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和李丛前脚刚离开那家隐秘的私家会所,纳百川后脚就接到了郑浩敏火急火燎的电话。显然,这位星空资本的中国区总裁,在上海拥有着不容小觑的眼线。
“纳总,听说李丛和华天刚刚找过您?” 郑浩敏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但很快被他强压下去,换上了职业化的腔调,“他们不过是初出茅庐的资本玩家,哪懂得实业经营的艰辛与远见控股的真正价值?”
纳百川端着那杯已然微凉的普洱,靠在太师椅上,脸上依旧是那副人畜无害的和善笑容,语气不疾不徐:“郑总消息很灵通嘛。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也是带着诚意来的。”
郑浩敏在电话那头冷哼一声,随即抛出了近乎**裸的金钱攻势:“纳总,不必绕弯子。我代表星空资本总部,给您一个最终的承诺:无论华天和李丛给您开出什么条件,我们星空资本,终将在他们给出的任何报价基础上,多加一千万美金!”
这个条件,在并购案例中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绝对是罕见地直接和霸道,充分展现了资本的傲慢与决心。
“这,是我们美国总部的决心!” 郑浩敏加重语气,随即话锋一转,开始描绘更诱人的蓝图,“但纳总,钱固然重要,却非全部。最重要的是远见控股的未来!它是您的孩子,倾注了您毕生心血。您应该清楚,全球最顶尖的医学技术、研发资源和人才在哪里?在美国!只要我们完成收购,将立刻为远见控股注入全世界最先进的医学技术、管理理念和全球销售渠道!我们将倾力把它打造成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头羊!我想,这才是对您毕生心血最大的回馈,这份荣耀,也将永远镌刻着您,纳百川,远见控股创始人的名字!”
他的话语充满煽动性,试图将收购拔高到“荣耀”与“传承”的层面。
“反之,” 郑浩敏语气转为轻蔑,“您如果把公司卖给华天那种人?他是什么?一个侥幸在股市赚了点钱的金融炒家!他对远见控股的实际发展能提供什么核心资源?无非是玩资本那套老把戏,将来找机会分拆出售,从中谋取暴利罢了!何去何从,我相信睿智如纳总,心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
郑浩敏说的,部分确实是事实。从纯商业角度,尤其是短期利益和所谓“国际前景”来看,将远见控股卖给财力更雄厚、技术背景更强的星空资本,似乎是更“优”的选择。纳百川内心也承认这一点。
但老狐狸之所以是老狐狸,就在于他心中所想,绝不会轻易从嘴里说出来。
“郑总啊,” 纳百川叹了口气,语气显得颇为沉重和纠结,“对于星空资本的诚意和实力,我非常了解,也十分感激。但是,今天我也确实看到了华天和李丛这两位年轻人收购的决心,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某种本土力量的意志。”
他巧妙地将华天个人上升到了“本土力量”的高度。
“至于医学技术嘛,” 纳百川话里有话,“也并非美国一家独大,独占鳌头吧?否则,贵公司又何必如此看重,非要收购我这小小的远见控股不可呢?” 这一句反问,轻描淡写却精准地刺破了郑浩敏话语中的逻辑泡沫。
“更重要的是,” 纳百川的声音带上了几分“忧国忧民”的感慨,“如果我真的与贵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恐怕……恐怕会被无数国人戳着脊梁骨唾弃啊!这样的风险,我纳百川实在不愿冒,也冒不起。我不想百年之后,还有人指着我的骨灰盒骂我是‘卖国贼’、‘洋奴’。” 他将“民族大义”这面旗子高高举起,作为讨价还价最有力的盾牌。
郑浩敏在电话那头听得牙痒痒,却不得不顺着话头劝道:“纳总,您言重了!医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科学没有国界!我希望您最终能站在远见控股长远发展的角度,站在为全人类健康福祉做贡献的高度,来思考这次收购!”
“郑总说的在理,医学确实应为全人类服务。” 纳百川从善如流,但随即又打起了太极,“不过,远见控股毕竟不是我纳百川一个人的公司,背后还有诸多股东,上千号员工。这件事,容我再和其他股东们商量商量,总要给大家一个交代。”
挂断电话后,纳百川脸上那副沉重纠结的表情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狡黠而满意的微笑。他轻轻哼着不成调的沪剧,重新给自己沏了一壶热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要的,就是让这两方斗得更激烈些!
而电话那头的郑浩敏,在纳百川挂断电话的瞬间,再也抑制不住怒火,狠狠地将手机摔在地毯上!“Fuck!这个老狐狸!滑不溜手!” 他低声咆哮着。这次收购远见控股,对他而言至关重要,不仅关乎业绩,更关乎他的前程!总部已有风声,如果此事办得漂亮,他将升任星空资本亚洲区总裁!如果搞砸了,别说升迁,连现在这个中国区总裁的位置能不能保住都成问题!他必须全力以赴,甚至不择手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