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城的晨光刚爬上墨石山脉,中央广场已被金属撞击声淹没。林奇站在临时搭建的基建指挥台前,掌心对着传输阵轻轻一抬,淡蓝色光柱中,三十根半丈粗的星陨铁轨道钢稳稳落在枕木旁——这是他今日第一批建材输送,融合令牌后觉醒的“批量定位”能力,让他能一次性将十吨重的钢材按间距排开,误差不超三寸。托尔金举着扳手跑过来,满手油污:“强子传的轨道拼接图太管用了!矮人古法锻接加华夏的地脉焊枪,一根轨道三分钟就能固定!”
通讯器突然震动,影的全息投影带着风声出现:“林奇哥,镇北军和帝国卫戍军在赤杨闸打起来了!我们按计划把伪造的密信送出去后,镇北军统领发现粮船全是空壳,当场带人砸了卫戍军的粮仓——现在赤杨闸的守军乱成一锅粥,没人顾着管漕运了。”画面里,远处的水闸方向浓烟滚滚,隐约能听到喊杀声,影身边的暗影队员正用华夏的无人机侦查,屏幕上红蓝色光点杂乱交织,是两军在混战。
“趁乱端了他们的粮草储备库。”林奇指尖划过舆图,九脉令牌的光芒在赤杨闸西侧的“黄沙镇”亮起——那里是帝国在漕运线的重要粮仓,囤积着供五万大军半个月的粮草。“我给你传二十枚‘地脉爆破符’,用无人机精准投到粮仓的承重柱上,别伤流民。另外,艾琳的机甲队已带着新一批雷晶弹出发,在镇外接应你。”话音刚落,传输阵的光柱已射向赤杨闸方向,影的通讯器立刻传来“收到”的回应,背景里还混着无人机的嗡鸣。
基建现场的欢呼声突然响起,第一段晶能列车轨道正式拼接完成。轨道由星陨铁与墨石合金熔铸而成,表面刻着强子设计的地脉符文,阳光照过泛着淡蓝光泽。小悠的全息投影突然跳上轨道,踩着滑板鞋滑了一段:“哥!我给晶能列车设计了‘智能导航系统’,能实时对接地脉卫星,就算在隧道里也不会迷路!而且我加了‘物资统计’功能,运多少粮、多少兵,屏幕上一看就清楚,比阿雅姐手写记账快十倍!”
阿雅刚好捧着账本走过来,笑着拍了下小悠的投影:“你这丫头,倒省了我的事。”她翻开账本,上面记着新归附部落的人口统计:“石漠部落和黄沙镇周边的三个流民村,共一万两千人加入联邦,其中有三百名曾是帝国的工匠,托尔金正抢着要去修轨道。”林奇接过账本,在“晶能列车基建队”一栏签下名字:“给他们开双倍口粮,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优先安排到黑石城的民生区——我们建的不只是轨道,更是人心。”
正午时分,赤杨闸方向传来巨响。影的侦查无人机传回画面:黄沙镇的粮仓轰然倒塌,金色的粮草在烟尘中散落,流民们蜂拥而上抢夺,影的小队则趁乱带着缴获的粮册撤离,身后的卫戍军只顾着镇压流民,根本没发现他们的踪迹。“粮册到手了!”影的声音带着笑意,“上面记着帝国在西疆的所有粮草点位置,我们接下来可以逐个清理。”
林奇刚将粮册信息同步给周教授,老教授的投影就推了推眼镜:“根据粮册和卫星地图分析,帝国在西疆的粮草线呈‘一字长蛇阵’,我们只要切断中间的三个节点,整个西疆的帝**就会断粮。而我们规划的500公里晶能轨道,刚好能把这三个节点纳入联邦的控制范围——轨道修通后,运兵到前线只要两个时辰,帝国骑兵拼死赶路每时辰也不过二十里左右,这速度比他们快数十倍。”
轨道铺设现场,托尔金正指挥工匠安装晶能列车的动力核心。核心由两块地脉结晶组成,是林奇从北大陆带回来的战利品,外面包裹着华夏传过来的耐高温合金。“强子说这核心能驱动列车跑五百公里不用换能量,”托尔金拍着核心外壳,“就算拉着三台机甲,速度也能达到每时辰八十里——以后支援前线,再也不用怕粮草跟不上了!”
傍晚时分,艾琳的机甲队护送着抢来的粮草返回黑石城。十台地脉机甲的货舱里装满了小麦和玉米,后面还跟着数十辆由流民驾驶的牛车,车上载着从帝国粮仓里搜出的种子。“赤杨闸的守将已带着残兵逃跑,”艾琳摘下头盔,脸上沾着灰尘却笑容明亮,“我们在镇里搭了粥棚,流民们都喊联邦万岁——有个老工匠说,他能修帝国的仿制机甲,托尔金一听就把他拉去基建队了。”
议事厅内,林奇将晶能轨道的规划图铺在石桌上,500公里的路线用金色线条标出,起点是黑石城,终点是墨石山脉西麓的“鹰嘴隘口”——那里是西疆的战略要地,背靠山脉,易守难攻,是联邦计划中的西部防线核心。“三个月内,我们要完成三件事。”林奇用令牌指着地图,“第一,铺通黑石城到鹰嘴隘口的500公里晶轨;第二,在鹰嘴隘口修建地脉防御阵和军港,停靠地脉快船;第三,整合沿线的资源,把西疆十分之一的疆域彻底稳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