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四章 青楼突访邀文墨 市井偶见显仁心
住进“悦来居”后,陈彦、赵修远等人便按照计划,深居简出,潜心备考。每日里,除了必要的吃饭休息,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客房内温习经史,揣摩文章,或是听赵文渊先生讲解府试的要领与注意事项。窗外府城的喧嚣与繁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并未过多地侵扰他们的心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日午后,陈彦刚做完一篇策问的草稿,正与赵修远讨论破题的角度,忽闻客房外传来一阵轻柔的敲门声,伴随着一个温婉的女声:“请问,清河县陈彦陈公子可在房内?”
陈彦与赵修远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他们在府城并无熟人,会是谁来拜访?陈延岳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身着淡青色衣裙、未施浓妆、气质清雅的年轻女子,她身后还跟着一个捧着礼盒的小丫鬟。这女子虽身处客栈廊下,却并无风尘之气,反而给人一种端庄之感。
“这位姑娘是?”陈延岳疑惑地问道,下意识地挡在门口。
那女子微微福了一礼,声音柔和:“小女子听雨楼苏慕婉,冒昧前来拜访陈公子,还望恕罪。”她目光越过陈延岳,看向屋内略显惊讶的陈彦,“这位想必就是陈案首了。慕婉听闻陈公子诗才卓绝,一首《秋夜怀友》在清河县试中广为传诵,心中仰慕不已,故特来拜会。”
陈彦闻言,眉头微蹙。听雨楼?这名字一听便是风月场所。他起身走到门口,拱手还了一礼,语气平淡而疏离:“苏姑娘谬赞了。小子偶得拙句,不足挂齿。不知姑娘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苏慕婉见陈彦态度冷淡,也不意外,依旧温言道:“陈公子快人快语,慕婉便直言了。想必公子也听闻,江陵府三年一度的‘百花会’不日即将举行。届时,各楼各院的姐妹皆要登台献艺,一展才情。这‘花魁’之选,不仅看姐妹们的技艺容貌,亦看重其所得之‘缠头’(即宾客馈赠的财物)与……所得诗词的品级与数量。”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不瞒公子,如今府城内,如‘藏春阁’的柳依依姑娘、‘红袖招’的玉芙蓉姑娘等几位热门人选,早已邀请了本府其他几位县试案首或才名在外的学子为其赋诗助阵,声势颇大。慕婉多方打听,知公子乃清河案首,诗才尤为出众,故而厚颜前来,恳请公子能为听雨楼、为慕婉赋诗一首,助添声价。慕婉必有重谢!”说罢,她示意丫鬟将礼盒奉上,看那锦盒的精致程度,里面的“谢礼”想必不菲。
陈延岳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赵修远也皱起了眉头。又是这“百花会”!果然招惹是非!
陈彦心中了然,果然是为了此事。他并未去看那礼盒,而是直视苏慕婉,语气坚定却又不失礼貌地回绝道:“苏姑娘,抱歉。你的来意,小子明白了。但小子此番来府城,只为府试而来,心无旁骛。诗词乃抒发性情之作,非为博取虚名、攀附风月之工具。且家师有训,学子当以学业为重,谨言慎行,远离是非之地。姑娘的厚意,小子心领了,但这诗,恕难从命。还请姑娘另请高明吧。”
他的话语清晰有力,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苏慕婉闻言,明亮的眼眸黯淡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却并未见太多愠色,反而露出一丝理解的神情:“公子志存高远,洁身自好,慕婉佩服。是慕婉唐突了。”她示意丫鬟收回礼盒,再次福了一礼,“既如此,慕婉便不打扰公子清修了。预祝公子府试高中,前程似锦。”
说完,她便带着丫鬟,转身娉娉婷婷地离开了,背影竟有几分落寞。
陈延岳关上门,哼了一声:“这些青楼女子,真是无孔不入!彦儿,你做得对!咱们可不能跟她们扯上关系!”
赵修远也点头:“师弟拒绝得好!专心考试要紧。”
陈彦点了点头,虽然拒绝了对方,但那位苏姑娘通情达理的态度,倒是让他对其印象并不像对一般风尘女子那般恶劣。不过,此事也如过眼云烟,他很快便重新投入到了书卷之中。
连续几日埋头苦读,纵然心志坚定,也难免有些精神疲惫。这日傍晚,陈彦觉得有些气闷,便对赵修远和陈延岳说想独自在客栈附近散散步,透透气。两人知他自律,便没有跟随。
陈信步走出客栈,沿着相对安静的巷弄慢慢行走,让傍晚的凉风吹拂面颊,舒缓着紧绷的神经。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偏离了主干道,来到了一片略显破败、但市井气息更浓的区域。这里房屋低矮,行人衣着朴素,多是些底层百姓。
忽然,他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孩童的喧闹声。循声望去,只见在一处略显宽敞的空地上,十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浪孩童正围着一个女子。那女子背对着他,正将手中篮子里的馒头和饼子一一分发给那些孩子,动作轻柔,口中还温声说着:“慢点吃,别噎着,都有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