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 休假时日 行踪"通缉"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休假时日 行踪"通缉"

作者:惯看秋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0:04:34

2025年6月,在那漫长又紧绷的工作道路上,老板破天荒地给了我十天假期。对我来说,在这高压快节奏的工作旋律里,这十天假就像久旱逢甘霖,太珍贵、太急需了。

我琢磨了好久,最后满心向往地决定去湛江海村,打算在那儿好好休养十四天,想让疲惫的身心彻底放松,好像到了那片宁静之地,就能把所有压力和烦恼都扔掉。为了彻底隔绝外界的纷扰,我干脆关了手机,一头扎进对宁静生活的美好憧憬中。

谁能想到,老板就像突然灵感乍现,心血来潮了。他那个台商亲戚不知怎么的,突然打算到福建建厂,这消息就像一阵狂风,把老板吹得心急火燎的。在老板眼里,我在这类建厂事务上经验丰富,绝对是参与建厂讨论的不二人选。没办法,他只能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各方力量,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着到处打听我的下落,四处找我。不得不说,资本的影响力有时候真是大得超乎想象,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最后我还是没能躲过被找到的命运。

老板最先想到的,就是从公司同事这儿打开突破口。他急急忙忙地把平时和我关系好的几个同事一股脑叫进了办公室。同事们一个接一个地进去,互相看看,每个人眼里都写满了诧异,谁也没想到正在休假的我,会被老板这么着急地找。

办公室里的气氛压抑得像暴风雨前一样沉闷,仿佛能拧出水来。老板在房间里不停地来回踱步,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在这安静的氛围里特别刺耳,就像重锤一下下敲在大家心上。

“你们都给我好好想想,他平时都喜欢去哪儿?这次情况十万火急,我那台商亲戚急着要落地建厂,规划、选址、政策对接等一堆问题都火烧眉毛了,急着讨论,没他真不行。”老板眉头紧皱,语气里全是压不住的焦虑和无奈。

小王率先打破了紧张的沉默,他微微皱眉,挠了挠头,有点犹豫地说:“老板,他之前说过想去海边放松放松,会不会去了附近的海滨城市?”

张说紧接着补充道:“我记得他说过喜欢安静的地方,可能不是那种热门的海滨城市,也许是一些小众的渔村之类的。”

老板听了,眼里一下子闪过一丝希望的光,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他马上不假思索地指示公司行政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我近期的购票记录和酒店预订信息。

行政人员哪敢有一点懈怠,立刻全身心投入到这场紧张得像战斗一样的搜寻工作中。他们先登录各大购票平台,双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像灵动的舞者,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条记录,好像那上面藏着找到我的关键密码。可是,查遍了飞机、高铁、长途客车的购票系统,结果就像一盆冷水,把他们刚燃起的希望浇灭了,没发现任何和我有关的行程踪迹。

但他们没放弃,接着又在各大酒店预订网站上展开了地毯式排查。从沿海那些热闹出名的热门城市的豪华酒店,到一些安静小众城镇的特色民宿,一家一家仔细地查。每打开一个页面,他们都满怀期待,眼神就像在找失散已久的珍宝,盼着能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预订信息里。然而,命运总爱开玩笑,还是什么都没找到,每次失望都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们心上。

老板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等得不耐烦了,又急着给和我有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打电话。电话一接通,他的声音就透着掩饰不住的焦急:“张总啊,最近有没有和他联系?他突然休假失联了,我这儿有急事找他,这事儿没他还真不好办。”可得到的回答都是最近没和我联系。合作伙伴们也都很诧异,不明白向来敬业、工作认真的我,为啥突然切断和外界的联系,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与此同时,老板还吩咐公司的市场调研团队在社交媒体上搜我的动态。调研团队的成员们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熟练地输入我的名字、昵称,然后仔细查看我的朋友圈、微博、抖音等,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哪怕是一个点赞、一条评论,都希望能从中找到线索。但我平时就不怎么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最近更是什么动态都没有,这让找我的人感觉像在茫茫大海里,四周都是水,却连根救命的浮木都找不到,只能在这信息海洋里盲目摸索。

老板一边让公司这边紧锣密鼓地找,一边还发动了他的人脉关系。他给一些行业内的朋友打电话,语气特别恳切地拜托他们帮忙留意我的行踪。“老李啊,你在沿海地区人脉广,帮我留意下这小子,他休假了,可我这有急事找他,要是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这次真的麻烦你了。”那语气里全是焦急和无奈,好像这件事已经成了他心头的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而我呢,正在湛江海村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海村的清晨,美如画,阳光像一层薄纱,温柔细腻地洒在沙滩上,给沙滩披上了金色的衣裳,把沙滩染成了迷人的金色。海浪不知疲倦地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音,像在演奏舒缓的摇篮曲,让人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我在沙滩上悠闲地走着,脚下的细沙软软的,像云朵一样轻,海风带着咸咸的海腥味吹过来,轻轻拂过脸颊,像一双温柔的手,悄悄带走了我心里积压很久的疲惫。我深吸一口气,带着海洋气息的空气充满了胸腔,我全身心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里,完全不知道外面因为找我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像一场风暴在肆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板越来越着急,他觉得我可能没去海边,而是去了别的地方。于是,他当机立断,让行政人员开始查我可能去的山区、古镇等地的信息。

