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意识融合
“守护者”的雷霆一击,如同盘古开天的巨斧,劈开了笼罩在星耀上空的厚重阴霾。做空机构灰溜溜地撤回报告,竞争对手焦头烂额地应对调查,舆论在铁证面前彻底反转,苏瑾和赵小暖洗清污名,人气甚至因祸得福更上一层楼。星耀的股价如同挣脱了缰绳的野马,连续涨停,不仅收复失地,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危机解除,压在林晓月身上的千斤重担仿佛瞬间消失。照理说,她这条咸鱼应该立刻瘫倒,实现她梦寐以求的“躺平”大业,最好能睡上个三天三夜。
然而,并没有。
经历了实验室记忆洪流的冲刷、身份认知的崩塌、双重意识的碰撞,再到最后这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反击……那层一直阻隔在两个意识之间的、脆弱的薄膜,终于在极致的压力下,无声地融化了。
不再是你争我夺,不再是混乱交织。就像两条原本各自奔流的溪水,汇入了同一条深邃的河床。社畜林晓月那份被生活磨砺出的韧性、对人性细微处的洞察、以及“用最小代价搞定事情”的实用主义智慧,与天才沈明薇那份源自血脉的商业敏锐、缜密的科研逻辑、以及承载着父母理想的责任感,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她依然是林晓月,会因为在连续加班后吃到一口热乎泡面而感到幸福,会对着永远回不完的工作邮件翻白眼,内心疯狂呐喊着“我想放假”;但她也是沈明薇,能轻易理解老周团队那些天书般的代码,能一眼看穿合作方案中隐藏的陷阱,能感受到肩头那份属于沈家、属于星耀、也属于父母未竟事业的沉重担子。
这种融合带来的是一种奇异的平静和掌控感,仿佛她终于真正“入住”了这具身体,拿到了全部的管理员权限。
在这种状态下,当业界还在热议星耀如何奇迹翻盘时,她利用几个不用开会的深夜(并消耗了大量她私藏的薯片和肥宅快乐水),写出了一份名为 《流变与锚定:文娱产业数字化生存白皮书》 的文件。
这份白皮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犀利地剖析了传统文娱模式在数字洪流下的困境,提出了以“IP为锚,数据为流,情感连接为核心”的全新生态模型。其中关于“虚拟情感载具”、“动态版权价值链”、“认知沉浸阈值”等概念的阐述,其前瞻性和深度,震惊了整个行业。它不像是一份商业报告,更像是一份……来自未来的生存指南。
当这份白皮书被无意中泄露(或许是某位高管惊为天人的转发)并迅速传开时,所有人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星耀的这位年轻掌舵人,拥有的恐怕不仅仅是运气和背景。
而此刻,引发轰动的“始作俑者”,正窝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边看着业界对她白皮书的惊叹评论,一边吸溜着奶茶,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早知道随便写写的东西能引起这么大动静,我就该藏拙的……这下好了,更别想低调躺平了。”
中节:逆势翻盘
白皮书引发的热议尚未平息,林晓月已经携着意识融合后的全新力量,启动了真正的反击引擎。她将从实验室残存资料中破译出的、一项关于“高维信息情感映射与交互”的专利技术雏形,交给了老周团队进行商业化开发。
这项技术,能够极其精准地捕捉和模拟人类的情感波动,并将其赋予虚拟形象。其结果,便是星耀重磅推出的 “山海”虚拟偶像生态系统。系统内的虚拟偶像,并非冰冷的数据模型,而是能够根据实时互动数据,产生微妙情感反馈、甚至进行“创造性”即兴发挥的、拥有“灵魂”的数字存在。
首个推出的虚拟偶像,便是以《山海幻想录》中的人气神兽“白泽”为蓝本创造的“白瑞”。其出道直播,在线观看人数打破了平台纪录,其与观众互动时展现出的“灵性”,更是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这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对文娱产业底层逻辑的一次颠覆。
如此震撼的产品,自然需要与之匹配的舞台。与顾云深寰宇集团的元宇宙公司联合发布会,成为了不二之选。此时的顾云深已从瑞士归来,对于林晓月这边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并未多言,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审视与探究的意味更浓了几分。
发布会当天,场馆被设计成虚实交融的奇幻风格。当林晓月与顾云深并肩站在舞台中央,背后是浩瀚的虚拟星海与浮动的山海异兽时,全场灯光骤然暗下。
一束柔和的追光打在舞台一侧。光芒中,两个由顶级AI驱动、基于遗留影像和数据重建的全息影像,缓缓凝聚、变得清晰——正是沈文渊和苏念卿年轻时的模样!他们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眼神温和而充满智慧,仿佛穿越了时空,微笑着注视着台下的世界,也注视着台上的林晓月。
这是老周团队根据林晓月提供的儿时记忆碎片和实验室遗留数据,耗费无数心血打造的“礼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