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混沌龙血:废柴少主的逆袭 > 第15章 灵魔节日的第一束光

番外十五:《灵魔节日的第一束光》

同心域的广场上,早早竖起了一根巨大的灯柱。灯柱是灵族的白玉和魔族的黑曜石拼接而成,顶端托着个镂空的灯架,一半雕着灵族的太阳图腾,一半刻着魔族的弯月纹路——这是为“双辉节”准备的,一个属于灵魔两族共有的节日。

节日的发起人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灵族的陈婆婆。她年轻时是灵族的织娘,曾偷偷给魔族的恋人织过同心结;后来恋人战死,她便守着那枚结了一辈子,直到十年前,在同心塔下遇见了同样丧偶的魔族的李爷爷,两个老人凑在一起,总念叨着“该有个日子,让活着的人好好乐乐”。

双辉节定在灵族的“晒光日”和魔族的“揽月夜”中间,取“日月同辉”之意。这天,灵族的人会带着晒干的灵草,编成灯笼;魔族的人会采来发光的魔菌,做成灯串;混血的孩子们则最忙,有的给灵草灯笼画上魔纹,有的给魔菌灯串系上灵穗,广场上很快堆起小山似的灯,金的紫的,闪闪烁烁,像把星星摘到了地上。

清晨的第一束光落在灯柱上时,陈婆婆和李爷爷就带着孩子们开始布置了。陈婆婆教大家用灵族的金线,把灵草灯笼串成串,线穿过灯笼的刹那,会泛起淡淡的金光;李爷爷则教孩子们用魔族的银线,将魔菌灯串成链,银线碰到灯串,会漾起浅浅的紫晕。

“你们看,”陈婆婆举着串好的灯笼,阳光透过灵草的缝隙,在地上投下金色的光斑,“这光啊,就像灵族的日子,得亮亮堂堂的。”

李爷爷晃了晃手里的灯串,魔菌发出柔和的紫光,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这光呢,像魔族的夜晚,得暖烘烘的。”

一个混血小男孩突然举起手里的灯——那是个用灵草编骨架、魔菌做灯芯的灯笼,金紫的光从里面透出来,竟比单独的金或紫都要好看。“婆婆,爷爷,这样是不是更好?”

两个老人相视一笑,眼里闪着泪光。陈婆婆想起当年偷偷给恋人送灯,灵族的灯笼里藏着魔族的灯油,怕被人发现,只能在夜里隔着山谷晃三下;李爷爷则记起妻子曾说,要是能在白天看到魔灯亮,在夜里看到灵灯闪,该多好。

上午,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灵族的姑娘们穿着绣着魔纹的新衣裳,提着灵草灯笼跳舞;魔族的小伙子们戴着缀着灵珠的帽子,举着魔菌灯串唱歌;连最古板的老人都来了,灵族的张大爷带来了祖传的灵灯,灯座上刻着“家和”;魔族的王奶奶捧着亲手做的魔灯,灯架上缠着“业兴”的红绳。

“快看陈婆婆他们!”有人指着灯柱下,陈婆婆和李爷爷正合力往灯架上挂灯。陈婆婆递过灵草灯笼,李爷爷接住,挂在太阳图腾的一侧;李爷爷递过魔菌灯串,陈婆婆接过,系在弯月纹路的一边。两人的手在灯架中间碰到一起,灵族的金线和魔族的银线缠成了个小小的同心结,风一吹,灯影摇晃,像在点头。

正午时分,广场中央摆起了长桌,灵族的人家端来灵谷饭、桂花糕,魔族的人家送来魔肉干、紫米酒,桌子首尾相连,从广场这头一直铺到那头,像条长长的彩虹。孩子们围着桌子跑,灵族的孩子给魔族的伙伴夹灵谷饭,魔族的孩子往灵族朋友嘴里塞魔肉干,笑声震得灯笼都在晃。

陈婆婆和李爷爷坐在长桌中间,面前摆着两碗长寿面,一碗是灵族的龙须面,卧着魔族的蛋;一碗是魔族的宽面,浇着灵族的汤。“尝尝这个,”陈婆婆给李爷爷夹了筷子龙须面,“我加了魔菌粉,鲜得很。”李爷爷则给陈婆婆舀了勺汤,“这里面放了灵草蜜,甜丝丝的。”

周围的人看着,都鼓起掌来。有人喊:“陈婆婆,李爷爷,给我们讲讲当年的事吧!”

陈婆婆放下筷子,摸了摸手腕上的同心结——那是用当年给恋人的线,和李爷爷妻子留下的线,重新编的。“当年啊,我们怕这怕那,连盏灯都不敢一起挂,”她看着灯柱上的灯笼,“现在才知道,光这东西,不怕多,越多越亮堂;人这心,不怕近,越近越暖和。”

李爷爷握住她的手,补充道:“就像这灯柱,白玉和黑曜石硬凑在一起,起初硌得慌,日子久了,磨出了包浆,反倒成了宝贝。”

傍晚,太阳还没完全落下,月亮已经悄悄爬上东边的天空。广场上的灯一盏盏亮起,灵草灯笼的金光和魔菌灯串的紫光交织在一起,把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孩子们手拉手围着灯柱转圈,唱着新编的《双辉谣》,灵族的调子混着魔族的词,像溪水撞在石头上,清脆又热闹。

当最后一缕阳光和第一缕月光同时落在灯柱顶端时,陈婆婆和李爷爷一起点亮了最顶端的灯。那是盏巨大的同心灯,一半是灵玉雕琢的太阳,一半是黑曜石打磨的月亮,灯芯是灵火与魔焰共燃,点亮的瞬间,金紫两色的光芒冲天而起,在天上汇成一个巨大的光环,连远处的同心塔都被照得闪闪发亮。

“真美啊……”有人感叹。

“是啊,”陈婆婆靠在李爷爷肩上,看着天上的光环,“就像我们,一个灵族,一个魔族,凑在一起,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

夜深了,人们渐渐散去,带着没吃完的点心,提着没燃尽的灯。陈婆婆和李爷爷最后离开广场,李爷爷推着轮椅——陈婆婆的腿不好,走不了远路,轮椅的轮子是灵木和魔铁做的,滚在地上悄无声息。

“明年,咱们在灯柱旁边种棵灵魔树吧,”陈婆婆说,“让它看着这灯一年年亮下去。”

“好,”李爷爷点头,“再挂块牌子,写上‘双辉节’,让后人都知道,有这么个日子,灵和魔的光,一起照着大家回家。”

月光和灯光洒在他们身上,金的紫的,暖融融的。远处传来零星的歌声,还是那首《双辉谣》,歌词里唱:“日也光,月也光,照得人心亮堂堂;灵也笑,魔也笑,日子越过越兴旺。”

他们知道,这节日会一年年办下去,灵草灯笼会一年年多起来,魔菌灯串会一年年亮起来,直到每个孩子都知道,太阳和月亮从来不是对手,是轮流照着人间的伙伴;灵和魔从来不是仇敌,是一起把日子过亮堂的家人。

就像那根灯柱,白玉和黑曜石永远站在一起,等着每一年的第一束光,照亮同心域的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个人心里那片曾被偏见遮挡的地方。

下一章:《灵魔墓园的第一束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