行政人员接到命令后,马上重新调整搜寻方向,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猎犬,迅速锁定了新目标。他们打开电脑,在各个旅游攻略网站上像寻宝一样筛选出那些安静、适合休养的地方,然后逐个排查当地的住宿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凭着对我的了解,像敏锐的侦探一样,发现了一些和我喜好相似的地点,就一家一家地给当地的酒店、民宿打电话询问。

“您好,请问近期有没有一位叫[你的名字]的客人入住?他大概是这样的特征……”这句话,行政人员在电话里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大多数时候,得到的都是让人失望的否定回答。但他们没有一点放弃的想法,继续一家一家地问,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那股执着劲就像追逐猎物的猎人,不找到目标绝不罢休。

终于,在福建一家古镇的民宿那里,得到了一点宝贵的线索。民宿老板回忆说,前几天有个客人的特征和我很像,不过已经退房走了。行政人员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像在黑暗中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问客人去哪儿了,民宿老板说不清楚,但给了客人入住时留下的联系方式。可是,行政人员满怀希望地打过去,却发现是个空号,刚燃起的希望一下子又破灭了,就像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只留下满心的失落。

老板知道这个消息后,没有气馁,反而更坚信我就在附近,像个执着的寻宝者,认定宝藏就在不远处。他让行政人员继续在古镇周边打听,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哪怕是最偏僻的小巷;同时安排人在我可能乘坐的交通路线上全面排查,就像撒下一张大网,非要把我从人海里捞出来。

在湛江海村,我在海边舒舒服服地过了几天惬意的日子。这天,我打算去村里的集市逛逛,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集市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的,各种当地的特色商品摆满了摊位,让人眼睛都看不过来。新鲜捕捞的海鱼在水桶里活蹦乱跳,散发着大海的气息,好像在讲着海洋的故事;手工编织的渔网,每根线都透着渔民的智慧和汗水,有一种质朴的美;精美的贝壳饰品在阳光下闪着五彩的光,就像大海孕育的珍宝;香甜的特色小吃,香气扑鼻,让人直流口水。我在人群里穿梭,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像个探索未知世界的孩子,挑选着一些纪念品,感受着这浓浓的烟火气。

这时候,老板派来找我的人已经逐渐缩小了范围。他们仔细分析我的行动轨迹,结合之前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经过一番推理,觉得我可能在湛江周边。于是,他们马不停蹄地来到湛江,在各个海滨村落打听我的消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

他们先在湛江市区的旅游咨询处询问,详细描述了我的特征,着急地问:“请问最近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来咨询前往周边村落的路线?”工作人员想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说:“好像有个和你描述相符的人问过海村的路线。”找我的人一听,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那心情就像在沙漠里快渴死的人看到了清泉,立刻开车往海村赶。

到海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海村的夜晚特别宁静,月光像银色的轻纱,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美极了。海浪声有节奏地传来,像大海的心跳,偶尔还有几声狗叫,给这宁静的夜晚添了几分生机。他们在村里到处打听,见人就问有没有见过我。村民们有的摇头说不知道,眼神里带着疑惑;有的则热心地提供一些模糊的线索,虽然不太清楚,但也给找我的人带来了一点希望。

终于,在一家小卖部前,一位村民指着不远处的民宿说:“好像是住在那家。”

找我的人兴奋地来到民宿,向老板打听我的房间号。老板看了看登记信息,点了点头,带着他们来到我的房门前。

这时候,我正在房间里整理白天在集市上买的东西,沉浸在这简单美好的时光里,嘴角还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咚咚咚”,敲门声突然响起,在这安静的房间里显得很突兀,我疑惑地打开门,看到几个陌生的面孔,心里很诧异。

其中一个人赶紧上前,气喘吁吁地说:“可算找到您了,老板有急事找您,他台商亲戚要在福建建厂,各种前期筹备工作急得不行,需要您马上过去参与讨论。”

我听了,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满是对这难得休假被打断的惋惜,就像一朵花还没开够就被风雨打了。但是多年的职业素养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让我明白工作的重要性。资本的力量就像一股洪流,我在这偏远的海村也躲不过。最后,我还是默默地收拾东西,跟着他们离开了海村,又回到了那忙碌的工作中,心里带着对海村的不舍,还有对未来工作挑战的无奈和准备。

