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 第26章 秦怀帝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第26章 秦怀帝

作者:谢暮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3:48:42

(前面更新了小人物碎碎念,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就当我今天更新八千字吧。)

嬴驷不可置信,大声:“爹——!!!”

嬴渠梁:“喊什么喊?有什么好喊的!!几百年后的国家存亡,你问炎儿和政儿?你怎么不把自己给算进去??!!”

嬴驷:“……”

张仪默默捂住脸——只要他没有看见,就不算是眼睁睁的看着君王“受辱”。

上面的秦蛮蛮在短暂的和网友们交流之后,终于是抛出了下一个话题——

【好啦好啦,我们来看点有趣的!下一个环节——关于,秦昭帝。】

女帝,昭皇帝?

这下,不少人都收起了漫不经心。女帝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宣太后芈月、大秦女相吕雉、已经把卫青霍去病牢牢绑在大秦皇室的皇后卫子夫的洗礼下……

说实在的,似乎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

【众所周知,成皇帝在位期间,是大秦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也就是王朝周期律的第一个高峰。

在此之后,大秦开始进入了缓慢的向下坠落的过程,与王朝周期率这种大势自然是有一些关系,但是和国君开始逐渐放松警惕也有一定的关系。】

<嗯嗯嗯,好像都是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就是会经过百年前后的向上发展阶段,之后就自然是开始向下了……

平常一点的明君或者庸君会延缓这种过程。而真正的中兴之主可以扭转这一向下的过程,转而使国家重新开始向上。>

<这就是所谓的为这个国家“延命”。>

王朝周期率?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

还有这种规律?

不怪他们,实在是可参考的王朝太少了,暂时不具备让他们找出规律的条件。

嬴政比较聪明,他直接看向自己儿子。

他们的历史里没有,但是时舟的历史里有啊!!

嬴炎:“……我刚刚就说了,盛极而衰,乃是天道常理。”

嬴政:“说人话。”

嬴炎马上正襟危坐。

“简单说,就是一个新王朝建立,经过休养生息,会迎来一个国力迅猛发展的‘盛世’。”

“但物极必反,盛极之后,由于土地兼并、官僚**、承平日久导致武备松弛、内部利益集团固化难以撼动等诸多问题,国力会不可避免地下滑,这就是‘衰世’的开端。”

“若后续君主贤明有为,或可力挽狂澜,实现‘中兴’,延长国祚;若君主昏聩或时运不济,则衰败加速,直至王朝覆灭。周而复始,仿佛一种规律。”

“一般情况而言,一整套循环在200~300年之间。当然更短的也不是没有,主要以国家传承过程中君王的综合质量决定。”

商鞅道:“可是周朝有800年。”

嬴炎:“……”

“我论的是掌握实权,君王平庸或昏庸的时候,出现失权的情况非常正常。”

“周朝也是,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还能号令诸侯吗?”

名存实亡。

真正意义上的名存实亡。

商鞅点点头:“我明白了。”

嬴渠梁摸着胡子,综合来讲还是满意的:“这个小辈中兴了大秦,就算是好的。”

嬴炎摸摸鼻子。

“其实……比起她本身能力过硬,我还是更相信时运。”

宣太后好奇:“怎么说?”

嬴炎道:“抛掉千古一帝级别的帝王,昭华那孩子应该是在帝王堆里保十争五的明君水平。只不过是因为她是女帝,还是第一位女帝……”

“之前的女相、女将、太后皇后摄政等这一类都还好,唯有女帝,真的可以引起社会巨变。

而‘中兴’的本质,正是在于打破固化的利益阶层,重新分配资源,激发活力。

我推行科举制,旨在打破世袭垄断,保证国家人才源源不断;父皇坚定郡县制,确保了中央对军队和地方的有效控制,避免尾大不掉;

她本人又是个不差的,自然能稳得住。稳住了,自然就中兴了。”

换句话说,可能不是嬴昭帝本人有意如此,而是她的性别摆在那里,天然可以在从来没有出现过女帝的王朝里引起巨变。

国家巨变 稳住=中兴。

宣太后抚掌笑道:“那这算不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嬴炎:“……算吧。”

秦蛮蛮那边继续:【昭帝的父亲,就是这一部分被富贵和安详冲昏了头的帝王之一——秦怀帝。

怀帝在位期间其实在我看来是无功无过的。

我们现代其实有不少人为了抬高昭帝从而把怀帝说成是昏君,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失去了不少的领土。

但是吧……

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在通讯工具不甚发达的那个时候,国家的可控范围真的非常有限?

超过可控范围之后,这个国家迟早要崩盘。

而秦怀帝在位期间失去的领土,其实有六成前后都是主动以交易的形式给出去的。

还都是一些利用价值不高的土地。剩下四成有价值的,才是被外敌给打的没的。

他真的只是平庸,也真的还没到昏庸的地步。

其实以土地交易的方式在战国时期非常普遍,动不动以城换什么什么的。

秦怀帝的执政风格,若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守成之君,难拓疆土”。

并非暴虐之主,也非荒唐之君,只是生长于承平之世,少了先祖那份在血火中淬炼出的锐气与果决。】

<确实,不能要求每个皇帝都是开拓之君,能守成也不错。>

<但他丢土地是事实啊!>

<楼上,要结合时代背景看。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条件,控制过于庞大的疆域确实成本极高。有些边缘之地,产出可能还抵不上驻军和行政开销,用它们换取战略资源(如战马、金属),在当时的决策逻辑下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话是这么讲没错……可是对于帝王而言开疆拓土难道不是最大的功绩吗?>

<哇塞!那你那那个时候一堆喊着好战必亡的算什么?小丑吗?>

<大秦都连续几代皇帝开疆拓土了,确实也该到那种再开就崩盘的地步了……某种意义上出几个守不住疆土的国君好像也不是坏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