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凡骨剑心:孟小凡的侠修之道 > 第131章 林婉儿的来信,青云的变化

望侠镇的清晨总带着几分露水的清甜。孟小凡刚在演武场指导完新盟众修炼浩然气,就见一道青色身影从镇口快步走来 —— 来人穿着青云门内门弟子的制式服饰,腰间挂着刻有 “传讯” 二字的木牌,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却难掩兴奋。

“孟师兄!” 弟子快步走到近前,躬身行礼,从储物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封,双手递上,“这是林婉儿师姐托我带给您的信,她说青云门近来变化颇大,怕您挂念,特意让我快马送来。”

“婉儿的信?” 孟小凡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牛皮纸的粗糙纹理,还能感受到里面信纸的柔软。信封上贴着一张小小的松针,是青云山特有的五针松,边缘还带着一丝未散的草木清香,像是把千里之外的山门气息,悄悄裹进了这封书信里。

演武场的盟众们见是青云门的信使,也围了过来,陈景笑着打趣:“孟兄,定是林师妹想知道你在中州的近况,说不定还会问起咱们侠义盟的趣事呢。” 张天宇也凑过来,目光落在信封上:“青云门可是咱们的‘娘家’,不知近来有什么好消息?”

孟小凡笑着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 是林婉儿惯用的竹浆纸,字迹娟秀却带着几分利落,墨水是青云山特有的 “松烟墨”,字里行间还能想象出她伏案写信时的模样。他缓缓展开信纸,轻声念了出来,声音随着内容起伏,渐渐让周围的人都静了下来:

“孟师兄亲启:自你离山赴中州,已逾半载。青云门近来颇有变故,特书此信,与你细说 ——

其一,宗门于上月召开长老会,决议改革弟子招收之法:此后入门考核,不再以灵根优劣为首要标准,转而重‘心性’与‘仁念’。凡心怀善念、愿护苍生者,即便灵根微薄,亦可入外门修行;若能在三年考核中坚守初心,便有机会晋升内门。此事由汤诗韵师姐牵头提议,竟获多数长老赞同,连一向保守的大长老都点头称是。

师兄你可知,此改革最是惠及像你我这般灵根寻常的修士。上月外门新招弟子中,有个叫阿木的少年,灵根仅为‘凡品下等’,却在山脚下救过被妖兽围困的樵夫,考核时面对心魔试炼,宁肯放弃捷径也不伤人,最终被汤师姐破格收入门下。如今外门弟子们都在说,‘青云门的道,终于不是只有天才才能走的路了’。

其二,汤诗韵师姐已于上月升任执法堂长老,掌管宗门刑罚之事。她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审三年前的‘李师兄私吞灵草案’—— 那李师兄本是内门天才,却因私藏给平民治病的灵草被举报,前任执法长老念其天赋,仅罚了些灵石便不了了之。汤师姐却坚持‘执法无特权’,不仅追回灵草分予山下医馆,还按规矩将李师兄降为外门弟子,令其反省三年。

此事在宗门引起不小震动,有长老说她‘不近人情’,却也有更多弟子赞她‘守规矩、护苍生’。前日我去执法堂送文书,见有外门弟子主动来报备‘误采百姓草药’之事,说‘怕被汤长老发现,更怕对不起自己的道心’。如今执法堂的威望,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些 —— 我想,这便是师兄你常说的‘道正则威自显’吧。

其三,萧绝师兄自从中州归来,便闭门苦修,再不似从前那般执着于‘胜负’。前日他出关取丹药,我见他周身灵气已至筑基后期巅峰,眉宇间的傲气淡了许多,多了几分沉稳。他还问起你的近况,听说你在中州建了‘侠义盟’,护民除邪,竟笑着说‘孟师兄果然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昨日长老堂传来消息,萧师兄已入后山闭关,冲击金丹境,据说他此次闭关前,特意去了趟山脚下的医馆,给阿木那少年留了本《基础剑法要义》,还附了句‘剑为护而非杀,切记’。

…… 青云山的松又绿了,师兄你在中州可还安好?侠义盟若有需,可遣人传讯回山,我与汤师姐定会设法相助。愿师兄在中州能守初心,亦愿他日重逢时,你我皆能在各自的道上,再进一步。

林婉儿 书于青云山松风阁”

