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72章 袁绍拒绝出兵

邺城,魏王府邸,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殿外古槐上的蝉鸣声嘶力竭,更添几分烦闷。殿内,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气,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算计。

魏王袁绍高踞主位,身着锦绣王袍,他刚刚看完一封来自河东的信件,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视着阶下肃立的文武重臣。

沉默片刻,他将信件缓缓放下,声音沉稳地开口,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诸卿,曹孟德邀孤与他共同出兵南下。信中言道,明国徐州突发地震,江淮之地又遭蝗灾肆虐,其国上下正忙于救灾,无暇他顾。此乃天赐良机,可趁机南下,伺机削弱明国实力。”

“信中他还详述了方略,言其将亲率大军,猛攻关中。而让孤之魏国兵马渡过黄河,一路攻取兖州,另一路则东向进取青州之北海、东莱二郡。尔等如何看待此事?”

袁绍话音落下,沮授便眉头紧锁,越众而出,深深一揖。他素知曹操狡诈,此信看似联盟,实则包藏祸心。他声音清朗,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回禀大王,臣认为此事大为不妥!曹操所言,字字句句皆是为其自身谋利,绝非真心与吾魏国共图霸业!”

袁绍微微倾身,露出探究的神色:“哦?公与何出此言?细细道来。”

沮授直起身,目光炯炯,开始抽丝剥茧:“大王请深思。那波彦在关中、凉州两地,屯驻了不下十数万精锐。这些兵马,皆是百战之余,装备精良,士气正盛。”

“以曹操之奸诈多谋,岂会不知其中利害?他怎可能真的去与明军主力硬碰硬?他此前能守住现有地盘,所倚仗的,不过是如今波彦休养生息,收兵屯田之策,积蓄力量罢了。加之与吾军攻守同盟。”

他上前一步,语气愈发激昂:“若非如此,以波彦之能,怎会长期容忍曹操占据上郡、北地郡及河套之地,让其如一把利剑,时刻威胁关中?原因无他,波彦亦不愿轻启战端,破坏其休养生息之国策。”

“如今,波彦取得司隶、凉州已近一年,其所控战马,恐怕已以十万计!若其此刻集结精锐,铁骑北上,直扑河套,曹操凭借现有兵力,绝无招架之力!”

“曹操心知肚明,故而去岁波彦远征韩遂、马腾之时,本是千载难逢之机。若他当时全力出兵,猛攻长安,或可断绝波彦东归之路,将其困死在西凉。然而,曹操并未如此行事!”

“此非不愿,实不能也!曹操清楚地知道,自己绝非波彦对手。一旦真正惹怒了波彦,引得明国全力来攻,他恐怕连现有的河东之地都难以保全!他只能在波彦征讨凉州之时,趁机收拢河套之地的羌胡骑兵,加以操练,同时小心翼翼地吃下一块肉,拿下北地郡大部而已。”

最后,沮授掷地有声地得出结论:“今日曹操邀大王南下,臣敢断言,其中必有巨大图谋!臣推测,曹操很可能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佯装大举攻关中,实则想趁机图谋凉州!”

“只是他担心自身实力不足,独木难支,这才欲拉吾魏国下水,利用吾等在关东之地牵制明国大量兵力,他好火中取栗,坐收渔翁之利!大王,此乃驱虎吞狼之计,吾等万万不可中计啊!”

一旁的许攸见沮授将局势分析得如此透彻,几乎将他想说的话全部说完,心中不由一急,生怕风头被沮授独占。他深知袁绍性情,连忙在沮授话音落下之际,迫不及待地出列,高声附和,同时将话题引向更实际的方面:

“大王!沮公所言,真乃老成谋国之论,句句在理!曹操此信,就是视魏国为棋子,欲利用吾等为他牵制明国,他好趁机谋取私利,其心可诛!”

许攸先是肯定了沮授,随即话锋一转,“再者,大王已定下国策,亦是休兵息甲,囤积钱粮,以应对未来与明国之间不可避免的长期大战。岂能因曹操一纸书信而轻易更改?”

许攸走近几步,指着殿外南方的方向,:“曹操让吾魏国攻打明国兖州、青州之地,可谓是居心不良!他难道不知?那波彦为防范吾魏国兵马南下,在黄河沿岸的各个城池、险要关隘,皆布有重兵,可谓森严壁垒!”

“若此时南下,必然面临苦战。波彦见中原战事起,定会从豫州、扬州等地抽调兵马增援。他后方稳固,自然不惧。但魏国呢?”

他脸上露出忧虑之色,声音也沉了下来:“吾魏国岂能掉以轻心?大王莫要忘了,幽、并二州北面,还有虎视眈眈的草原胡人,时常寇边,每年还得派出使者与他们交好。”

“东边辽东,还有那公孙度,自上次右北平战败后,一直怀恨在心,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一雪前耻!此外,盘踞在渔阳、右北平二郡沿海的明将甘宁、程普,犹如两根毒刺,时刻伺机而动,图谋吾魏国城池!”

