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顾默将馆内事务再次交由陈九等人,便独自驾驶着领主型风行驹,驶出了三封城。
他没有直接前往会面地点,而是绕道去了前线区域。
立于一处可俯瞰战场的高坡,遥望远方。
只见西北军的阵地上,旌旗招展,士兵们甲胄鲜明,行动间透着一股锐气。
即便是新补充的流民兵,在严格的训练和精良的装备加持下,眼神中也少了惶恐。
反观异族联军大营,虽依旧连绵不绝,却隐隐透出一股暮气。
营盘防守看似严密,却缺乏那种积极进取的锐意。
远远望去,甚至能看到一些士兵神情麻木,行动迟缓,士气明显低落。
整个联军阵营那种外强中干、已是强弩之末的疲态。
“军心可用,装备代差已然形成,此战大势已定。”
顾默心中瞬间有了判断。
西北军携大胜之威,又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镇邪馆的技术支持,若这还不能取胜,杨业这帅位也不要坐了。
他不再停留,一拧握把,风行驹发出一声低吼,调转方向,朝着黑石峡谷外围疾驰而去。
会面地点定在一处废弃烽火台。
此地视野开阔,不易被大队人马埋伏,且地形复杂,便于撤离。
当顾默抵达附近时,通过幽冥瞳的远视看到,以烽火台为中心,周围数里范围内,至少散布着超过二十个隐蔽的警戒点。
那里既有夜枭麾下暗部成员的拟态潜伏。
也有大同会一方利用某种类似木石潜影秘法隐藏的暗哨。
双方彼此交错却又互不干扰的蛛网,将这片区域监控得滴水不漏。
这种无声的布局,彰显着双方组织的老道与谨慎。
顾默驾驶着风行驹,毫无避讳地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直冲烽火台脚下。
在接近台基的刹那,他猛地一拉车把,同时脚踩刹车,庞大的领主型风行驹发出刺耳却富有节奏的摩擦声。
车身以一个极其漂亮又充满力量感的九十度漂移甩尾,精准地停在了烽火台入口前,卷起一片烟尘。
烽火台内,早已等候在此的三道目光,瞬间被这从未见过的金属造物与狂野的停车方式所吸引。
居中者是一名身着素雅青衫的青年,看起来约莫三十出头,面容清秀,眼神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左侧是一名身着儒衣、头戴方巾的中年文士,三缕长须,面容古板严肃。
右侧则是一位穿着类似款式但颜色稍浅儒衫的年轻女子,眉目清冷,气质恬静,手中还捧着一卷竹简。
三人的目光中都难以掩饰地掠过一丝惊异。
那流线型的金属车身,那违背常理却又充满美感的机动动作,这一切,都超出了他们过往的认知。
尤其是那青年,眼中除了惊讶,更闪过一抹浓厚的研究兴趣。
顾默利落地跨身而下,目光落在三人身上,微微颔首:“三封城,顾默。”
青衫青年上前一步,拱手还礼:“大同会,苏岗,久仰顾馆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非同凡响。”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又瞥了一眼那风行驹。
他身旁的古板文士沉声道:“大同会,荀文飞。”语气简短,带着审视。
那清冷女子亦浅浅一礼:“大同会,苏雪。”
简单的寒暄,双方都保持着礼貌的试探与观察。
烽火台内,旧时代的遗迹之下,代表着两种不同道路的势力,开始了第一次正式的接触。
顾默的目光落在苏岗身上,能感受到对方那清秀外表下的锐气。
夜枭提供的零星信息在顾默脑中闪过。
苏岚,前大夏皇朝秀才,曾有神童之名,却因不屑钻营人情,在腐朽的体制下沉寂多年,空有抱负而不得施展。
黑森林时代的剧变,旧秩序的崩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灾难,对于另一些人,如苏岚这般,却仿佛是挣脱枷锁、一展所长的机遇。
如今时代的浪潮,终于将这块璞玉冲刷了出来。
“苏先生,”顾默率先开口,“大同会存续火种,世界大同的理念,我有所耳闻。”
“在这乱世之中,能秉持信念,另辟蹊径以求人族延续,无论路径为何,其心可鉴。”
苏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微微拱手。
“顾馆主过誉,乱世洪流,人人皆在争渡。”
“我大同会不过是在旧路已断之下,试图带领受苦百姓走出一条生路。”
“我观三封城,军民一心,邪祟技术别开生面,才是真正给了这北地百姓一方喘息之地,苏岚佩服。”
旁边的荀文若依旧板着脸,但眼神中的审视意味稍减。
苏雪则安静地听着,手中竹简未曾放下。
顾默摆了摆手,无意在互相恭维上浪费时间,直接切入核心。
“客套话便不多言。”
“三封城地处北疆,眼下大敌是城外的异族联军。”
“据我所知,大同会根基在南,与我等目前并无直接利益冲突。”
“此番诸位远道而来,深入险地,目标想必并非为了欣赏我北地风光,或是协助我守城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