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 第193章 战争的各面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第193章 战争的各面

作者:谢暮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3:48:42

<嗯……咱们范先生还是有些能力的,意外感觉很靠谱的样子。>

<当然了!要知道太宗陛下后期多看重他?他要是没有两把刷子,能在太宗那种人的手底下活到寿终正寝?>

<我为太宗大哭:什么意思?咱们太宗陛下是哪种人?他明明就是脾气好好的天神!!>

<太宗很有容人之量的。pS:如果你很有能力的话。当然,如果你没有能力,只要不舞到他眼皮子底下挑战太宗的智商,他还是愿意把你当成子民庇佑的。>

<没能力还没有眼力见的,那就真的是……一路走好。>

<啊?这种人存在吗?我始终觉得那时候太宗登基的时候战争打成那个鸟样了,没眼力见的不是应该被制裁了吗?>

<你怎么不说忠心耿耿的冲在战场第一线,也死的差不多了?>

<额……果然还是不打仗好。>

天幕上的议论纷纷扬扬,而地上的众生,无论贵贱,心思却在此刻诡异地达成了一致——不打仗好啊!不打仗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那血淋淋的“五百万”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贩夫走卒、田间老农,或许不懂什么天下大势,但他们看得懂数字,听得懂人话。

稍微明白点事理的都能想通,那五百万冰冷的数字里,自己、自己的父兄子侄,占了多大的分量。

打仗就是要死人的,死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人。能安稳活着,谁愿意去当那垒成景观的枯骨?

王孙贵族们同样心有戚戚。

他们倒不是怕死在前线——自然有家将部曲替他们去——他们怕的是政治局势翻天覆地。

眼下虽然要讨好太子,要应付新政,但好歹家族基业还在,富贵荣华还能延续。

真要像天幕里透露的那样,天下打成一锅粥,今日霸王明日韩信的,谁知道自家会不会成为被清算的那一个?

安稳下去,他们至少还能富贵几十年,徐徐图之。

非要搞得像天幕预示的那样,动不动就三族祭天、九族消消乐才好不成???

光是想想,就让他们脖颈发凉。

至于六国旧贵族?

他们也不想打仗——秦太宗嬴炎现如今虽然年少,但是身边有一个老手秦孝公盯着,就算是秦始皇当场驾崩,那也能把朝政给把持住。

一个把持不住朝堂的胡亥他们都要愁着能不能把大秦打下来,现在能把持的上?

更难了。

更何况秦始皇有天幕的提醒,哪里会死的那么早?

项家这样的大秦世仇都意志松动了,其他人什么样那完全可以想象。

当然,他们也不重要。

天幕上根本没有出现的,自然不会被大秦士卒抓了回咸阳——乱世了一点水花都翻不起来的一群人,也没什么好纠结他们会不会成为大秦的阻碍。

唯一还想打仗的是那些中低层将领。

唯一还对大规模战事抱有期待,甚至隐隐渴望的,反倒是军中的那些中低层将领。

他们不同于早已位极人臣、更看重政治平衡与家族延续的顶级勋贵,也不同于只求安稳度日的平民百姓。

战争,对他们而言,是危险,更是机遇!是通往功名利禄、封爵受赏最直接、也可能是唯一的快车道!

太平盛世,哪来的那么多军功可立?

没有军功,他们如何晋升?

如何获得更多的食邑、更高的爵位?

如何光宗耀祖,让家族跃升一个阶层?

天幕上展现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大战,虽然惨烈,但也让他们看得热血沸腾。

韩信、项羽……这些名字注定闪耀史册,而成就他们威名的,正是一场场恶战!

若能参与其中,搏个出身,哪怕马革裹尸,也好过在太平年月里默默无闻地老死!

更何况,如今大秦强盛,陛下雄才大略,太子更是深谙兵事、赏罚分明。

跟着这样的君主打仗,胜算大,犒赏厚!风险固然有,但收益足以让人疯狂。

一些驻扎在边境或正在剿匪的军中营地里,不少年轻气盛的校尉、都尉们聚在一起,看着天幕,眼神炽热。

“瞧瞧!那才是大丈夫该去的地方!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捶着案几,激动不已。

“慎言!”旁边一个稍年长些的将领低喝一声,但眼中同样有火光闪烁,“天幕也说了,死了五百万人!我等身为将领,岂可好战?”

话虽如此,可他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内心的不平静。谁不想指挥千军万马,立下不世之功?

“将军,我不是好战……”络腮胡压低了声音,“可如今这形势,分明就是要打仗的样子!项羽未平,六国遗孽未尽,听说南方百越也不太安分……这仗,肯定有的打!咱们得抓紧机会啊!”

另一种焦虑也在蔓延:天幕剧透了未来,陛下和太子必然会更早布局,以更快、更小的代价平定天下。

这意味着,留给他们的“建功立业”的时间窗口和机会,可能正在急剧缩小!如果动作慢了,可能连汤都喝不上了!

这种焦灼感,混合着对功名的渴望,在军中中下层悄然弥漫。

他们不像百姓那样恐惧战争,反而担心战争结束得太快、太顺利。

于是,一份份请战书、陈情表,开始悄无声息地通过各种渠道递往咸阳。

内容无外乎是表示忠心和求战之心,请求将自己调往可能发生大战的前线,愿为陛下、为太子先锋陷阵,万死不辞!

他们的想法与咸阳宫中力求稳妥高贵的公卿们,与田间地头只求温饱的农夫们,形成了鲜明而讽刺的对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战争的残酷面目,在不同的人眼中,折射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一个老卒蹲在营房角落,默默擦拭着手中的长戟,听着身边年轻人们的激昂议论,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任何波澜,只是低声嘟囔了一句:“瓜娃子……没死过人……不知道怕……”

他的声音很低,很快就被淹没在对功勋和荣耀的憧憬声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