许攸描绘出一幅可怕的图景:“倘若大军南下,与明国战事陷入焦灼,或者进展不顺,后方空虚。届时,北方的胡人、辽东的公孙度、乃至沿海的甘宁、程普,必然会像闻到血腥味的群狼,一拥而上,在吾魏国身上狠狠咬下一大块肉!若是那时,连曹操也背信弃义,分兵出太行山,居高临下,袭我后方,则大王基业,危如累卵,大势去矣!”

眼见袁绍面色凝重,微微颔首,许攸知道说到了大王心坎里,立刻话锋再转,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然,大王,吾等也不能因噎废食,坐视明国日益强大。大战不可行,但小战可行。”

他掐指算道,“今岁秋收过后,幽州的兵马与粮草当能恢复。为彻底解决后患,臣建议,大王可发精兵,一举收回被明将甘宁、程普二人占据的沿海数城!如此,可使幽州沿海获得宁静,拔除这两颗钉子。”

接着,他又献上外交之策:“至于辽东公孙度,上次其大军在右北平被张合将军杀得大败而归,想必已深知魏军军威之盛,心中恐惧。”

“大王可趁机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辽东,严词斥责其无故兴兵之罪,责令其赔偿吾军在辽西等地抵御其进攻所耗费的军资及造成的损失。”

“以此获得的钱财,可用于在草原上购买优质战马,多训练一些骑兵。将来与波彦在平原之地决战,没有强大的骑兵,是万万不行的!”

袁绍高坐王位,听着许攸这一番既有警示、又有对策的言论,只觉得深合己意。

如今魏国方略已定,不可朝令夕改,自然是继续休养生息,将府库堆满才是上策。

况且,秋收之后,粮草入库,动用部分兵马,既不影响大局,又能巩固边防,消除隐患。

他早就对那如同眼中钉、肉中刺的甘宁、程普二人厌恶至极,此二人盘踞沿海,耽误他多少大事,让他如鲠在喉,能早日将其剿灭或赶下大海,自是快事一件。

想到这里,袁绍脸上露出赞许之色,缓缓点头,做出了决断:

“嗯……沮卿与许卿之言,皆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实乃利国之良策。”

“当今之势,确应以积蓄力量,整顿内政为要务。一旦轻启大战,损耗的必是魏国国力。须知这河北与中原之争,绝非一朝一夕可定。”

“他波彦坐拥江东、荆交等富庶之地,有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撑。而吾魏国,看似据有天下第一州的冀州,实则……唉,可谓是四面受敌啊。”

然后又不屑说道:“孤与那曹孟德自幼相识,深知其为人。此人乃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之主,无利绝不早起。此番他热情邀孤南下,定是自认为看到了巨大的好处,才有此信。”

“他想打关中?恐怕是他认为有机可乘,能拿下凉州罢了。想必是凉州那边,发生了什么吾等尚不知晓的变故,让他觉得机会来了。”

袁绍冷哼一声,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哼,攻打关中?说得轻巧!若关中真那么好打,孤还想直捣黄龙,打下阳翟,把那波彦生擒活捉,一举夺下明国呢!”这自然是意气之言,但也显示了他内心对曹操提议的轻蔑。

随即,他收敛心神,开始发布一连串命令,展现出一方诸侯的决断力:

“秋收在即,此事关乎国本,还需劳烦诸位爱卿,多多督促各州郡农事,确保颗粒归仓,早日将秋税足额纳入国库,以实仓廪!同时,传孤王令于颜良、张合二位将军,命他们抓紧操练兵马,不可有一日懈怠!”

“待秋收完毕,粮草充足之时,即刻给孤出兵,务必一举收复幽州沿海所有失地!孤,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甘宁、程普二人滋事扰边的消息!”

“再传令于孤之大儿子袁谭,令他恪尽职守,守好青州之地,尤其是黄河南岸之地,万万不可有失!此地,将来是吾魏国雄师渡河南下的重要跳板与立足之地,至关重要!文丑将军听令!”

猛将文丑应声出列,声如洪钟:“末将在!”

“命汝持孤大令,即刻巡视黄河沿岸所有驻军,严密安排防务,督促各营加固、修筑关城、营垒!务必做到万无一失,绝不可给明国任何北上渡河的可乘之机!”

“末将遵命!”文丑慨然领命。

命令发布完毕,袁绍见大事已定,心中稍安,挥了挥手:“若无事,便都退下各司其职吧。”

“臣等告退!”众文武躬身行礼,依次退出大殿。

待众人离去,殿内重归寂静,只余冰鉴融化滴水的细微声响。袁绍揉了揉眉心,显出一丝疲惫,起身走向后殿,准备稍事休息。

刚入后殿不久,便见其妻刘氏带着几名侍女,手捧精致的酒食,笑吟吟地寻了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