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默立于这片规则的混沌之中,眉心处有微微金光散发出来,他周身仿佛被无形的数据流包裹。
经过大半日的数据收集、归纳与推演,他脑海中那片由混乱构成的迷雾,终于被驱散了大半。
外围规则扰动的序列、能量湍流的周期性涨落。
空间褶皱的薄弱点与强化区、物质属性被临时定义的触发条件与持续时间……
无数看似杂乱的数据,在他强大的思维核心中被整理、关联,最终构建出这片区域秩序的动态模型。
他明白了,为何摆锤会无序摆动。
因为它同时受到了十七种不同方向、不同强度的临时重力规则的交替影响。
他理解了,为何豆子会表现出迥异的物理特性。
因为它们落点处规则背景在瞬间被定义为了流沙、弹簧或沃土。
他甚至能初步预测,前方那片缓缓旋转的色彩碎片。
大约在七次呼吸后,会将其视觉欺骗规则,短暂投射到左侧三米处的地面。
此地的秩序,便是混乱本身被赋予的特定模式与流程。
一个由无数相互冲突、却又在更高层面达成动态平衡的规则碎片,所构成的混沌系统。
然而,这仅仅是外围,是领域的信息处理与缓冲地带。
真正的核心,魂源波动的源头,其规则结构紧密,顾默的灵觉与现有工具根本无法测试和解析。
这是他自身与工具的极限。
魂源,涉及灵魂本源的奥秘,其层次远非他现在能够触及。
但这并不意味着此行毫无收获。
理解了这个庞大领域雏形的消化系统和免疫机制,已是为他打开了一扇窥视邪祟世界底层规则的全新窗口。
知易行难,模型已然建立,但如何利用这模型,仍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顾默的目光扫过自己行囊中剩余的物品。
特制的水平尺、几卷不同属性的规则抑制线、几个封印着低级导向祟、稳定祟、排斥祟的封邪瓶,以及一些基础的物理工具。
这里的规则会扭曲能量,会重新定义物质,但对于最基础、最迟钝的物理结构,其干涉力度反而最弱。
顾默开始了行动。
他取出水平尺,利用其内部精密气泡的移动,来直观感受此地重力方向最微小的、趋势性的变化。
他需要找到一个稳定方向。
接着,他拿出稳定祟封邪馆,这低级邪祟的能力极其有限,只能在小范围内,强行维持某种事物静止和稳定。
顾默将它投向选定的区域,在稳定祟生效的瞬间,他迅速用特制的金属线,构建了一个简易的三角框架。
框架本身不具备力量,但它提供了一个参考系。
在这片混沌中,一个稳定、不受局部规则频繁篡改的参考系,便是灯塔。
他再将几个排斥祟封邪瓶,放置在三角框架的特定顶点。
这些排斥祟力量微弱,但它们产生的力场方向,是依据框架本身定义,
它们如同小小的推进器,产生着微弱的方向推力。
然后,是最关键的一步。
顾默将自身,置于这个小型物理框之中。
他收敛所有先天真气,避免任何能量波动干扰这脆弱的平衡。
此时他完全依靠这个自造的系统,来对抗外界的混沌。
虽然他知道混乱秩序的规律,但并不等于他能驾驭。
顾默静静的盘坐着,不知过了多久,一股规则之力出现在他周围,他的感知一阵模糊。
随即,周围的景象陡然一变!
不再是无限的混沌虚空,而是变成了有着明确边界的建筑墙壁。
他利用规则潮汐流动的方式,成功地穿越了信息处理区,真正进入了这片领域雏形的内部建筑!
顾默立刻撤去了即将崩溃的框架,迅速靠向一侧墙壁,收敛气息,仔细感知。
这里虽然依旧弥漫着诡异的规则波动,但相比之前的混沌,已经显得有序了许多。
他暂时安全了。
顾默开始打量周围,他发现自己站在一条宽阔、幽暗的金属廊道中。
廊道两侧是扭曲的墙壁,上方是高耸的、看不到顶的穹窿。
与外部和混沌区相比,这里虽然依旧诡异,但至少有了明确的物理结构和相对稳定的空间感。
“终于进入实体结构层了。”顾默心中默念,开始行动。
他没有像无头苍蝇般乱撞,而是根据之前构建的模型,结合眼前实景进行验证和微调。
他贴着墙壁缓慢前行,灵觉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左侧墙壁第三块浮雕,规则纹路呈现周期性衰减,十七息后进入低谷,可短暂接触……”
他伸出手,在计算好的时间点,轻轻触碰那块浮雕。
手上传来一丝微弱的规则脉动。
顾默拿出记事本记录:内部结构规则流转存在节点与间歇,与外部模型推测吻合度百分之八十七。
他继续前进,避开了地面上能量乱流的区域。
又绕开了一扇半开着、门框上镶嵌着不断变换色彩水晶的门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