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75章 刺史府议事二

“司隶与中原将会有大旱,有旱必有蝗灾肆掠,到时地里将颗粒无收,饿殍千里,人们为求活,只得向外有粮的地方逃亡,吴侯治下承平已久,灾民听闻将会都涌向扬州。 ”

“吾等要接济无数灾民,就得有无数粮食,粮食从哪里来,只能收税或购买。今吴侯治下也近千万人,每日耗粮至少也要千万斤。如此每年养活这么多人,消耗简直不可斗量。结余的粮食对于无数人也就显得的不多。”

“然吾扬州也不是一直风调雨顺,也将迎来连续不断的大雨,多处会有洪水。大水无情,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官府也得救灾。也需调集无数钱粮。”

“吾等得做好准备,提前筹备好钱粮,应对大灾。诸君可能也听过吴侯在南昌城对豫章会稽二郡发出的法令。”

“吴侯法令高明,诩听之,直觉振聋发聩,诩无比佩服吴侯治世之能,此法令乃治世之言,适用于天下。”

“吴侯治下也可全依此法令行事,令各郡太守按法令做事,带百姓开荒,获得更多可耕种田地,新修或修缮加固江堤河堤,疏通江道河道,防范洪水。派遣精通堪舆之术之人,奔赴各地选可建仓之处,与辟难之地。当有灾情时,能从快从容救灾。”

“各地也得修建水库,挖沟渠,储备水应对旱情。”

“每郡也要重修或修缮道路,使之县县相通,各郡相连,使吴侯之令畅通无阻,大军行军快速,官府政令能传达各处,百姓出行方便。当有大灾,也可依这些道路逃命,或救灾。”

“做到这些也得消耗无数钱粮,也需得无数百姓出力。官府要分出太多精力,大军也要镇压与监督各地,促使各地完成这些大兴土木之事,防止有人利用此事带头叛乱。”

“且这些事也不可操之过急,太过使用民力,需缓慢就行,就得需要时间。”

“所最近吾等不可用兵,守好地盘,做到内修政事,扩充大军,招募才能之人,最后胜利还是将属于吾等,北上也将轻而易举。”

“做到这一切,最根本还是粮食,然粮食需长时在田地里成长,才可有收成。吾等可在其他诸侯未反应过来之时,派遣商队赴各诸侯地盘收购粮食运回来,不惜一切代价买通关卡将士,使之粮食进入扬州。记好是那些人,大不了以后大军再要回来。”

贾诩说,众人听,刺史府众多笔吏手中笔不停飞舞,记录议事的一字一句。深怕有错。

贾诩接着说了一些小事后,退了下去。

众人看向贾诩与郭嘉的位置,内心再次震撼,不愧是吴侯看重的人,口若悬河。两人才能远超自己,心中佩服。

波彦听贾诩说地比自己在豫章要完善许多。

向众官吏问道:“文和之言,诸君还有何之见?”

众人表示无异。

波彦又开口问道:“波松,刚刚文和之言,可都记录下来?”

波松负责今日议事记录。

他放下笔站起来,出列回道:“禀吴侯,都已记录下来,只待收齐多份核对后,就可抄录。”

“好,核对抄录完,将之交于政务府与州牧府,让他们完善具体事宜,再交于吾,阅过无误后,发往各郡,让各郡太守依此做事。”

波松回道:“尊吴侯令。”后退了下去

波彦:“那依文和与郭嘉之言,最近不对外用兵,专修内政,扩充大军。”

后看向贾诩:“文和,扩军之事由尔提及,那定知晓如何扩军?”

贾诩思考一番后回道:“禀吴侯,扬州水系发达,水军扩充到四万才可够用,后北上取庐江九江二郡,荆北都需水军。骑军可依马匹在招募千人,凑足六千人,中原地势平坦,待吾军北上中原时,需得骑军作战。剩余二十万四千皆为步卒。”

“好,依文和之言开始招募将士。”波彦说完,又向众人问道

“诸君可还有何事能于吾诉说?”

众人沉默思考。

许久之后,典学从事严畯出列说道:“禀吴侯,承吴侯重用,聘吾为州内典学从事,吾所说之事,本不关吾本职之责,但不吐不快,说之可能又有稽越。”

波彦见严畯仿佛有大事要告诉他一般,对他说道:“典学,但说无妨。”

严峻对波彦行礼道:“是,尊吴侯令,吾翻阅群书,加之吾之所见,吴侯麾下政务府与统帅府,制度太过混乱与简陋,官吏所管之事太过杂乱。”

“大多文臣与将领皆无官职之名,众人皆听吴侯之令行事,有权无名,无法言正名顺。”

“眼下要紧之事,是要定制适用于吴侯治下的一套制度。”

“吾观之政务府如同朝廷尚书台,主管民政,官吏考核,但其中官吏所管之事太过杂乱,职权职责也没确认。”

“统帅府如同朝廷太尉,主管军事,然统帅府众将领无职级,分不清上下,领兵多少皆听吴侯之令,也无定制。较为混乱。”

“且吴侯还缺如同朝廷御史台,监察治下官吏的一府。望吴侯早日成立,威慑众人,防止在发生烈属营之事。”

波彦听严畯这番大公无私之言,对严畯相当佩服,严畯上任扬州典学从事以来,忙于州内官学,选教学书籍与各处招募师生,也为波彦推荐了不少人才。

对严畯笑道:“听典学忠心无私之言,吾深感欣慰,有尔等,吾何愁大业不成。哈哈哈。”

“在这次巡视之时,吾也知二府弊端,欲变革二府,使之完善,然忙于巡视,且吴郡、交州与后来荆南都有战事,便拖到如今,今日典学将之说出。”

波彦转向众人:“也趁此机会,大家商议如何定制,如何完善二府,加之典学所说监察治下官吏的一府,既然监察官吏那该此府就名为监察府,通俗易懂。”

这时治中从事张毅出列说道:“禀吴侯,吾以为以政务府、统帅府与监察府三府也不管过来吴侯千万子民与这般广阔疆域。当效仿朝廷中枢建吴侯府,协助吴侯治理扬州,交州与荆南三地与千万之民。”

众人纷纷出言,讨论不断,天渐渐黑了下来,刺史府里做事之人在议事厅为众人掌灯,议事厅瞬间明亮起来。

波彦见众人还在不停讨论,从下午到天黑,时间已过去许久。

这时有人通报,陶夫人带着大公子在门外等候。

波彦听陶贞前来刺史府,以为有要急之事。让人通传陶贞进来。

陶贞带着波昶,后面跟着二三十位丫鬟提着食盒进来。

众官吏起身对陶贞母子行礼:“拜见夫人,大公子。”

陶贞母子对波彦行礼:“拜见夫君,拜见君侯。”后面丫鬟行大礼:“拜见吴侯。”

陶贞说道:“夫君,吾听闻尔与诸君这么晚还在刺史府商议大事,料想还没用膳,便让人在府内赶制一些糕点,送来刺史府,让夫君与诸君填填肚子。”

波彦笑道:“还是夫人想得周到,这么晚也该饿了,快,把糕点分与众人。再上茶来。”

不一会丫鬟把糕点分于众人,刺史府仆人也把茶泡了上来。

众人出言谢道:“多谢吴侯,夫人。”

后陶贞带着波昶回波府去了。

波彦等人吃着糕点喝着茶继续讨论定制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