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台被顾默称为盾构机的机器,依旧在荒地中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
并且以一种超越常人理解的速度向大地深处掘进,排出的新鲜泥土很快就在后方堆成了一个小丘。
杨业、秦烈等人脸上的震撼与狂喜尚未褪去,目光灼灼地盯着那不断深入的洞口。
仿佛已经看到了打通生路、里应外合击溃敌军的辉煌景象。
然而,顾默的声音再次响起。
如同一盆冷水,恰到好处地淋在了众人过热的心头。
“大帅,诸位将军,”顾默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回那台机器上。
“此机虽已能掘进,但尚有许多缺陷需要解决,远未到可以投入实战之时。”
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被拉了回来,兴奋之色稍敛,露出认真倾听的神情。
“首要问题,在于地道的稳固。”
顾默指向那不断排出的松散土石。
“目前,机器只负责挖掘与排土,并未设计同步加固洞壁的结构。”
“在地下,尤其是深层,土石压力巨大,若无支撑,挖掘出的通道极易坍塌,前功尽弃不说,更会危及其中人员。”
“其次,便是异族中的地听者。”
提到这个词,周参军和几位老成持重的将领脸色都凝重了几分。
他们与异族交战多年,深知这些拥有特殊天赋之人的难缠。
“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以及之前交手的情况分析。”
“寻常地听者,能较为清晰地捕捉到地下五十米左右范围内的较大动静,比如大军行进、器械挖掘。”
“若是其中感知特别敏锐者,这个范围甚至可能更深。”
他看向杨业,说出了关键的结论。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挖掘一条用于输送兵力、物资,且能避开敌军耳目的战略通道,其深度,至少需要在地下八十米,甚至一百米以下。”
“地下百米?”
韩副将倒吸一口凉气,他虽不通工程,但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越往地下,岩石越多,土质越复杂,压力越大,挖掘难度是成倍增加的!
而且,在如此深度进行长距离掘进,还要保证通道不坍塌,这很困难。
秦烈眉头紧锁,他瞬间明白了顾默的顾虑。
百米深的地下,一旦通道在挖掘或使用过程中坍塌,里面的人绝无生还可能。
而且,如此深的通道,如何保证空气流通?
如何运输人员和物资?
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极其现实且致命的难题。
杨业脸上的激动之色也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索。
希望的曙光确实出现了,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却布满了荆棘与陷阱。
顾默继续陈述困难。
“深度增加,意味着掘进阻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对机器核心符阵的负荷、对能量供给的要求都会变得极高。”
“同时,排土管道需要更长,故障率也会提升。”
“最重要的是,在如此深度,我们几乎无法对挖掘方向进行精确校准,只能依靠预设的符文罗盘进行大方向指引,偏差难以避免。”
他将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清晰地摆在众人面前:加固、深度、精度、负荷…!每一个都是硬骨头。
现场陷入了一片沉默。
只有盾构机持续的轰鸣声,提醒着众人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与同样巨大的挑战。
过了好一会儿,杨业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顾馆长,不必有压力。”
“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造出这等巧夺天工之物,已是我三封城天大的幸事!”
“这些问题,确实棘手,但比起之前两眼一抹黑、只能被动挨打的绝望,如今我们至少看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生路!”
“这就足够了!”
周参军也抚须点头,接口道。
“大帅所言极是,加固之法,可以召集城中工匠与镇邪馆诸位共同商议,总能找到办法。”
“深度与精度,无非是多试验、多改进,有了方向,还怕路远吗?”
韩副将也嚷嚷道:“就是!顾小子,你放手去干!”
“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人手,尽管开口,老子就是带人用手刨,也给你把东西凑齐。”
秦烈虽未说话,但也向顾默投去鼓励和信任的目光。
感受到众人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顾默微微颔首:“既如此,顾某必当尽力。”
“好!那我等便不打扰顾馆长钻研了。”杨业心情大好
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希望的火种已被点燃。
“有任何进展,随时告知帅府!”
说完,杨业便带着一众心情已然截然不同的将领们,离开了镇邪馆营地。
他们离去时的脚步,比来时更加轻快,交谈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规划。
送走了杨业一行人。
镇邪馆营地那由各种机械噪音和人声构成的交响乐并未停歇,反而似乎更加密集了。
顾默刚转过身,早已等候在旁的李婷婷、吴鸣、吴风,以及几位新提拔的技术组骨干便立刻围了上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