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 第114章 君王与士人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第114章 君王与士人

作者:谢暮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3:48:42

不过这个时候嬴炎没什么多余的功夫关注陈平,虽然陈平一个人要面对N多个比他自己还要大两三倍的倔强老头,虽然陈平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之一,虽然……

总之不管怎么“虽然”,一万个陈平都比不了现如今有些微醺的父皇。

(陈平内心破防表面平静中:我tm现场从上到下裂开!!!主君你信不信???隔着老远都能听见那群老顽固的唾沫星子!救命啊——!!)

嬴炎忍不住想:‘总觉得父皇还是把胡子给刮了会更俊一点。’

这念头甫一冒出,他自己都觉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大逆不道”。

他自幼审美就与常人有些微妙的偏差,不然也不会在满朝皆尚玄黑庄重之时,他偏偏钟情于张扬灼目的赤红。

比如他敢肯定父皇留须不是为了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是真觉得这个霸气侧漏。

胡子刮了?那不是小白脸吗?!

他终究没敢把这“大不敬”的审美建议宣之于口。只撂下手中的紫毫笔,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好奇与一点点的试探,凑近两步,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奇:

“父皇……您喝醉了?”

“没有,”嬴政这样说,然后又姿态从容的给自己倒了两杯:“朕的酒量可比你好多了,至少不会二两酒就直接倒地。”

再者,他怎么可能会在百家大议这种时候喝醉?真当他是昏君不成?

嬴炎:“……”

这能怪他吗?

或许是察觉到未成年人喝酒会变得反应偏迟钝这一点,皇家的公子公主们没到年纪,喝酒是真限量。

他嬴炎年纪尚轻,连偷摸练酒量的机会都稀缺得可怜!父皇竟拿这个来揶揄他?

……父皇都这样调侃他了!嬴炎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那我现在给父皇喝一个。”说着,嬴炎拎起另一壶酒,仰着头往下灌。

嬴政挑了挑眉:‘奏章还没批完,百家大议才刚刚开始……这是想喝醉了逃避干活?不可能!’

帝王的心思电转,几乎是同一瞬间,他给了蒙毅一个极其微小的眼神示意。

蒙毅不愧为陛下近臣,反应很快。当即一个健步上前压住酒壶的另一侧,阻止公子再往嘴里灌,干笑道:“公子,还有正事,还有正事……”

这电光火石之间,嬴炎已经二两下肚。别误会,嬴政说的二两是个概数,嬴炎现在还很清醒。

适量的饮酒可以让大脑更加清醒。

放下酒壶,眼神灼灼地看向父皇,带着一种“你看,我没事”的无声宣告。声音也比平时清亮了几分:“父皇,如何?可没倒地吧?”

二两酒有什么好得意的?

嬴政这样想着,却非常捧场的鼓掌:“尚可。”随即,他话锋一转,“只是,酒也喝了,胆气也壮了,该干的活儿……”他刻意顿了顿,指了指下面的高台:“是不是也该拿出点‘千杯不醉’的劲头来?”

百家大议。

嬴炎过去主要是观望学习,纯思想理论这方面,他还真挤不太进。

嬴政在二楼压阵,也不用担心出太多乱子——这就是属于秦始皇的口碑!

秋日,并不缺瓜果点心。嬴炎小案面前尤其的多。他总怀疑是嬴元推己及人,暗中操作。

嬴元但凡去养彘,他嬴炎一定给他一个优秀养殖的牌匾!

正盘算着牌匾样式,余光瞥见远处的嬴元咧着嘴朝他挥手,笑容还没完全展开,就被他爹蒲扇般的大手精准地拍在后脑勺上,整个人瞬间被打得一个趔趄,眼神都懵了,透着一股“我是谁我在哪”的茫然。

嬴炎差点笑出声,无声地在案几下比了个大拇指:干得漂亮!

这一天下来,嬴炎感觉自己不是来参加思想盛宴,倒像是误入了地下拳场(幸好佩剑被收缴了)。

看着台下各派学者脸红脖子粗,唾沫横飞,辅以桌案拍得砰砰作响,甚至偶尔上演全武行,全靠旁边的同门或虎视眈眈的秦吏拉开。

他算是彻底悟了:合着诸子百家的“说服”,精髓不在唇舌,而在拳头?谁嗓门大、力气足,谁就更有“道理”?

原来如此!这才是“百家争鸣”的真谛!嬴渠梁眼睁睁的看着晜孙恍然大悟一样的点点头。

飘过去,瞄了一眼他桌案上的白纸,上面画着一把剑——一面刻“礼”,一面刻“德”。

旁边还有几行小字注释:“辩论神器·物理服人专用·双面刻字以示公平”。

嬴渠梁:“……”

他默默地、缓缓地飘远了些,觉得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冲击。

一天中最后的时候,叔孙通带着他的论题上了台,白纸黑字挂在他身后的木架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君王与士人之间的关系》。

无关探讨先贤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纯辩论。

嬴炎慢吞吞地将那张画着“礼德双全剑”的白纸仔细叠好,塞进袖袋里,这才抬眼望向台上。

叔孙通恰好坐定,脸上挂着一种圆融又精明的笑容,目光扫视全场,仿佛成竹在胸。

一阵喜闻乐见的开场白后,叔孙通说:“诸位饱学之士,各门各派的高足师兄弟们,今日承蒙不弃,容通在此抛砖引玉。”

微微一顿,笑容里带着笃定,“关于‘君王与士人之联系’这一问,通以为,答案清晰明了:黄河与渭水。”

主流与支流。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轻微的骚动,不少人皱起了眉头,也有不少人认同。

不认同的,都是那些没有效忠大秦、只是为了先贤之思想不被扭曲,而勉强前来的士人。

而认同的,理所应当的大秦臣子占绝大多数——已经被嬴政调教出来了。

——题外话——

各方面正确思想之类的,挺不好说的,毕竟我也没有深入研究过,纯半吊子。

咳咳咳,大家自己体会。

百家大议的话,前面那个mini版本可以参考,这边就直接跳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