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 第7章 郡县制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第7章 郡县制

作者:谢暮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3:48:42

第二天。

嬴炎被带到了行宫内强行“揠苗助长”。

嬴政丝毫没有怜惜自己儿子还是个小白脸,直接给他上了个难题——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这也是大秦现如今最重要的分歧之一。

是选分封制再次循环周朝八百年,还是郡县制这个不确定未来的制度?

天幕拍板确认大秦的继承人,其含金量甚至可以直接超越长公子扶苏。

在诸位肱骨大臣灼灼的目光中,嬴炎没有丝毫犹豫道:“郡县。”

“公子——!”王绾高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翻译:治理国家如果不效法古代,而能长治久安的,我从未听说过。

这句话原本是淳于越对始皇说的,现如今王绾用来劝诫嬴炎。

嬴炎温和道:“王相说的有理。”

然后在王绾略微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话锋一转:“只是我以为,治理国家更应该做到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诸位若是有办法能避免分封制的负面影响,其实分封也不是不行。”

象征性的对着嬴政拱手:“想必父皇也是这样想的。”

王绾摸着胡子:“如何避免?”

分封制的负面影响,直白露骨一定就是——如何避免分封出去的王如同战国七雄一样架空帝王,如同秦灭周一样灭周。

这其实非常好理解。

秦始皇拒绝分封的原因就是这个,只要避免了负面影响,那用分封自然可以。

嬴炎有些光棍:“在场那么多大秦的中流砥柱,还需要我一个十来岁的出主意?你们确定?”

难道不是因为一个人提出方案,然后一堆人反对,凭借着反对声修改补全,最后推行天下吗?

王绾:“……”

他们但凡真的能想出解决办法,还需要分封制郡县制吵个半天?

“所以公子支持郡县?可郡县比起分封更加不可控。”

“我大秦建立至今都是以郡县为主,哪里就不可控了?”

“公子您还小,治一国与治天下如何能相提并论?”

嬴炎冷笑一声:“说到底就是:我大秦有部分将领和功臣认为郡县制剥夺了他们的世袭特权,所以主张在偏远地区分封皇子或功臣,以换取个人利益。”

“是谁我不说,诸位自己体会。”

嬴渠梁事先指点过:“小炎子,你今年十三岁,上面还有一个实权的父亲,完全可以直言不讳,不用给他们脸面。他嬴政要是连这点事都压不下来那就白当皇帝了!”

当爹的这点锅都不能替儿子背,那这个爹是干什么吃的?

所以嬴炎直接掀开粉饰太平的假幕。

王绾:“……”

这话谁敢接?

就连王翦也有点尴尬的眼神瞟向别处。说他没有私心才是假的,谁能没有私心?

“当然,这可能不是根本原因,例如被六国余孽收买了的、例如想要在我大秦恢复周礼的、例如依旧认我大秦是蛮夷的。”

更没人敢接话了。

“人有私心,这很正常,父皇也不是容不下这份私心。只是诸公且听我慢慢道来——”

嬴炎手里折扇一展,给自己扇风,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模样。

嬴政则是在心底否认:不,朕容不下!

王绾面上不敢显露分毫,不知不觉顺着嬴炎的思路:“公子请讲。”

“如若大秦真的使用分封制,有之前五百年春秋战国,你拿什么保证三百年内诸侯不会剑指人皇?”

嬴炎口中的人皇,指的自然是秦皇。

秦始皇想要探究这个儿子到底是支持分封还是郡县,自然是会找不同的人反驳他。

比如淳于越就在现场。

“公子,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唯有自身德行端正,才能带动家庭、国家乃至天下的有序。

这句话对个人而言准确的讲没有问题,但是偏偏不少儒家子弟都喜欢把这要求套在君王身上。

嬴政:“?”

他怀疑淳于越在内涵他,并且有证据,偏偏站在他旁边的大儿子扶苏好像是很认同的样子。

你到底在认同个什么鬼?

嬴炎挑眉:“哦?是吗?那你的意思是周天子品德有失?故而导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品德有失就罢了,连续五百多年都没有品德高尚之君?”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淳于越:“……,老夫何时有此意?”

