茶推过来,茶汤在杯壁上晃出琥珀色的涟漪,“平时在会上总说你们年轻人话多,轮到自己,也没搂住。”

陈默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血脉往心里钻:“大家都听进去了,林董。尤其是市场部的姑娘们,刚才在后台说,明天一早就去母婴店做调研。”

“急不得。”林辰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理进要稳,理败要深。那个母婴项目,与其赶着出方案,不如花半个月时间,真真切切跟二十个妈妈聊聊天,看看她们带孩子时最头疼什么。”他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沫沾在唇角,“我年轻时总觉得,管理就是定目标、追进度、看结果,现在才明白,慢就是快。”

陈默想起三年前刚入职时,林辰在新项目启动会上拍着桌子说“三个月必须上线”,结果因为测试仓促,产品出现重大漏洞,最后花了半年才挽回声誉。当时老板在董事会上做检讨,说“是我太急功近利,忘了慢工出细活”。

“您说的四管八理,其实是把员工当成了伙伴,不是下属。”陈默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以前总觉得管理是从上到下的控制,现在才明白,真正的管理是……”

“是搭戏台。”林辰接过话头,眼睛亮了起来,“你得让每个上台的人都愿意唱,会唱,唱得开心,还能唱出满堂彩。要是只让一个人唱独角戏,台下迟早会散场。”他指着窗外的夜景,“你看那片写字楼,亮灯的不少,但能让员工心甘情愿加班到深夜的,不多。靠罚款留人,靠制度管人,那是把人当机器。”

陈默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城市的灯光像打翻的星子,在黑夜里闪烁。他忽然想起上周路过研发部时,看见王博士带着团队在实验室吃外卖,披萨盒子堆在脚边,却没人抱怨——他们在测试新芯片的稳定性,每个人眼里都闪着期待的光。

“说起来,王博士的辞呈,您是怎么让他收回去的?”陈默忍不住问。这个问题在他心里盘桓了一下午,他实在好奇,是什么话能让一个铁了心要走的人改变主意。

林辰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道沟壑:“我没跟他谈待遇,也没画大饼。就带他去了趟市第一医院。”

“医院?”陈默愣住了。

“去心外科的IcU病房外站了半小时。”林辰的声音低沉下来,“看着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旁边的监护仪滴滴作响。我问王博士,‘你知道咱们研发的芯片,能让这些仪器的监测精度提高多少吗?能让医生判断病情的时间缩短多少吗?’”

他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王博士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他女儿三岁时得过心肌炎,在IcU住了半个月。我跟他说,‘你现在做的芯片,可能救不了全世界的人,但说不定哪天,就能救某个像你女儿一样的孩子。’”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缩。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博士今天在台下那么激动——有些人的坚持,从来都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藏在心底的那份柔软。

“管心,说到底是懂人心。”林辰的目光落在窗外,“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开关,你得找到那个按钮。老张的开关是车间的老机床,李经理的开关是团队的成就感,王博士的开关是那个可能被拯救的孩子。”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张姐端着两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走进来,白瓷盘边缘凝着细密的水珠:“食堂刚煮好的,白菜猪肉馅,知道林董爱吃这个。”她把盘子放在茶几上,又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这是刚才抽奖环节,林董您中的一等奖,大家让我给您送过来。”

信封里装着张油画体验课的券,画着支憨态可掬的画笔。林辰拿起看了看,忽然笑了:“这准是行政部那帮小姑娘搞的鬼,知道我平时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他把券塞进西装内袋,“正好,下周有空去学学,说不定能画出咱们新芯片的电路图。”

张姐笑着退了出去,临走时轻轻带上了门。陈默夹起个饺子,热气熏得他眼睛发酸——这就是他的老板,会在年会上讲管理哲学,也会在深夜和下属一起吃饺子,会为了员工的委屈红眼眶,也会为了一个芯片的未来弯下腰。

“对了,你上次在意见箱里提的,说会议室投影仪模糊的事,解决了?”林辰忽然问。

陈默心里一暖,他以为老板早忘了这件小事:“解决了,今天下午去看,所有会议室都换了高清的,连幕布都换成抗光的了。”

“这就是理气。”林辰夹起个饺子,却没吃,“别小看这些小事。员工说‘投影仪模糊’,不是在抱怨设备,是在说‘我想更好地完成工作’;说‘食堂的菜咸’,不是挑刺,是在说‘我想在这里吃得舒服点’。这些声音,比任何报表都能告诉你,公司到底有没有温度。”

他忽然站起身,走到书柜前,从最底层抽出个褪色的笔记本,封面是用胶带粘过的。他翻开泛黄的纸页,指着上面稚嫩的字迹:“这是我刚当主管时记的,上面写着‘管理就是让下属怕你’。现在看来,多可笑。”

陈默凑过去看,只见那页纸的空白处,被人用红笔写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最显眼的一句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员工是水,不是泥”。字迹苍劲有力,显然是后来添上去的。

“这是老董事长教我的。”林辰的声音里带着怀念,“他说我年轻时像头蛮牛,只知道往前冲,不知道回头看看跟着你的人累不累。他让我记住,管一百个人和管一个人,道理是一样的——你得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害怕什么,珍惜什么。”

墙上的挂钟敲了十二下,新的一天开始了。窗外的夜空格外清澈,星星像是被水洗过,亮得惊人。陈默看着林辰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四管八理”这八个字,从来都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是记得老张的老机床,是理解市场部姑娘们的眼泪,是懂得王博士的沉默,是在乎每个普通人心里的那点盼头。

“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林辰合上笔记本,放回书柜最底层,“明天开始,我们先从‘理人’做起,让hR部牵头,给每个员工做次深度访谈,问问他们真正擅长什么,想往哪个方向发展。”他拍了拍陈默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传过来,“记住,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我们所有人的事。就像种庄稼,不光要有人犁地,还得有人播种、浇水、施肥,少了哪样都不行。”

陈默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感应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回头望了一眼,董事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林辰的身影映在窗帘上,正低头看着那份厚厚的建议文件夹。

电梯下行时,陈默看见手机弹出条消息,是研发部的群里发来的——王博士发了张实验室的照片,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围在仪器前,屏幕上跳动着稳定的波形图,配文是“新芯片测试成功,感谢林董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下面跟着一连串的点赞和加油表情,其中有老张的,有李经理的,还有那个刚入职半年的实习生小林的。

走出会展中心,夜风带着冬天的凉意扑在脸上。陈默抬头望向夜空,猎户座的三颗腰带星格外明亮,像是在为他指引方向。他知道,明天上班时,公司里或许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东西已经悄悄不一样了——比如每个人心里那点被点燃的火苗,比如那句“我们是一家人”带来的暖意,比如对“管理”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理解。

远处传来跨年的钟声,虽然离元旦还有段时间,但陈默觉得,一场新的开始,已经在这个夜晚悄悄启程。而这场旅程的起点,就在那个关于四管八理的演讲里,在那些震耳欲聋的掌声里,在每个渴望被看见、被珍视的平凡人心里。

他裹紧外套,快步走向地铁站。明天,将会是崭新的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