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130章 议事解决大事

一家人吃完丰富的晚餐。聊会家常。其乐融融。

夜晚波彦夫妻俩相拥而眠。

波彦在府上待了两日,轻松两日,又开始忙碌起来。

召集众人议事。

波彦先是要遴选出农司司长。

吏司司长张毅先出列,将一份名单递给波彦,微笑着说道:“明公,这上面的人都是此次为农司司长一职而来的,并且都通过了吏司的严格考核,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下派为官吏。”

波彦接过名单,仔细查看了一番,对张毅的做事表示满意。

接着,张毅又从怀中掏出十份名刺,小心翼翼地递给波彦,说道:“这十位是这次考核中表现最为优异的。”

波彦接过名刺,逐一翻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

他想知道,究竟是哪些人能够在众多才能之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出色的十位。

名刺上的名字依次展现在波彦眼前,他的目光在每个名字上停留片刻,然后继续翻看下去。

山阳满宠、济阴董昭、右北平田畴、北海邴原、襄阳杨仪……这些名字对波彦来说并不陌生,他对其中一些人也有所耳闻。

看完这些名刺后,波彦对这十位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满意地点点头,对张毅说:“很好,吾已经知道这十人了。子刚去派人告知他们,明日吾要亲自当面考校他们,当场指任农司司长一职。至于其他的人,也会依他们的才能另有重用。”

张毅领命。波彦则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明日的考校,以确保选出最合适的农司司长人选。

之后波彦又在考虑另一件事。

波彦环顾四周,然后对众人说道:“如今扬州,其余九江庐江二郡已经被大军成功收回,吾认为是时候对扬州进行分治了。诸公对此有何见解?”

众人其实早就料到波彦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扬州与荆州一样,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北方、中原、关中三地的大乱,大量百姓纷纷南迁,使得这两个州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在过去的几年里,波彦对二州南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他不仅平定了绝大部山越与蛮夷。

还大力修建道路,使其二州南面慢慢繁荣起来。

可以说,如今的扬州南部已经具备了独立成为一个州的条件。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热烈讨论,众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决定将九江、庐江、丹阳、吴郡与鄱阳这五个郡合并为一个新的州,仍然沿用扬州的名称。而豫章、庐陵、会稽、临海与建安这五个郡则合为成另一个新的州,取名为福州,寓意着福气降临。

波彦见扬州分治好,然后缓缓说道:“诸公,扬州分出福州,今日吾等还要商议出二州刺史的人选。”他的声音在宽敞的议事厅里回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经过一番讨论与举荐,众人纷纷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合适人选。波彦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意见,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波彦拍板决定:“调虞翻担任扬州刺史是个不错的选择。虞翻在民司侍郎一职上做事出色,相信他能胜任扬州刺史的重任。”

接着,波彦又看向蒯越,微笑着说:“至于福州刺史,吾觉得异度最为合适。异度才智过人,也定能治理好福州。”

众人对波彦的决定表示赞同,纷纷点头称是。

忙碌了一上午,波彦等人终于分治好扬州与二州的任命事宜。

他们稍作休息,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食。

饭后,波彦泡上一杯香浓的茶,细细品味着。茶香在空气中弥漫,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稍作休整后,波彦与众人又开始了下午的忙碌。

这次,他们要商议的是四所学院招收学员的事情。

首先,波彦明确了军校的招生:“军校将招收学员一千五百名,所有学员都必须从大军中选出,各级将士都要有。”

他接着解释道:“在军校中,学员们将学习各种军事技能,包括练兵之法、看舆图制舆图、算术、学习战例、以及扎营等。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学员才能结业,返回军营带兵,并优先得到任用。还是在役将士最为合适。”

众人对波彦的话表示认可。纷纷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施细节。

之后又继续议论其余三所学院如何招收学员之事。

波彦在听取了众人的提议之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其余三所学院每所学院都招收一千名学员。这些学员将平均分配到各个郡进行招募,只有通过严格考核的人,才有资格来到宛陵入学。

与军校不同的是,除了军校之外的其他三所学院都需要学员缴纳学费。

然而,对于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学院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他们可以向学院借款来支付学费路费。一旦这些学生学有所成,将来就可以为官府做事,以此来偿还所借的学费路费。

在确定好招募学员的事宜之后,波彦迅速下达了一封封政令,将这些信传递到各个郡。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待着学员们的到来。

与此同时,波彦并没有让四所学院的讲师傅士们闲置下来。

波彦让他们抓紧时间编写教材,编撰史书。

此外,让他们遴选天下书籍,波彦打算建立一座天下藏书馆,收藏各种珍贵的书籍,以供治下的民众自由翻阅。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院的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还能让广大民众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

礼司司长严畯,见波彦如此重视文学教育,直接流泪满面,直呼吴侯万年,千古仁君。

之后更是共同与天下名士给波彦送了一份万民伞,感激波彦。使其名望更上一层楼。

今日终于忙完几件大事,波彦喝完手中的茶,对门外的刑道荣说道:“刑道荣,回府。”

走在回府的路上,波彦对刑道荣说道:“刑道荣,这些年,汝每日都护在吾身旁,也够辛苦,有没有合适的人与尔换岗,让汝也休息休息,多陪陪家人。”

刑道荣听闻波彦的话,抓紧摇头,知道是吴侯关心他,直言说道:“明公,吾一点也不累,保护明公,是吾刑道荣一生职责与荣幸。”

“不过吾还真有一个合适人选,可为明公近卫统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