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而奔波。他要是真的敢认同周天子连续五百多年都是失德之君,那马上就会被儒家子弟群起而攻之。

儒家内部并不团结。

嬴炎道:“本公子认同你这句话不错,可它适合臣民,不适合君王。换一个。”

王绾:“那公子,您又拿什么保证?”

嬴炎昂头:“大秦强于周而吞天下。”

王绾一怔,随即追问:“公子此言何解?”

嬴炎手中折扇轻摇,目光如炬:“周以分封立国,八百年而衰,为何?诸侯坐大,天子式微。

而今我大秦一统六国,若再行分封,便是重蹈覆辙。郡县制虽对比分封为新政,却能使中央集权,政令通达,天下归一。”

淳于越忍不住反驳:“可郡县制无古可循,若施政不当,恐生民变!”

嬴炎冷笑:“无古可循?商君变法时,秦国亦无古可循,却因此强盛。

若凡事皆循旧制,我大秦何以吞并六国?民变?六国遗民尚未平息,再封诸侯,岂不是养虎为患?”

王翦此时站了出来,道:“公子,老臣以为,边远之地若不分封,恐难镇守。将士们征战多年,若无封赏,恐寒了人心。”

嬴炎看向王翦:“王将军劳苦功高,父皇岂会亏待功臣?但封赏未必只有分封一途。田宅、爵位、俸禄,皆可厚赐。至于边远之地——”

他顿了顿,“驻军、设郡、移民实边,哪一样不比分封更稳妥?分封诸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拥兵自重?”

嬴政此时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李斯趁机上前一步,高声道:“公子所言极是!郡县制方能确保大秦江山永固。分封制不过是权宜之计,终将酿成大祸!”

王绾见势不妙,仍不死心:“可天下之大,若全凭中央管辖,恐力有不逮。”

嬴炎淡然一笑:“所以需要完善制度。设郡县,置官吏,严考课,明赏罚。父皇雄才大略,自有良策。再者——”

他环视众人,“诸位莫非以为,我大秦的驿道、律法、文字统一,都是摆设吗?”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

嬴政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炎儿之言,甚合朕意。郡县制,势在必行。诸卿若再有异议,便是质疑朕的决策。”

众臣连忙俯首:“臣等不敢!”

嬴炎拱手:“父皇圣明。”

……

无人的角落,待到热血褪去,少年人随意的半躺在椅子上晒树荫。

不合规矩,但这里他不用守规矩。

上午的那场论题之后,嬴政就给他加了N多课业,是想想就让人头大的程度。

嬴渠梁慢悠悠的飘在旁边:“你还挺自在,你君父还有那些臣子可就忙喽。”

嬴炎给出了万能理由——“我还小,而且属于我的臣子还没来,老头用着也不顺手。”

“不小了,”嬴渠梁感慨:“这个年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国弱民穷之时,不满十三岁上战场,再正常不过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以命换命。

在没有商鞅变法的肃穆之前,大秦上下,是刻进骨子里的血性。

嬴渠梁想找回那份血性,可随着嬴炎云游的过程中却发现大秦的基本盘在崩塌。

以木立信,故大秦强大;那以军功失信呢?

嬴炎不理解:“您又在怀念那个时期?国耻有什么好怀念的?”

被庞涓逼的差点亡国灭种,很值得怀念吗?

“你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嬴渠梁问:“为什么一会儿聪明的不像是这个年纪的人,一会儿又傻的不像是我老秦家的种?”

嬴炎举手投降:“成成成,我就是随便说的,您怀念的是国难时期熠熠生辉的人心与人性嘛,懂懂懂,我都懂。”

不过就是看这老头难得这么落寞,想岔开一下话题而已。他知不知道自己一点都不适合煽情?

不识好人心!

嬴渠梁:你懂个*!

几乎是和昨日的同一时间,天幕重新显现。嬴炎眉心跳了跳——上面那熟悉的破凤凰又出现了。

只不过这次主角不一样。

换成了《昭帝传》。

秦帝模样的男人止不住嘴角的笑意:【这是朕之嫡长女,便唤嬴昭华!】

列祖好奇问:“这是谁?”

嬴炎平静的回视:“你问我?”

真的假的?你问我?

嬴渠梁换了个问题:“女帝?嬴昭华?”

之前下方的白字说过有女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