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空间囤粮,拐个王爷来种田 > 第156章 大兴农工解内需

大会结束,激昂的口号化作了冲天的干劲。

整个清水谷,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轰鸣运转的工地。山谷入口处,负责砖窑的队伍热火朝天;山谷深处,冶炼的炉火映红了半边天;而在谷中开阔地,一排排新搭建的工棚里,纺车昼夜不息地嗡嗡作响。

“工分制”像一剂最猛烈的催化剂,将所有人的潜力都压榨了出来。每个人都红着眼,拼命地干活,因为他们知道,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能在仓房的账本上变成实实在在的粮食和盐巴。

叶蓁蓁没有片刻停歇,拿着她连夜绘制的图纸,一头扎进了最关键的砖窑工地。

“李叔,怎么样了?”她找到正指挥着众人挖掘地基的李木匠,开门见山地问道。

李木匠满头大汗,脸上却带着一股兴奋的红光。他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指着初具雏形的窑坑,激动地说道:“夫人,您放心!照这个速度,明儿晚上之前,这地基绝对能给您弄好!”

然而,当他接过叶蓁蓁递来的另一份更为精细的图纸时,脸上的兴奋却一点点凝固了。

“这……这是?”李木匠看着图纸上那复杂的结构,密密麻麻的标注,一双老眼瞪得溜圆。他建了一辈子房子,也砌过土窑,可眼前这东西,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这是窑体内部的结构图。”叶蓁蓁解释道,“特别是这里的火道和烟道,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上来。”

“夫人,恕老汉眼拙,”李木匠指着图纸上一个曲折回环的通道,面露难色,“这火道为何要拐九道弯?热气不都讲究个一冲飞天吗?这么一弄,火气还能旺得起来?还有这排烟的口子,怎么留在了窑的底下?老汉我……闻所未闻啊!

他的话音一落,周围几个懂行的工匠也都凑了过来,议论纷纷。

“是啊,没见过这么建窑的。’

“这要是塌了,咱们这几天的功夫可就全白费了!”

质疑声中,刚刚燃起的建设热情,似乎出现了一丝动摇。

叶蓁蓁知道,这是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的第一次碰撞,退无可退。她没有急着争辩,而是蹲下身,捡起一根树枝,在平整的泥地上画了起来。

她没有画复杂的图纸,而是画了一个简单的水渠。

“李叔,各位师傅,你们看。”她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如果咱们想让这水流遍整片田地,是让它直愣愣地冲过去好,还是修好沟渠,引导它慢慢流淌好?”

那自然是修好沟渠好。”李木匠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就对了!”叶蓁蓁用树枝在地上重重一点,“这热气,也跟水一样。咱们的老窑,火道笔直,热气’呼’地一下就从顶上冲出去跑了,窑壁还没烧透呢,大半的热量就全浪费了。而我这图纸上的设计,就是给热气修的河道’!”

她指着地上的简图,耐心解释道:“这几道弯,能让热气在窑内停留更久,像水流一样,将热量均匀地传递到每一块砖坯上。而把烟道留在下面,是因为热气往上走,冷气往下沉,这样能形成对流,让整个窑内的温度更加均衡稳定。如此一来,不但省柴,烧出来的砖成色还好,次品率也低!”

一番通俗易懂的解释,让在场的工匠们都陷入了沉思。

李木匠呆呆地看着地上的“水渠”,又看看手中的图纸,浑浊的老眼里,渐渐进发出一阵骇人的精光。他是个老工匠,一辈子都跟土木打交道,叶蓁蓁的话,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

“神了!真是神了!”他一拍大腿,猛地站起身,脸上的疑虑尽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五体投地的钦佩,“夫人,您………您简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老汉我服了!彻底服了!您就说怎么干,我们保证一个钉子都不会出错!”

一场技术危机,在叶蓁蓁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化为无形。

工匠们再无怀疑,干劲比之前更足了。

解决了工坊的难题,叶蓁蓁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另一片决定着清水谷未来的地方——农田。

她召集了谷里最有经验的几个老农,开门见山:“几位老伯,如今谷里人多了,光靠现有的收成远远不够。我想将那片向阳的坡地全部开垦出来,大规模种植土豆。”

一听这话,为首的孙老伯却皱起了眉头。他搓着那双满是老茧的手,面露难色:“夫人,这土豆是好东西,大伙儿都知道它高产。可……这么大片地全种上它,怕是不妥啊。”

“哦? 为何不妥?”叶蓁蓁问道。

“地力会耗尽的呀!”孙老伯急切地说道,“庄稼跟人一样,也挑食。这地里连着种同一样东西,不出两年,地就饿瘦了,到时候别说高产,能长出几个歪瓜裂枣就算不错了!

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传下来的理儿。”

“是啊夫人,地得歇,得换着种才行!”其他几个老农也纷纷附和。

叶蓁蓁笑了。她要等的,就是这句话。

“老伯们说的对,地力的确是关键。”她赞同地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从随身的布包里,又取出了一小捧金黄饱满、如同珍珠般的颗粒,“所以,我没打算只种土豆。”她将那捧玉米粒递到众人面前:“这是我偶然得到的另一种海外良种,叫玉米。我们开辟一块试验田,不光种土豆,还要种它,再种上我们常见的豆子。”

她再次捡起树枝,在地上画出几块田垄的示意图。

“我的想法是,今年这块地种土豆,旁边那块地种玉米,再旁边那块地种豆子。等明年,种土豆的地就改种豆子,种豆子的地改种玉米,种玉米的地再来种土豆。咱们让土地也“换换口味’,轮流来。

“豆子能养地,这个我们知道。可……这么折腾,能成吗?”孙老伯还是有些疑虑。

“能不能成,试了才知道。”叶蓁蓁的目光诚恳而坚定,“我向大家保证,试验田的一切产出,都归参与的农户所有,不计入公仓。如果失败了,所有损失算我的,我用双倍的工分补偿大家。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每一分地力都用到极致!”

她的话掷地有声,既有对传统经验的尊重,又展现了敢于承担风险的魄力。

老农们对视一眼,最终,孙老伯一咬牙,将那几粒金黄的玉米握在手心,郑重地点了头:“成!夫人您有这份心,我们这些老骨头就陪您赌一把!您说怎么种,咱们就怎么种!

于是,在清水谷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潮中,一片崭新的试验田被开辟了出来。一场关于轮作、间作的农业革命,在几个老农的半信半疑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夕阳西下,将整片山谷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

叶蓁蓁直起酸痛的腰,看着眼前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工坊的炉火已经点燃,农田的种子已经播下,一个月的时间,她必须与天争时。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一件带着体温的外衣,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天凉了。”萧衍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叶蓁蓁回头,对他笑了笑,眼眸中映着漫天霞光,也映着眼前这片勃勃生机的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