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20章 郭嘉吕布返回

离夏日越来越近,骄阳渐显威势,将炽热的光芒洒向明国的疆土。

阳翟波氏祖宅之内,虽有几许凉风穿堂而过,却已然带上了几分熏人的暖意。

殿宇的飞檐在日光下投下浓重的阴影,庭中古树的枝叶也有些蔫蔫的,预示着一段酷暑时节的来临。

风尘仆仆的郭嘉与吕布,在谒者的引导下步入厅中。

眉宇间虽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初。他们刚刚结束了为期不短的巡视,足迹踏遍了河南、陈留、东郡这三处关乎明国中原安危的重地,安排防务。

直至通过无孔不入的鹰卫传回的消息,确认了河北的袁绍同样偃旗息鼓,意图休养生息,他二人才真正放下心来,回返王都阳翟复命。

端坐于上首的明王波彦,面带温和的笑容,看着麾下这两位一文一武的股肱之臣。他抬手示意内侍奉上消暑的凉茶,声音清朗而带着赞许:

“辛苦了,奉孝、奉先。此番巡视,着实劳累。河南、陈留、东郡,此三地乃吾阳翟东、北屏障,三郡防务稳固,孤这王都才能高枕无忧。倘若有一日,这阳翟城竟被敌军围困,那明国的威严,岂不是要扫地了?”

他话语顿了顿,目光转向郭嘉,语气转为询问:“鹰卫近日呈报,言及袁本初有意休兵,整顿其河北政务。奉孝亲临边境视察,所见魏军情形,是否果真如此?”

郭嘉闻言,从容地放下手中的茶杯。他举止优雅,即便刚从军旅中归来,仍保持着谋士特有的从容气度。他微微欠身,声音清晰而沉稳:

“禀大王,鹰卫所报,确凿无误。臣与吕将军亲眼所见,魏军已全转入守势。他们凭借黄河天险,依托各处险要地势构筑营垒,深沟高垒,摆出长期固守的态势。”

“除了必要的守备兵马依旧保持警戒,枕戈待旦之外,其余大部分兵马确已解甲归田,兵刃入库,马放南山,袁绍麾下大军大多遣返归家,忙于春耕夏耘去了。河北境内,一片忙于农事,少有操练号角的景象。”

波彦听罢,脸上笑意更浓,抚掌道:“好!此正合吾意,中了孤的下怀!连年征战,如原先奉孝所说,将士确实需要一段太平日子来休整喘息。这下,他们总算能暂时卸下征衣,与家人团聚些时日了。”

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不过,太平并非懈怠的理由。孤深知,刀枪入库不代表马放南山。各部兵马,除常规操练不可有一日松懈外,屯田垦殖之事,亦不可荒废。不仅要练,还要种!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他站起身来,在殿中缓缓踱步,目光扫过郭嘉、吕布,阐述着自己的思考:“河北袁绍,雄踞多郡县,地广人众,如今也开始大力兴农,足见这天下之争,打到最终,拼的还是一个力字。”

“这个力,就是钱粮,就是底蕴。有了充足的钱粮,才能供养更多的精锐之师,将士唯有常常操练,不废武事,才能变得愈发骁勇善战,战场上,各部之间默契配合,存活的机率才会更大,战胜强敌的机会自然也更多。”

说到此处,波彦特意转过头,看向一直静坐聆听的吕布,笑道:“这其中的道理,奉先应当是深有体会,再清楚不过了。”

吕布听到明王点名,魁梧的身躯立刻挺直,抱拳行礼,“明王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末将感同身受!”

他眼中闪过一丝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沉声道:“当年,末将引军进入兖州,与那曹操大战连场。起初,吾领大军攻势如潮,占尽上风。”

“奈何天不佑布,兖州遭遇大旱,赤地千里,军中存粮日渐消耗,直至告罄。军中无粮,任凭末将如何勇武,将士们饿着肚子也无法作战,只得无奈休兵。”

“期间,士卒逃亡者甚众,军心涣散,战力大减。反观那曹操,虽同样困顿,却因得了河北袁绍的粮草接济,还有援兵,得以勉强维持,慢慢恢复了元气,此消彼长之下,竟逐渐占了上风,最终将末将逼离,退往济北。”

“此段经历,刻骨铭心,让末将深知,两军对垒,若不能速战速决,便是一场消耗国力的持久之战。比拼的,就是谁家底更厚,谁的钱粮更能支撑下去。往往谁能支撑到最后,谁的胜算便更大!”

波彦频频点头,对吕布这番结合自身经历的结论深表认同:“奉先说得对啊!用血与火的教训换来的道理,总是格外深刻。”

“所以,吾等更要珍惜眼下这段难得的和平时期。此次休兵,绝非无所事事,而是要利用这段宝贵光阴,全力积攒钱粮,打造军械兵甲,更要持之以恒地操练士卒,汰弱留强。待到他日,时机成熟,明国大军再度出动,便需具备一战定乾坤的雷霆之力!”

波彦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

稍作停顿,波彦将话题引向了益州,神色也变得更加专注:“奉孝,日前孤接到赵江自汉中传来的奏报。信中提及,封堵巴蜀出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上的关隘,在汉中郡太守张鲁的全力协助下,修筑进展神速,已接近尾声。”

“此二道乃锁钥之地,关乎汉中安危。间接影响关中,汉中在手,益州才不能威胁关中之地。”

“孤打算将赵江调回中枢,委派他替孤巡视全国各地的驻军,检视练兵成果,看看明国将士的真实战力究竟如何?是否还保持着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锐气与能力?”

“米仓道有徐晃驻守,徐公明做事沉稳,用兵有谋,孤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这金牛道,同样至关重要,赵江调离,需得一员足堪重任的大将镇守,奉孝以为,该交由何人负责?”

郭嘉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下眼睑,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茶杯的边缘,陷入了沉思。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虫鸣。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已有了决断,缓缓开口道:“大王,臣有一策。米仓道与金牛道,虽为两道,实则互为唇齿,相辅相成。不如将两道关隘的防务,一并交由徐晃将军统一节制。”

“徐将军素来以沉稳持重、谋定后动,并非一味逞勇斗狠之将。以他的能力,统筹两道防务,倚仗险峻地势,足以确保万无一失,令蜀军难以越雷池半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