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39章 工部建功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第239章 工部建功

作者:半路徒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5:26:09

接着工部尚书刘晔手持一卷图册,稳步出列奏报:“启禀大王,洛阳修缮,历时一载有余,耗费钱粮人力无数,经工部与将作大匠府日夜督工,今已全面告竣。”

“洛阳城郭巍峨,宫室壮丽,街市井然,不仅完全恢复了灵帝时期之气象,皇宫苑囿更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二成有余,足以彰显王都气派。”

“迁入洛阳城中之百姓、商户,经官府妥善安置,生计已慢慢稳定下来,城外因战乱荒芜之田地,由司隶校尉部组织流民、屯田兵逐步复垦,重现生机。”

“依目前态势,若天时相助,再过一两个春秋,河南尹之地,必能恢复乃至超越其鼎盛时期之人口与繁荣。”

他话带感慨,亦有一丝庆幸:“说起来,洛阳能如此迅速恢复旧观,也要感谢那曹操曹孟德。他从兖州逃到洛阳后,经营河南,修缮水利,招抚流民,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只可惜,他千算万算,也没料到占据中原二州的袁术竟如此不堪一击,败亡得如此之快,致使中原腹地,尽归吾明国所有。他为保存实力,避免在河南与吾大军硬拼,只得忍痛采纳谋士之策,强行迁走河南人口过河,充实河东、河内。留下一个缝缝补补过的河南丢给了吾明国。”

说完洛阳修缮之事,刘晔转而奏报另一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喜讯,脸上露出自豪之色:“此外,去岁农部曾正式行文委托工部,希望能研制出一种比连枷、石碾更轻便、更快速,专为麦子、稻谷脱粒之农具,以减轻农人劳作强度,提高收获效率。”

“工部各司立马汇集巧匠,成立专署,耗时半年,绘图数百张,制作样机十余种,反复验证改进,终于摸索出最优形制,定名为脚力脱粒机。此机以木为框架,内置滚轴,以脚踏板为动力,带动滚轴转动,谷穗置于其上,谷粒即可快速脱落。”

“经在司隶、豫州多处官田、民田实地验证,确认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脱粒干净,能大幅提高脱粒效率,深受试用农户之赞美。下一步,工部将选派精通此机制造之官员与匠师,分赴各州郡之官营农具工坊,传授并监督当地工匠学习制造此机,以期尽快推广于天下,惠及万千农人。”

波彦闻言,大悦起来,这可是实实在在造福于民的发明:“刘卿,此乃大功一件!粮食收获,关乎国计民生,分秒必争,一刻耽误不得!所有参与研制此机的工匠、官员,无论出身,该赏赐钱帛者赏赐钱帛,该晋升官秩者晋升官秩,绝不可吝啬!名单与酬功细则,速速报于孤知!”

他顿了顿,看着面露疲惫却眼神明亮的刘晔,温言道:“洛阳大城修缮,工程浩大,千头万绪,新式农具,利在千秋。刘卿与工部上下,着实辛苦了。”

刘晔闻言,连忙躬身拜谢,语气恳切:“大王言重了!此乃臣等分内之责,岂敢言功言苦?功赏名单与具体酬功细则,臣已初步拟定,敬请大王批阅定夺。能为大王效力,为明国百姓谋福,是臣等之荣幸!”

说完,恭敬地将手中图册与奏章交由内侍,缓缓退归班列。 朝会至此,日已午后,阳光透过大殿高窗,在地上投下道道光柱,光影中尘埃浮动。

波彦望着殿内济济一堂的文武百官,善于理财的糜竺、刘巴,精于农事的田畴,足智多谋的徐庶,勤勉务实的刘晔,老成持重的陶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澎湃的豪情。

从盐铁之利到农事新政,从商路开拓到兵器革新,从洛阳重生到新式农具,明国正在他手中,沿着一条坚实的道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他想起十余年前,自己还只是个胸怀大志、却兵微将寡的黄巾,转战于烽火连天之中。如今,却已建立起一个疆域万里、带甲数十万、府库充盈的强大王国,文臣武将,人才济济。

这一切,离不开眼前这些忠心耿耿、各展所长的臣子们,更离不开他那民为邦本,强兵富国的执着信念。

“众卿,”波彦站起身,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在殿宇梁栋间回荡,“今日所奏各项,或关乎军备边防,或系于财政民生,或利于农耕工技,皆关系明国当下之稳固与未来之兴盛。孤心甚慰!望诸位各司其职,同心同德,精益求精,将各项议定之事落到实处。孤与诸卿,当共勉之,携手开创明国万世之太平基业!”

“今日时辰已晚,诸公下去好好休息,明日再议。退朝。”

“臣等恭送大王!大王万年!”百官齐声拜别波彦,山呼之声,如同潮涌,震彻整个大殿。

阳光从洞开的殿门照射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波彦在侍从的簇拥下,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去,心中已在谋划着明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北方袁绍、曹操未平,西南交益二州蛮人有待彻底安抚,西北羌胡也待平定,西域商路需进一步开拓掌控,海外那片浩瀚的海洋,更有无数未知的领域与机遇等待探索。

在这个大争之世,群雄逐鹿,明国正如一轮初升的朝阳,积蓄着光与热,即将喷薄而出,普照天下。

而此刻,他首先要处理的,是仔细审阅工部呈上的那份关乎万千工匠福祉的功赏名单,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能工巧匠们,用他们手中的锤、凿、斧、锯,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一点一滴地改进着这个世界的面貌,塑造着这个新兴王国最坚实的根基。上次去铁矿厂看到那些冶铁工匠也是如此。

他知道,明国的未来,不仅在于庙堂之上的运筹帷幄,更在于这无数细微之处的务实与创新。

书房中波彦看完刘晔与工部拟定的立功名册后,提笔批复,写下一个准字,之后交与他身边做事的年轻官吏。让人下去准备酬功之事。

喜欢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