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183章 张既之言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第183章 张既之言

作者:半路徒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5:26:09

一名战将见状,高声喊道:“太子有令,参与叛乱之人,一个不留!”

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院子里回荡。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喊杀声终于渐渐停歇。

院子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吴巨等人的尸体,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许久过后,宛陵令带着一群人匆匆赶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抬起尸体,然后开始清理院子里的血迹,忙碌而有序。

第二日,阳光依旧明媚,宛陵城似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街道上行人如织,商铺照常开门做买卖,仿佛昨夜的那场叛乱从未发生过一般。

政务府也迅速行动起来,重新任命了户部右侍郎,以填补因吴巨叛乱而空缺的职位。

同时将此次吴巨叛乱之事加急送往明王处。

众人也惊叹这次太子处理叛乱快准狠,有明王风范。

长安城外,旌旗如林,遮天蔽日,波彦率领大军终于翻越了秦岭重重山峦,抵达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

贾诩率领着李傕、郭汜等一众西凉将领,早已在城外列队等候,迎接波彦的到来。

此时此刻,汉帝与朝廷百官早已被众人遗忘,他们只求波彦能够高抬贵手,放过他们一马。

当波彦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贾诩等人连忙上前参拜:“臣贾诩、李傕、郭汜……拜见大王!”

波彦见状,微微颔首,朗声道:“诸位请起。”

“谢大王!”众人齐声应道。

波彦虽然表面上镇定自若,但内心却十分谨慎。他深知长安城中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被动。于是,他决定先派遣刑道荣率二万兵马进入长安城,接管城防事宜,同时命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暂时驻扎。

进入大帐后,波彦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他当众宣布,册封李傕郭汜二人为乡侯,并赐予他们将军名号。其余将领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众人皆大欢喜。

数日后,波彦开始对大军进行混编。经过一番整编,他惊喜万分,自己在长安竟然得到了将近二万的骑兵,六万多匹战马,还有相当数量的步兵。

然而,以关中目前的税收来看,要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并非易事。不然李傕等人也不会用马跟他换粮了。

波彦当机立断,决定分兵各州,让大军就食他处。减轻长安的负担。

波彦深知关中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粮仓所在。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开始采取措施来恢复关中的生机。

首先,他下令从其他地方调集大量的粮食运往关中,以缓解关中的粮食短缺问题。

同时,他还精心挑选了一批有能力、有经验的官员前来关中任职,希望他们能够有效地治理这片饱受战乱之苦的土地。

在这些官员中,波彦特别任命了他的堂弟波松担任长安令,负责管理长安这座重要城市的政务。波松在他身边担任书佐多年,也到时候外放为官了,此外,他还调遣了廖化领军坐镇长安,以确保关中不失。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关中的治理,波彦决定将荆北刺史张既调任为司隶校尉,让他主政司州。张既是左冯翊高陵人,对关中非常熟悉,有利于关中治理。

此时的关中已经被西凉军蹂躏得不成样子,百姓生活困苦,无数人逃亡他乡,甚至在大军的劫掠下失去了生命。

面对如此凋敝不堪的局面,波彦顾不得所谓的三互法了,他决心要让关中尽快恢复往日的繁荣。

又调几人担任各郡太守,去信宛陵,让吏部补足其余空缺。波彦又考虑荆北刺史空缺下来,思虑一二,调周昕为荆北刺史,报当年让丹阳之情。

波彦慢慢掌控长安西凉兵权,分兵换回西凉各地驻军,又把系统之人召唤出来,在长安大营给他练兵。

波彦也知晓了宛陵叛乱之事,同意自己大儿子做法,更下令将刘表等人贬到交州九真郡教书育人,给归降异族部落上课,传播文脉,废物利用,免得白吃他粮食。

看着大军在长安城外每日操练,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既等人也陆陆续续到达。

张既见大军每日消耗粮食无数,心痛不已,遂即向波彦提议,“禀大王,今无用兵之处,这西凉兵马也操练多日,熟悉明军军纪,歪风邪气流转不少,整日这般操练,太耗费粮食,以臣之见,可让他们先屯田,疏通关中沟渠。”

“关中人口流失无数,今十不存一,荒田遍地,看得臣心疼万分,当年灵帝在位时,这关中也是阡陌交通,麦浪滚滚。哪有这般荒废景象。”

“关中人口没有恢复之前,大军可军屯,补充军粮之用,节省政务府粮食。可用于他处,到时可以修出更多路,大王也知汉中到长安之地道路难行,益州更是崇山峻岭。到处是悬崖峭壁,路窄崎岖,以一关隘便可阻挡大军前进之路。”

“大王此次伐巴蜀,也是这个原因,从而退兵取关中。要是政务府有用不完的钱粮,可召集百姓,重新让人勘探入巴蜀之路,一条不行,就开两条。到时巴蜀如何守之。”

“有路政令才可到达,大军行军才可快速,有路臣民才可知天下之事,大王惠民之策天下之人才可得知。”

“以臣之见,待大王一统天下后,以国库之钱粮,修十纵十横之直道,供车马行驶,将天下网络,也给无数百姓寻一条活路,有事可做,待此二十条横穿天下之路成时,大王基业稳矣。”

“钱粮充足,也可开挖运河,以水运之便,调粮调兵行商也能方便许多,节省开支,惠及万世之人。”

波彦听到张既的话,感到震惊,没想到张既有如此眼光,在前世国家也是如此治理天下。使天下交通便利,惠及天下人。不过要完成此工程,需要无数钱粮支撑。

波彦看着张既,笑道:“德容大才,眼光超群,要是此二件大事完成,天下百姓可得利,过上富庶日子。军政要事也能迅速传令到位,利于统治天下。”

“只是此时天下未一统,需得钱粮先养兵,争霸天下,无剩余太多,干不了此二件大事。但也不是不可做其他事。”

“德容说得也有理,这关中之地可是肥沃之地,荒废实在可惜,将关中之地分与关中百姓与西凉军之人,稳定人心。剩余全部纳入军屯,招五万屯田兵入关中屯田,也可补充关中人口,交由德容一并管制。”

喜欢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