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理念的冲撞
星耀娱乐最大的环形会议室,气压低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顶端冰冷的筒灯,也倒映着分坐两侧、神色各异的高层们紧绷的脸。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硝烟,那是不同理念、不同利益在密闭空间内激烈碰撞后残留的灼热碎屑。
会议的主题,是审议星耀下一个五年战略规划的核心草案。这份由林晓月亲自牵头、战略部呕心沥血数月完成的草案,此刻正被投影在正前方的巨幅屏幕上。草案的核心,清晰得甚至有些刺眼——「加大对基础技术研究与核心内容创新的长期投入,构建以‘IP 技术’为双核的护城河,短期内可战略性牺牲部分利润率。」
林晓月坐在主位,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西装,试图用外在的武装来支撑内心的消耗。她刚刚用了一个小时,条分缕析地阐述了这份战略的必要性:从《山海》大电影制作过程中遭遇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谈到未来元宇宙、AI创作等趋势下,没有核心技术就如同沙滩城堡;从赵小暖、苏瑾的成功案例,论证唯有持续产出独一无二的优质内容,才能摆脱同质化竞争的红海。
她讲得口干舌燥,感觉自己像个推销员,在向一群精明的投资者推销一个名叫“未来”的、回报周期长得吓人的概念产品。内心那个咸鱼小人早已瘫倒在地,吐着舌头哀嚎:“救命……为什么要说这么多话……我的能量条要见底了……直接签字通过让我回去躺着不行吗?”
然而,回应她的,并非预想中的热烈支持,而是一片压抑的沉默,以及沉默之后,由三叔公沈怀仁率先发起的、尖锐的质疑。
“晓月啊,”三叔公慢条斯理地开口,手里盘着一对油光锃亮的文玩核桃,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耳。“你提出的这些……愿景,听起来是很不错。年轻人有冲劲,有理想,是好事。”他话锋一转,浑浊却精明的眼睛扫过在场众人,“但是,我们开公司,不是搞慈善,更不是办研究院!在座的都是股东,要对投资人负责,要对股价负责!”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投影幕布上“战略性牺牲部分利润率”那几个字上,声音陡然拔高:“牺牲利润?说得轻巧!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们要放弃眼前多少唾手可得的项目?意味着我们的分红会减少,股价会波动!资本市场会怎么看我们?会说星耀管理层好高骛远,不务正业!”
“三叔公说得在理。”另一位与沈怀仁走得近的董事立刻附和,“技术研发是无底洞,投入巨大,产出周期太长,风险不可控!我们现在的模式很好嘛,趁着小暖、苏瑾热度高,多接代言,多开发衍生品,稳扎稳打地赚钱,有什么不好?何必去冒那个险?”
“是啊,沈总,是不是再斟酌一下?我们可以适当增加研发预算,但‘战略性牺牲’这个基调,是否过于激进了?”
质疑的声音如同接连不断砸向冰面的石子,起初只是涟漪,很快便连成一片。保守派们或苦口婆心,或言辞激烈,核心观点只有一个:拒绝不确定性,拥抱确定性利润。
林晓月看着那一张张或担忧、或算计、或纯粹不愿改变的脸,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她。她理解他们的顾虑,资本天生厌恶风险。但她更清楚,停留在舒适区,依赖现有明星效应和模式复制,星耀或许能风光几年,但最终一定会被拥有更核心技术或更新内容形态的对手淘汰。
她想告诉他们,躺平收租固然舒服,但房子也可能旧,租金也可能跌。可她不能。她只能坐在那里,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压力,感觉那顶荆棘王冠越收越紧,刺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中节:权威的重量与无声的疲惫
争论持续了将近整个上午,会议室里的空气浑浊得令人窒息。林晓月几次试图用更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来反驳,但理念的鸿沟,并非几句言语就能填平。保守派们固守着他们的经验与既得利益,寸步不让。
最终,林晓月深吸了一口气,不再试图说服所有人。她坐直了身体,目光变得锐利而冰冷,缓缓扫过每一个持反对意见的人。那目光里,不再有刚才阐述理想时的热忱,只剩下属于上位者的、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既然各位无法在理念上达成一致,”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带着金属般的质感,“那么,就按照公司章程和股权结构来决策。”
她将面前的草案合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我,沈明薇,以星耀娱乐最大个人股东及首席执行官的身份,正式提议并通过此项五年战略规划核心草案。”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
“如有异议,可以依照程序,发起股东投票。或者,”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脸色铁青的三叔公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