在回公司的车上,我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海村景色,思绪万千。我想起这几天在海村的宁静时光,每一个清晨的阳光、每一阵温柔的海风、每一次海浪的拍打声,都仿佛还在眼前和耳边。我是多么希望能在那里多待些日子,让自己彻底放松,把所有的压力都释放掉。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无奈。老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询问我到哪里了,语气中依然充满了焦急。我知道,这次建厂的事情确实很重要,关系到公司的发展,也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

“哎,没办法啊。”我自言自语道。坐在旁边的人看了我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没有开口。

一路上,大家都没怎么说话,气氛有些沉闷。我心里在想着到了公司后要面对的各种事情,要和老板以及台商亲戚讨论建厂的规划、选址,还要对接各种政策,一大堆工作等着我去做。

“不知道这次建厂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我暗暗地想。虽然我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但每一次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这次时间这么紧,任务肯定很艰巨。

几个小时后,车终于开进了公司的停车场。我看着熟悉的公司大楼,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拿起行李,下了车。

走进公司,我发现气氛和往常不太一样。大家都好像在忙碌着什么,脚步匆匆,脸上带着一种紧张的神情。

我直接去了老板的办公室,老板看到我,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你可算来了,快,我们赶紧商量一下建厂的事情。”老板一边说,一边把我拉到会议桌前。

我坐下来,看着老板和旁边几位不认识的人,知道他们应该就是台商亲戚那边的人。

“这位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在这方面经验非常丰富的[你的名字]。”老板向他们介绍我。

我礼貌地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开始听他们介绍建厂的具体情况和目前遇到的问题。

“我们希望能尽快把厂建起来,时间非常紧迫,所以需要你尽快给出一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台商亲戚说道,眼神中透露出急切和期待。

我点了点头,说:“我会尽力的,不过我需要先了解一下详细的资料和数据,包括当地的政策、土地情况、市场需求等等。”

“没问题,这些我们都有准备,马上给你拿过来。”老板说着,就吩咐人去拿资料。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一直埋头看着资料,和他们讨论着各种方案和可能性。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大家都累了,明天我们再继续讨论。”老板终于说道。

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和资料,感觉压力如山般沉重。但我知道,这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我坐在椅子上,稍微休息了一下,脑海里又浮现出海村的画面。那片宁静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热闹的集市,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等忙完这阵,一定要再找个时间去好好休息一下。”我对自己说。然后,我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回家。走出公司大楼,外面的街道已经很安静了,只有偶尔的车辆驶过。我打了辆车,在回家的路上,望着车窗外的夜景,心里想着明天又将是忙碌的一天……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了公司。一进办公室,就看到老板和台商亲戚他们已经在等我了。

“早啊,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建厂的细节问题。”老板看到我,说道。

“好的。”我放下包,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我们又开始了一轮新的讨论,从厂房的设计到设备的采购,从人员的招聘到市场的推广,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地分析和研究。

王当这时候也来到了办公室,他是来给我们送一些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的。

“老板,[你的名字],这是最新的市场报告,我觉得对我们建厂的规划可能有一些帮助。”王当把报告递给我们。

“谢谢,你来得正好,快过来一起讨论一下。”我招呼王当坐下。

我们一起看着报告,分析着市场的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根据这个报告来看,我们在产品定位上可能需要再调整一下,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我指着报告上的数据说。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就这样,我们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讨论、研究,提出一个又一个方案,又不断地否定和修改。

时间在紧张的工作中飞快地流逝,转眼间又过了几天。我们的建厂计划也逐渐有了眉目,但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去落实。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和当地政府部门对接政策了,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我对老板和台商亲戚说。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负责吧,一定要确保一切顺利。”老板说。

我知道这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我还是坚定地说:“好,我会尽力的。”

于是,我又开始了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每天都要往返于公司和政府部门之间,提交各种文件和资料,参加各种会议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有些政策的解读和落实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一些手续的办理比较繁琐。

“哎呀,这些事情怎么这么麻烦啊。”我有时候会忍不住抱怨几句。

但是,我知道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我不断地和相关部门沟通,解释我们的情况和需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把政策对接的事情基本搞定了。

“呼,总算是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我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建厂的实际施工阶段了。我又要开始忙着监督工程的进度、质量,协调各种资源和人力。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偶尔还是会想起在海村的那段美好时光。那是我在紧张工作中的一个美好回忆,也是我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我希望等这个项目完成后,我能再有机会去海村,好好地放松一下,享受一下宁静的生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工厂的建设也在顺利地进行着。看着工厂从一片空地逐渐建起了厂房,安装了设备,我心里也有了一种成就感。

“终于快看到成果了。”我看着施工现场,对身边的同事说。

“是啊,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同时回答道。

虽然辛苦,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