孟小凡念完信,信纸还停留在指尖,眼眶却微微发热。演武场静悄悄的,连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都格外清晰。陈景和张天宇看着他,眼中满是理解 —— 这封信里写的,不仅是青云门的变化,更是孟小凡曾经在宗门里的 “遗憾” 与 “期待”,如今一一实现,这份欣慰,远比任何成就都更动人。

“汤师姐…… 竟真的做到了。” 孟小凡轻声自语,脑海里浮现出汤诗韵从前的模样:那时她还是执法堂的普通弟子,见他因灵根差被其他弟子嘲笑,悄悄塞给他一本《浩然气基础诀》,说 “灵根是天定的,道心却是自己选的”;后来他离山时,她在山门口递给他一块青云令牌,说 “若在外受了委屈,记得青云门永远是你的后盾”。如今她成了执法堂长老,用自己的方式让 “道心” 胜过 “天赋”,让 “规矩” 护着 “苍生”,这份成长,怎能不让人动容?

“萧绝师兄也变了。” 孟小凡想起萧绝在中州时的倨傲,想起他离去时 “为何没有灵根优势还能与我抗衡” 的困惑,如今他能放下执念闭关冲金丹,还会给灵根普通的少年留剑法心得,这份转变,又何尝不是一种 “道的进步”?

赤焰猴蹲在他肩头,似乎听懂了信里的内容,用小爪子轻轻蹭了蹭他的脸颊,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分享这份喜悦。孟小凡笑着摸了摸它的头,转身走向演武场中央 —— 那里的青石板上,还留着他与萧绝比试时留下的剑痕,如今剑痕已被岁月磨得浅了些,却像是刻下了时光的印记。

“孟兄,青云门的改革,对咱们侠义盟也是好事啊!” 张天宇率先反应过来,笑着说道,“以后咱们招募弟子,若是遇到灵根普通却心性好的,也能推荐去青云门,算是多了条路;而且汤长老在执法堂立威,以后青云门与咱们侠义盟若有合作,也能更放心些。”

陈景也点头:“汤长老‘执法无特权’的做法,与咱们侠义盟‘不看出身看初心’的理念,其实是相通的。看来不管是大宗门还是民间组织,只要守住‘道心’,总能走出一条正路来。”

孟小凡看着演武场上正在修炼的盟众 —— 有曾经的平民,有落魄的散修,还有像阿木那样灵根普通却心怀善念的少年,他们的身影,与信里描述的青云门新弟子渐渐重叠。他忽然觉得,这半载时光,虽在中州经历了不少风雨,却也见证了太多成长:自己从一个懵懂的青云弟子,成了侠义盟的盟主;汤诗韵从普通执法弟子,成了守正立威的长老;萧绝从执着胜负的天才,成了潜心修行的求道者;连青云门这样的大宗门,都愿意放下 “灵根至上” 的旧念,为更多人打开修行的大门。

这份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时光里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坚持积累而来的。就像望侠镇的青石板,被脚步磨得光滑;就像他手中的青云剑,被浩然气养得愈发温润;就像这封信里的每一个字,都藏着岁月沉淀后的踏实与希望。

孟小凡将信纸小心折好,放进贴身的储物袋里,与之前秦亦柔留下的黑色令牌、《侠道考》残卷放在一起 —— 这些物件,各自代表着一段经历、一份羁绊,也串联起他从青云到中州的路。他抬头望向青云山的方向,虽然隔着千山万水,却仿佛能看到松风阁的炊烟、执法堂的牌匾,还有林婉儿伏案写信的身影,萧绝闭关的山洞,汤诗韵在长老会上坚持己见的模样。

“等着吧。” 孟小凡轻声说道,语气里满是坚定,“等我从魔渊回来,定要回青云山看看,看看你们,也看看那片因‘初心’而变得不一样的山门。”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演武场的剑痕上,泛着温暖的光。盟众们重新开始修炼,浩然气的淡金色光芒在空气中流转,与青云门的方向遥相呼应。孟小凡知道,时光还在继续,他的侠道之路、青云门的改革之路、汤诗韵与萧绝的成长之路,都还在向前延伸。而这份跨越千里的书信,不仅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 期许着在各自的道上,他们都能走得更远、更稳,期许着他日重逢时,彼此都能笑着说一句:“我没辜负当初的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