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95章 太子请战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第295章 太子请战

作者:半路徒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8:34:42

郭嘉领命,继续指向舆图上另一处关键之处——东郡。“大王,东郡黄河南岸,乃是北伐大军前期集结、后勤中转之核心要地,无数钱粮、军械、兵员都要经由此地,通过浮桥或船只运往河北,此地安危,关系北伐全局,不容有丝毫差错,必须派遣一位沉稳持重、忠诚可靠的大将镇守。臣反复思量,认为刘辟将军最为合适!”

郭嘉看向波彦,详细解释道:“刘将军自颍川便追随大王,转战南北,战功赫赫,无论是平定江东,还是经略交州、驰援牂牁,皆能独当一面,做事愈发沉稳老练。以其资历、能力与忠诚,坐镇东郡,必能如定海神针,确保万无一失。”

波彦闻言,眼中流露出对老部下的认可与关怀:“刘辟确是老成谋国之人。他在南方瘴疠之地镇守多年,为孤取下并稳定数郡,劳苦功高。如今南方大势已定,牂牁郡有贺齐、太史慈、诸葛瑾等文武协力,足以应对。”

“也是该让刘辟回来休息一下,与家人团聚些时日了。况且,守护粮道重任,非他这等稳重之将不可。” 随即下令:“传孤令:即刻调刘辟北上,至阳翟听候新的任命。着吏部尽快遴选得力干臣,接任刘辟之郁林郡太守一职,统帅府亦需选出合适将领,接管郁林兵营,确保南方安定。”

他略一沉吟,对东郡的文职辅佐也做出了安排:“东郡太守一职,关系粮草调度、民夫征发,至关重要。调裴厚前往担任。裴厚此人,精于庶务,处事干练,有他协助刘辟治理地方、保障后勤,孤可无忧矣。”

“大王安排,甚是妥当。”郭嘉由衷赞同,随即又将目光投向了舆图上那条蜿蜒的大河,

“大王,岸上抵御敌军之事大致安排已定,然则亦不能忽视这黄河天险之上。北方袁绍、曹操二人,麾下亦有不少水军战船,尤其是袁绍,据闻在河北训练水师已久。大军在黄河上搭建浮桥,运送兵粮,必须谨防河北水军伺机突袭,破坏浮桥,或遣小股精锐上岸烧毁粮仓,若如此,则前线大军危矣。”

郭嘉说到这里,语气凝重。就在此时,立于武官班列稍后位置的一位俊雅儒将,昂然出列,走到御阶之前,躬身行礼,声音清越而充满自信:

“大王,臣,周瑜,请命!愿统领黄河水军,巡弋大河,严密监视北岸动向。战时,臣在此立下军令状,绝不让河北水军一舟一筏有机会威胁吾军浮桥与粮仓!若有敌舰胆敢南下,臣必亲率水师,迎头痛击,将其尽数歼灭于黄河波涛之中!确保北伐钱粮,可平安、源源不断渡河北上,支撑王师决胜与河北!”

波彦看着主动请战的周瑜,眼中满是欣赏。他深知这位年轻水军将军的才华,征伐袁术早已证明了其价值。“公瑾主动请战,孤岂有不允之理?此亦正是孤此前未让公瑾急于返回南郡统领长江水师之原因所在。”

“南郡水军,有副将蒋钦坐镇足矣,此人沉稳干练,足以应对巴蜀水军可能出巫峡顺江而下的骚扰。况且,南郡更有孤的三叔坐镇,威名素着,料那刘璋麾下的巴东太守吴懿,也不敢轻易触弄虎须。”

“北伐之战,黄河水道之安全,关乎全军命脉。孤就将黄河水军全权交予公瑾辖制!一应人员、船只等,优先补充。如若必要,准尔临机扩编水军。孤只有一个要求,务必确保水路万无一失!要让出征的数十万将士,不用担心饿着肚子打仗!”

周瑜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心潮澎湃,再次深深一躬:“诺!臣,周瑜,谢大王信重!若臣守不住黄河水道,致使大军粮道有失,无需大王降罪,臣自当提头来见!”

以周瑜之智,早已洞察波彦的布局。

当波彦将他留在阳翟,而非派回长江,他便明白,北伐在即,黄河水军主帅之位,可能就是自己。

朝中熟悉水战的大将,甘宁要领海军于海上或于河北作战,黄祖虽善水战,已被委以督守济北、泰山,其余诸将,或多长于陆战,或各有职司。唯有他周瑜,是统领黄河水军,对抗袁曹北方水师的最佳人选。他主动请命,既是职责所在,亦是自信的展现。

郭嘉见周瑜慨然领命,抚掌笑道:“妙极!黄河之上有公瑾亲自坐镇,统筹水师,袁绍、曹操水军,实不足为虑矣!大河安澜,则大军后路无忧。”

“大王,”郭嘉话锋一转,手指伸出指向舆图一处雄城,“黄河之事安排妥当,关东防线便只剩下洛阳!到时北伐,裴元绍将军赴关中佯攻河东,威胁曹操要地,如此则洛阳主将空缺。此乃故都,西屏关中,北望河内,东联兖豫,位置极其重要,必须指派得力将领前去镇守,既可稳固后方,亦可作为策应。”

郭嘉话刚说完,却见待在众臣后列,一直凝神静听此次军国大议的太子波昶,突然快步走出,来到御阶之前,像一名真正的将领那样,向波彦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清朗而坚定:

“父王!儿臣波昶请战!愿领军镇守洛阳,为父王分忧,为明国建功立业!”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太子身上。波昶毫无惧色,继续说道:“儿臣自幼随父王巡视军营,聆听教诲,平日学业,从未懈怠武艺弓马,亦熟读兵书战,前岁监国之时,亦曾亲领府卫,平定宛陵城内小股叛乱,深知临机决断之要。”

“儿臣也知军国大事非同儿戏,不敢妄言。然儿臣今已十四,非是稚童,正值男儿立志报国之时!昔日霍去病十七岁勇冠三军,封狼居胥。儿臣不敢自比先贤,但求一实践所学、为国效力之机!望父王应允!”

波彦看着阶下长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与自豪。

波昶年仅十四,身高已近七尺,容貌俊朗,身形挺拔,眉宇间既有其母的秀雅,更继承了自己的英武与坚毅。尤其难得的是,他也天生神力,远超同龄人,若非身为储君,将来必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绝世猛将。更可贵的是,他勤奋好学,文武兼修,此刻主动请缨,绝非一时冲动。

“好!吾儿有此志气,为父心中甚慰!”波彦朗声应道,声音中充满赞许,“昶儿主动请命,欲为国家担当重任,孤岂有不允之理?准奏!”

“谢父王!”波昶闻言,脸上顿时焕发出兴奋的光彩。

波彦走下王座,来到波昶面前,神色转为严肃:“然,军国大事,确非儿戏。昶儿虽天资聪颖,勤学不辍,但毕竟年幼,缺乏独当一面、领军征战的阅历。因此,孤需派遣得力大将与谋士辅佐于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