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结束后,秦姬雷厉风行的作风立刻显现。
次日清晨,她便亲自来到顾默一行下榻的客院,手中拿着一份密密麻麻、规划到每个时辰的交流日程表。
“顾馆长,赤哲大师……!”秦姬目光扫过两人。
“我已与家族工坊、研究院及各学堂协调完毕,未来一月,诸位可根据自身专长与兴趣,分赴不同区域进行观摩与交流。”
她将日程表副本分发给众人。
“李姑娘可往流云工坊,那里主攻能量流转与符文阵列优化,与你之前研究的动态符文方向契合。”
“吴大师可往金石院,那里专注于符文材料锻造与特性激发,或有助你解决材料替代难题。”
“陈统领及其麾下精锐,可往演武阁,与我秦家卫队切磋符文战具的使用与配合,并了解我秦家最新的城防联动符阵体系。”
“赤哲大师…!” 提到赤哲,秦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您可随我前往自然律动堂,那里是我研究符文与天地韵律契合之地,正需大师您的自然之道加以印证。”
秦姬安排之细致、针对性之强,令李婷婷等人暗自咋舌。
这秦姬不仅是个研痴,其组织与规划能力也堪称一流。
显然,她对这次技术交流很期盼,昨晚做足了准备。
“至于顾馆长您,”秦姬最后看向顾默,眼神炽热。
“您可随意通行各区域,无任何权限限制。”
“我希望能与您随时讨论,无论是符文根基,还是规则应用的奇思妙想!”
顾默微微颔首:“有劳秦小姐费心,如此安排甚好。”
于是,镇邪馆众人便按照秦姬的安排,融入了秦家庞大的符文研究体系之中。
秦家方面,对于这批来自三封城、掌握着独特规则应用技术的交流生,也抱有着极大的好奇。
尤其是在秦烈有意无意的宣传下,镇邪馆解决三封城围困、研发规则弩箭、盾构机等事迹早已传开。
许多秦家的符文师、工匠,甚至是一些深度研究符文的负责人,都对这些野路子出身,却能做到他们未曾设想之事的同行,充满了探究欲。
当李婷婷在流云工坊展示她根据顾默指点、初步构想的动态符文能量回路模型时,立刻引来了工坊大匠的惊叹与围观点。
当吴风在金石院与秦家匠师探讨利用低层级规则材料替代锐金之精的可能性时,双方更是争得面红耳赤,却又在碰撞中迸发出新的灵感。
陈九带领的护卫队,在与秦家卫队的联合演练中,其小队作战的灵活性、对规则弩机的精妙运用,也让习惯了军团符阵作战的秦家将领们眼前一亮。
整个交流学习的过程,呈现出一种热烈而积极的双向奔赴状态。
秦家底蕴深厚的符文理论,为镇邪馆的技术提供了坚实的根基与系统性的指导。
而镇邪馆天马行空的规则应用思路与极强的实践能力,也为秦家略显严谨刻板的符文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有阳光的地方,总会有阴影。
秦家年轻一代中,并非只有秦姬一位天才。
只是秦姬的光芒太过耀眼,掩盖了其他同龄人的风采。
其中,便有一位名为秦聪的年轻符文师。
他出身秦家旁系,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刻苦,年仅二十便已在金石院担任副主管之职,被视为仅次于秦姬的天才人物。
只是,秦姬醉心于理论与前沿探索,而秦聪则更侧重于实际应用与工坊管理,两人领域不同,倒也相安无事。
但秦聪内心,对于这位被誉为秦家瑰宝的堂姐,以及那些被堂姐和家族高层如此重视的三封城来人,隐隐存着一丝不服与比较之心。
在他看来,三封城不过是侥幸掌握了些偏门技巧,如今竟还想互相交流获得秦家免费的符文技术?
这天下,哪有如此简单的事?
这种念头,更是在目睹了家族中,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大匠、符文师们,竟围着李婷婷、吴风等人虚心求教时,达到了顶峰。
这一日,赤哲大师正在自然律动堂外的一处庭院中,与几位秦家研究自然能量与符文契合的老符文师交谈。
赤哲手持翠绿法杖,点指着庭院中的一株古树,以及树下几块看似随意摆放、实则暗合某种韵律的顽石,阐述着他的理念。
“万物有灵,非独生灵,此树此石,亦有其存在的理…!”
“符文之道,窃以为,非是强行将规则烙印于万物,而当是寻其本性,顺势引导,犹如疏导江河,而非垒土阻洪。”
“譬如这坚甲符,若只知强行凝聚土石之气,固然能成,却失之僵硬,易被以点破面。”
“若能感应大地脉动,使其如呼吸般微微起伏,则防御自成体系,韧性倍增。”
一位老符文师听得连连点头,抚须叹道。
“赤哲大师所言,直指本源啊!”
“我等以往过于追求符文的绝对控制,却忘了天地本身,便是最伟大的符文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