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深处,盾构机的轰鸣被压制在低沉的频率。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技术攻坚与反复调试。
顾默成功应用了一系列创新的邪祟规则组合,逐一攻克了掘进难题。
针对坚硬岩层与不均质地质,顾默不再单纯依赖震波祟的蛮力破碎。
而是引入了铁蚁祟的定向分解规则与流沙祟的瞬时结构瓦解特性。
通过精密计算,在钻头前方形成一个微型的、持续旋转的规则侵蚀场。
使坚硬的岩石在接触钻头前就已变得酥脆易碎,极大降低了推进阻力和机器损耗。
在应对深层土压与结构稳固的解决方法。
顾默则利用石肤祟的惰性固化规则,结合藤缠祟的网状联结特性,在挖掘瞬间,于洞壁形成一种具有极强抗压和韧性的规则筋络。
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地道塌陷。
而方向校准的问题,顾默则利用循迹祟对地脉感应的规则片段,将其制作成微弱的信标,嵌入导航系统。
同时,顾默设计了一套动态滤波符阵,能够实时识别并屏蔽掉大部分未知的地底能量干扰。
使得盾构机如同在浑浊水流中找到了导航的灯塔,掘进精度大幅提升。
在种种新技术加持下,盾构机的效率远超预期,一条直径两米的通道,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城外延伸。
此时通道长度终于越过计算中的临界点。
说明他们已经成功穿越了异族联军围城防线的地下区域。
顾默立刻下达了命令。
让掘进功率下调至维持模式,保持静默潜行。
排土系统改为间歇性低频脉冲。
原本低沉的轰鸣声瞬间变得几不可闻。
只有机器内部核心符阵运转时发出的微弱嗡鸣。
“我们成功了…!”
李婷婷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混杂着疲惫与巨大的成就感。
吴风拍了拍沾染尘土的机器外壳,咧嘴笑道:“这大盾构机,真给咱长脸!”
顾默确认了各项数据稳定,通道结构无恙后,吩咐道:“保持监控,按计划进行最后段的低速掘进,直至抵达预定出口区域。我需回帅府一趟。”
他离开幽深的地底,重返地面时,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城内的气氛与他深入地下前相比,已然不同。
虽然依旧能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但那种濒临饿死的绝望气息已一扫而空。
帅府内,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巨大的沙盘上,敌我态势清晰标注。
周参军正在汇总各方情报。
“根据了望塔观测和零星渗透回报,异族联军围困态势未变,但其游骑活动频率近两日有所下降,疑似因长期无所获而略显懈怠。”
韩副将指着沙盘上几个点:“其东北、西南两处大营的炊烟数量和时间规律依旧,未见大规模兵力调动迹象。”
“霸原的主力虎军仍驻扎在北门外,未有异动。”
秦烈沉声道:“我派出的斥候冒死抵近观察,确认其外围壕沟与矮墙虽连成体系。”
“但守备士兵的精神状态已不如半月前警惕,尤其是夜间,换岗间隙明显延长。”
另一位参军补充:“城内士气高昂,粮草充足,将士们休整多日,体力精力均已恢复巅峰,求战心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敌情、我情分析得颇为透彻。
突袭的可行性、时机选择、兵力配置、主攻佯攻的配合、撤退路线的保障…!
种种细节被反复推敲,一个以地道奇兵为核心,里应外合,旨在重创敌军、打破围困的计划逐渐清晰成型。
顾默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将领们的讨论,目光偶尔扫过沙盘,并未插言。
最终,杨业大帅综合了各方意见,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突袭方案。
他目光环视全场,最后落在了顾默身上。
“顾馆长,”杨业开口,语气带着尊重。
“你深入地下,劳苦功高。”
“对于此突袭计划,你可还有什么补充?或是觉得,有何处需要倚仗镇邪馆之力配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如今已无人敢轻视这位年轻馆主的意见。
顾默迎着众人的目光语气谦和。
“大帅,诸位将军身经百战,于军阵谋划一道已是思虑周详,无懈可击。”
“”顾某于此并无异议。”
“镇邪馆上下,自当全力配合,确保通道畅通无阻,并按需提供规则弩箭等一应器械支援。”
“此计划,依计而行便可。”
他这话并非客套。
在军事战术层面,杨业、秦烈等人的确是行家里手,制定的计划充分利用了地道带来的突然性,以及敌军可能的松懈。
杨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不居功,不冒进,在该沉默时沉默,在该发力时发力,此子心性确实非凡。
“好!”杨业不再犹豫,霍然起身。
“既然如此,计划就此定下!各部依令准备,明日丑时,便是我们给城外那些豺狼,送上一份大礼之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