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婴儿的直觉与科学家的尊严
星寰研究院的核心实验室内,气氛变得有些微妙。一群地球上最顶尖的科学家,此刻正围着一个躺在婴儿健身毯上、津津有味啃着磨牙棒的小不点,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困惑以及一丝丝被颠覆世界观后的茫然。
老周扶了扶眼镜,指着全息投影上刚刚稳定下来的一个复杂能量模型,声音干涩:根据晓辰刚才……呃,打那个哈欠时对应的星图节点变化,我们成功反推出了第七维度的能量折叠参数。这个参数我们之前用超级计算机算了三个星期都没结果。
李文博士抱着数据板,表情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又像是信仰崩塌:不仅仅是参数。你们看这里——当晓辰伸手去抓那个光点的时候,星图这部分原本混沌的拓扑结构自动解耦了,呈现出清晰的克莱因瓶特征。这根本不是数学推演,这简直像是……星图在主动配合他进行演示。
林晓月坐在旁边的休息椅上,一边喝着枸杞养生茶(被赵小暖强行安利的产后恢复必备),一边看着这群科学巨擘被她儿子无意识的举动搞得怀疑人生,忍不住想笑。
所以,她慢悠悠地开口,我们现在的研究流程是不是要改成:第一步,把晓辰抱到实验室;第二步,给他准备好玩具和磨牙棒;第三步,记录他打嗝、放屁、流口水的频率,然后对应解析星图? 她顿了顿,补充道,需不需要我给他做个考勤表?毕竟这也算高危脑力劳动了,得算加班费吧?
顾云深站在她身边,看着儿子咿咿呀呀地拍打着健身毯上发光的星星图案,而那些图案的闪烁频率竟隐隐与远处星图的某个节律同步。他微微蹙眉:这不科学。
得了吧,顾总,林晓月斜了他一眼,从‘摇篮’意识世界到星际邀请函,咱们经历的哪件事科学过?我现在觉得,婴儿的思维方式可能更接近宇宙的底层逻辑——不讲道理,全凭感觉。
像是为了证明妈妈的话,小晓辰突然对磨牙棒失去了兴趣,扭动着身子看向星图投影,小嘴一瘪,眼看就要哭出来。就在他哭声响起的前一秒,星图中央原本稳定旋转的一个巨大涡旋突然加速,投射出无数细碎的光点,如同一声无声的叹息,在整个实验室内洒下一片温和的光雨。
能量读数突变!但不是攻击性的!老周盯着仪器,声音发颤,这……这像是在表达……安慰?
中节:和谐共鸣与母子的二重奏
经过多次观察和谨慎的测试,研究团队终于确认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小晓辰并非在用某种他们不理解的方式星图,而是在与星图进行一种超越语言和符号的。他那纯净的、未被污染的意识场,就像一把天然调试好的密钥,能够无意识地触及星图深处蕴含的和谐韵律。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林晓月发现自己可以作为放大器翻译器。
当她将心神沉静下来,通过胸针和自身与网络的深度连接,引导着和谐共鸣频率,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怀中的儿子身上时,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一大一小两个意识场之间奇妙的互动。
小晓辰的感受是模糊的、本能的,像是婴儿对母亲心跳的自然依赖。而林晓月的意识,则像是一座桥梁,将儿子那纯粹的感受力,与她作为成年人的理解力、以及和谐共鸣的秩序力量结合起来。
一次关键的实验开始了。
林晓月抱着有些焦躁的小晓辰,站在星图投影前。她闭上眼睛,全力运转和谐共鸣,并将这份宁静与秩序感温柔地包裹住儿子。小家伙很快安静下来,大眼睛好奇地注视着变幻的星图,小手不再乱抓,而是微微张开,仿佛在感受着什么。
就是现在,林晓月在意识中对等在一旁的顾云深和老周等人说道,把之前卡住的那个关于引力子跃迁路径的问题,用能量模型模拟出来,投射到星图旁边。
李文博士立刻操作。一个代表难题的、扭曲而不稳定的红色能量模型出现在星图一侧。
小晓辰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他歪着小脑袋,看了几秒钟,然后伸出肉乎乎的手指,朝着红色模型的方向,地叫了两声。
几乎同时,林晓月感受到儿子意识中传来一种强烈的不舒服想要把它摆正的直觉。她立刻引导着和谐共鸣频率,聚焦于那个红色模型。
奇迹发生了。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那扭曲的红色模型,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抚过,开始自动地调整、舒展,复杂的能量结节纷纷解开,几秒钟内,就从一个混乱的毛线团,变成了一个优美、稳定、符合某种深层数学之美的金色几何结构!
解……解决了……老周喃喃道,几乎要给这母子二人跪了,我们花了两个月毫无头绪的问题……
林晓月长长舒了口气,额角渗出细汗,这种精细的意识操作比连续开一天会还累。她低头看着怀里因为了妈妈而开心得手舞足蹈的儿子,哭笑不得地对顾云深说:看到了吗?以后星寰研究院的KPI考核,得加上一条‘婴幼儿协同问题解决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