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79章 又一个秋收

秋日的阳光,褪去了夏日的酷烈,变得格外澄澈与明亮,慷慨地洒向广袤的大地。

原野上,原本连片的、沉甸甸的、泛着金黄光泽的粟米杆,在几日紧张的抢收后,已显露出大片大片被收割后的齐整茬口,像是一场盛大仪式后留下的庄严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腥气、禾秆被晒干后的清香,以及一种属于收获季节特有的、忙碌而满足的气息。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规模浩大的秋收终于全面来临,自北向南,广袤的明国疆域内,陆续陷入了紧张而喜悦的农忙之中。

为示朝堂对农事的极度重视,明王波彦再次领着家眷、近臣,浩浩荡荡却又不事张扬地出得阳翟城,来到郊外的官田,亲自弯腰持镰,收割粮食。

这并非一次象征性的官祭,而是持续数日的真正劳作。

波彦意在身体力行,提醒各地官员务必将农事视为治国安邦的头等要务,督促他们全力组织人力物力,尽快让颗粒归仓的秋粮安全入库。

民以食为天,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环节都耽误不得。同时,他也反复强调,秋收过后必须抓紧时机,快速翻耕土地,蓄养地力,为接下来播种越冬的冬麦做好万全准备,确保来年夏收的指望。

波彦缓缓直起因长久弯腰而有些酸胀的腰身,抬手用汗巾擦了擦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长长舒了一口气。

眼前这一大片金灿灿的粟米,总算被收割完毕。

他目光所及,是身后田埂上那些抬着筐子、来来回回忙碌穿梭的年少身影。

这几日,不仅是他,他的子女,包括王太子波昶,以及波昶那位没几年即将过门的未婚妻裴妙,都一同下了田地,亲身感受这稼穑之艰。

连续数日的曝晒与劳作,让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年少之人都黑瘦了不少,但精神头却愈发健旺,眼神也更加明亮。出力多了,饭量自然见长,连带着夜晚的睡眠也格外香甜。

看着孩子们额头上不断滚落的汗珠,以及被汗水浸湿后贴在额前的发丝,波彦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心疼,他停下手中的活计,扬声喊道:“都过来歇息片刻!喝点水,喘口气再干不迟!”

孩子们闻言,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聚拢到田边树荫下临时搭建的凉棚里。波彦看着自己快满十二岁的大女儿波安,见她虽然脸颊晒得微红,却依旧眼神专注,动作利落,不由露出赞许的神色,温言道:“不错,今岁安安自始至终都没喊过一声累,看来是真的懂事,长大了。”

如今的波安,身量渐长,亭亭玉立,确实愈发显露出沉稳的气质。她完美地继承了父亲波彦的英挺与母亲陶贞的秀美,眉眼如画,顾盼生辉。

听到父王的夸奖,波安先是有些不好意思,随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容爽朗明媚,带着几分这个年纪特有的娇憨,倒是冲淡了几分方才劳作时的严肃,显露出些许属于少女的活泼本性。

“父王,安儿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她声音清脆地说道,“如今孩儿深知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粟米都凝结着农人的汗水与辛劳。这几日跟着下地,更觉此言不虚。”

“我们自然要趁着这连日晴朗的好天气,尽早将粮食收完归仓才好。万一迟了,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雨水将成熟的粟米与豆子打落在地里,那该多么可惜!”

“再者,学堂里的先生也教导过,收获的粮食最忌遇水受潮,一旦保管不善,极易发霉变质。而发霉的粮食,人是万万不能食用的,否则会生病。”

“安安现在也真正明白了,为何农人总要顶着这般炎炎烈日抢收抢晒,就是为了能及时将粮食晒干,便于储存,确保大家日后能有干净、饱满的粮食果腹,度过寒冬与青黄不接的时节。”

“嗯,说得好!”波彦眼中赞赏之意更浓,“安安不仅能学以致用,更能体恤农人之艰辛,知晓民生之根本。这番见识,不负平日所学。回去之后,阿父定要好好给尔一份奖励,以资鼓励。”

一旁年纪较小的波慧,听到父王要单独奖励阿姊,立刻也凑上前来,仰着小脸,带着几分急切于邀功的语气说道:

“父王,父王!还有慧慧呢!还有静静阿姊她们!我们几个也没有偷懒哦!我们拣了好多好多掉在地上的粟穗呢,加起来都快装满一大筐了!”

“大兄之前就叮嘱过我们,收割时难免有遗落,这些掉落的粟穗同样珍贵,见到了就一定要拾起来,不能浪费。我们几个可是跑遍了附近好几块已经收割过的田地,仔仔细细地把那些散落的粟穗都捡回来了!”

她口中的静静阿姊,以及一同捡拾粟穗的其他女孩,正是波彦当年在宛陵时收养的那十几个孤儿中的几位养女。

时光荏苒,昔日的懵懂孩童如今已渐渐长大成人。波彦对待这些养子养女,与亲生子女并无二致,极其看重他们的教养与前途。

男孩不仅要学习经史子集,还需练习武艺,文武兼修。女孩则学习诗书礼仪、女红持家,乃至一些基本的账目管理,力求让他们将来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其中,年纪最长的养子波朗,早已追随在大将张辽身边学习兵法韬略,在军中历练已有不少时日。

他作战勇敢,颇有谋略,立下了不少军功,如今已凭借战功升任屯长一职,独自统领一部人马。

此前,波彦领大军攻伐袁术、进取中原的关键时期,为求顺利招降并稳定猛将吕布,实现兵不血刃地接收吕布手中掌握的兖州三郡之地,波彦经过深思熟虑,促成了波朗与吕布之女的婚事。

两家结为秦晋之好,这桩政治联姻果然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吕布最终下定决心归顺明国。如今,波朗与吕布之女的婚期已近,波彦这个义父更是毫不吝啬,特意将阳翟新城中一处精致宽敞的宅院赐予他们,作为小两口的新婚居所,以示恩宠。

说起来,因为这门亲事,波彦与昔日号称飞将的吕布,如今倒成了实实在在的亲家。吕布投诚波彦之后,许是经历了太多颠沛流离,也或许是看清了时势,或是被波彦曾经一招打败,倒也颇为识趣。

除了战时奉命领军出征,渴望凭借战功获得赏赐,平日闲暇之时,他并不主动沾染兵权,多数时间竟是待在家中,不是练武,就是与妻妾相伴,趁着未老致力于造人大业。

归顺波彦,对吕布而言,无疑是找到了一个足够强大、稳定的靠山,也彻底结束了他多年来东奔西跑、四处寻找立足之地的狼狈生涯。

他的家眷终于得以安顿下来,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经过这一两年的将养,原本因奔波而亏空的身体也调养得宜。其正妻严氏与那位有着倾城之貌的爱妾貂蝉,在吕布辛勤耕耘下,竟先后传出喜讯,俱都有了身孕。

这可把吕布乐坏了,接连摆了好几场宴席,广邀同僚好友庆祝。他更是亲自给昔日好友、如今的同僚兼女儿媒人张辽,送去了一封情真意切、长达数页的感谢信,并附上百金作为谢礼,甚至还扬言,待儿子出生后,定要让他拜张辽为义父,以续两家之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