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沿着平整的官道又前行了约莫三里地,前方出现了一座颇具规模的迎宾亭。
亭外,一支约五百人的秦家军肃然而立,玄甲映日,兵戈森然。
与顾默记忆中离城时的装束别无二致,但那股沉凝精锐之气,却更胜往昔。
而立于军阵之前的两人,尤为引人注目。
左侧一人,身形魁梧,玄甲罩身,正是秦烈。
他脸上带着爽朗而真诚的笑容,目光灼灼地看向顾默。
而右侧那人,却瞬间吸引了顾默乃至整个镇邪馆队伍的目光。
那是一名女子,身着一套剪裁利落的月白色劲装,外罩一件绣有符文的长衫,既不**份,又便于行动。
她脸上带着一种清冽与英气,眼若秋水寒星,顾盼之间,闪烁着一种对知识与真理的探求光芒。
“此人,定然就是秦姬了。”顾默暗道
“顾馆长!一别数月,风采更胜往昔!”秦烈大笑着迎上前,声音洪亮。
“你这过来,也不提前遣人送个信,若非我秦家在外围的巡哨和符眼还算灵光,岂不是要怠慢了贵客!”
他话语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爽。
顾默拱手还礼:“秦将军,贸然来访,叨扰了,实在是世事变迁太快,有些计划,不得不随之调整。”
秦烈侧身介绍:“顾馆长,这位便是舍妹,秦姬。”
“秦姬,这位就是我一直跟你提起的顾默顾馆长。”
秦姬上前一步,那双寒星般的眸子立刻锁定了顾默。
她并未如寻常大家闺秀般敛衽行礼,而是如同审视一件精密符文般扫过顾默周身,仿佛要透过表象,直窥其内在的符文脉络。
“顾馆长,你在信中对动态符文阵列与元符文的构想,其能量流转效率与结构稳定性之间的平衡点,究竟是如何解决的?”
“还有,关于规则弩箭的能量逸散问题,我推演了十七种方案,但始终无法将逸散率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你采用的究竟是何种核心符文构型?”
“还有那盾构机……”
她问题一个接一个,如同连珠弩箭,直奔技术核心而去,完全省略了所有寒暄与客套。
顾默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无奈。
这秦姬,果然如秦烈所言,是个彻头彻尾的研痴,对于技术的痴迷,已然超越了一切世俗礼节。
他正欲开口,秦姬却又抢道:“此地非是论道之所,顾馆长,不如我们即刻回城,我已命人收拾好了精舍与工坊,我们可秉烛夜谈…!”
眼见秦姬大有立刻将他拉去实验室,不探讨出个结果不罢休的架势。
顾默心念电转,目光扫过身旁的赤哲,顿时有了主意。
“秦小姐勤思好问,顾某佩服。”
顾默微微侧身,将身后的赤哲让了出来。
“不过,顾某此行,并非一人。”
“这位是赤哲大师,于我镇邪馆中司职自然之道与规则调和,于能量流转、生灵感应一道,有着独到见解。”
“秦小姐所问的许多基础平衡问题,赤哲大师或可提供不同的视角。”
赤哲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点下头。
他踏步上前,手持翠绿法杖,对着秦姬行了一个古朴的自然之礼,语气平和:“贫道赤哲,见过秦小姐。”
“闻小姐于符文之道钻研至深,贫道钦佩。”
“天地有灵,规则有序,符文虽是人造,亦需契合自然流转之韵律。”
“秦小姐所虑之平衡,或可尝试从地脉节律与能量潮汐的呼应中寻求答案……!”
赤哲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他所阐述的自然之道,与秦姬精研的符文体系虽是不同路径,却隐隐指向同一个本源。
秦姬那急切的神情瞬间被专注所取代。
她秀眉微蹙,仔细品味着赤哲的话语,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地脉节律,能量潮汐,大师的意思是,将符文视为活物,让其呼吸?”
“然也。”赤哲含笑点头。
“万物皆有其性,符文本是死物,然注入能量,便有了势,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
“逆势强求,则事倍功半,乃至崩毁。譬如那山间清泉,遇石则绕,遇壑则填,终归大海…!”
一提到具体的技术理念,秦姬立刻被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开始与赤哲旁若无人地深入交流起来。
两人一个引经据典,阐述自然至理。
一个思维敏捷,不断用符文理论进行印证和提问,竟是越聊越投机,仿佛瞬间找到了知音。
顾默见状,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秦烈看着瞬间沉浸到技术讨论中的堂妹,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对顾默低声道:“我这妹子,让顾馆长见笑了。”
“无妨,秦小姐赤子之心,专注于道,令人敬佩。”顾默淡然回应。
秦烈伸手一引:“如此,便先请顾馆长和诸位随我入城安顿吧。”
“秦姬她且让她与赤哲大师在此论道,稍后我派人来接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