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邀请与“陷阱”
《山海》线上沉浸式发布会的技术方案,在林晓月那番惊世骇俗的“本能爆发”下,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老周带领的技术团队如同打了鸡血,开始疯狂地论证、开发和测试。尽管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星耀内部重新凝聚起一股破釜沉舟的锐气。
然而,林晓月本人,却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怀疑与惶惑之中。那日会议室里不受控制涌出的知识,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刻提醒着她自身存在的异常。她试图用工作麻痹自己,用插科打诨掩盖不安,但眼底深处的那抹惊悸,却难以完全隐藏。
就在她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堆报表神游天外,思考着“如果现在装病退休来不来得及”这个严肃问题时,顾云深的电话打了进来。
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林晓月的心莫名紧了一下。泄密风波后,两人虽未再提及,但那道信任的裂痕始终存在,像一层薄冰覆盖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上。
“顾总?有何指教?”她接起电话,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如常,“如果是来催进度的话,我只能说,技术宅们正在爆肝,而我……正在精神上与他们同在。”
电话那头的顾云深似乎低笑了一声,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磁性:“不敢。只是发现一家不错的咖啡馆,环境清静,咖啡也独特。不知林总可否赏光,暂时从‘精神爆肝’中抽身片刻?”
他的邀请来得突然,语气也听不出太多端倪。林晓月内心警铃微作,下意识就想找借口拒绝。跟这个心思深沉的男人单独喝咖啡?感觉比开一天董事会还累。
“这个嘛……”她拖长了语调,大脑飞速运转寻找托词,“我这边还有几个重要的‘摸鱼’……啊不是,是战略方案需要我亲自‘躺平’思考一下……”
“咖啡馆的名字叫‘神经元突触’。”顾云深仿佛没听到她的推脱,径直说道,语气平淡,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听说店主是个神经科学博士,店里的特色咖啡都以脑区功能命名。我觉得,林总或许会感兴趣。”
“神经元突触”……神经科学……
这几个字像带着电火花,瞬间击中了林晓月敏感的神经。她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收紧。是巧合吗?还是……他知道了什么?
内心的退缩瞬间被强烈的好奇和一丝被窥探的恼怒取代。她倒要看看,顾云深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地址发我。”她最终说道,语气带着点壮士断腕的悲壮,“不过我事先声明,我对咖啡因过敏,只能喝牛奶。”
中节:咖啡与哲学的漩涡
“神经元突触”咖啡馆坐落在一片安静的创意园区内,外观是极简的工业风,内部设计却别有洞天。墙壁被刷成代表大脑皮层的灰白色,装饰着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灯饰,忽明忽灭,模拟着神经冲动的传递。菜单更是令人瞠目——“多巴胺特调”、“海马体浓缩”、“前额叶拿铁”……
林晓月坐在一个角落的卡座里,感觉浑身不自在,仿佛自己不是来喝咖啡的,而是某个实验台上的观察样本。她面前摆着一杯温热的、名字朴素的“杏仁牛奶”(至少这个看起来正常点),而对面的顾云深,则慢条斯理地搅动着一杯名为“默认模式网络”的深褐色液体。
“顾总的口味……还真是别致。”林晓月干巴巴地评价道,试图打破这诡异的氛围。
“偶尔尝试一些未知,或许能打开新的思路。”顾云深抬眼看向她,目光深邃,如同这咖啡馆里模拟的神经网络,看似无序,却可能蕴含着精密的逻辑。“就像林总,最近似乎也打开了不少……新的‘思路’。”
来了。林晓月心中暗道,面上却故作茫然:“啊?什么新思路?我最近满脑子都是怎么省钱和怎么让发布会不扑街,思路闭塞得很。”
顾云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墙壁上那些闪烁的神经元灯饰,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她阐述:“人的记忆,很有趣。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录像带,而是每提取一次,就可能被重新编织、修改一次。甚至,强烈的刺激、精密的仪器,或者某些……非常规的手段,都可能将本不属于你的记忆,如同写入硬盘数据一般,‘植入’你的脑海。”
林晓月握着牛奶杯的手心,微微渗出汗意。她强作镇定地喝了一口牛奶,含糊道:“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顾总还对这方面有研究?”
“略有涉猎。”顾云深将目光转回她脸上,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我只是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某些我们以为与生俱来的天赋,或者某个阶段突然爆发的、远超常理的‘直觉’与‘知识’,其实并非后天习得,而是……早已被预设,只是在某个契机下,被悄然‘激活’了而已?”
他的话语如同绵里藏针,精准地刺向林晓月最深的恐惧与疑惑。她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呼吸都有些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