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灵异局的那些事 > 第26章 时光里的守护者2

我在灵异局的那些事 第26章 时光里的守护者2

作者:南山归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8 01:06:15

“平安,一路走来,你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好,张九锁前辈,苏三醒先生,他们对你的期望,很大,大到能压垮许多人,但是你处理得非常好。”

沈青梧望着我手中紧握的金色徽章,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杯边缘,眼底的笑意像浸了温茶的糖,慢慢化开。“第一次见你时,你才到我腰那么高,躲在张九锁前辈身后,攥着他的衣角,害怕得发抖—— 现在倒好,不仅能独当一面破了文渊阁的局,还敢接下天枢司的担子,九锁要是泉下有知,该多高兴。”

我愣了愣,原来她早就认识小时候的我。记忆突然翻涌,那年老头子带我走得灵异时,走廊里的铜铃响得厉害,我怕得往老头子身后缩,就是一个穿着青色旗袍的姐姐蹲下来,给我塞了颗桂花糖,说 “别怕,这里的灯都是护着人的”—— 原来那个姐姐,就是沈青梧。

“那时候你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米糕,” 沈青梧笑着回忆,“九锁跟我说,‘这孩子心细,能看见墨魂池里的文心光’,我当时还不信,直到后来你在丙字库大声喊着,“我是平安,张平安。是老头子捡来的,是苏爷爷看着长大的,我身上有他们的魂,有灵异局的气。”

“再后来,你在市三中,解决一系列 ’刘崇文‘残留的子丝,再后来,你在墨魂池,用桃木锁护住了三个被邪气缠上的学生,我才知道张前辈没说错。”

她起身走到书柜前,取下一个紫檀木盒子,打开时,里面铺着深蓝色的绒布,放着两柄小小的银尺 —— 尺身上刻着细密的纹路,是天枢司特有的 “测脉纹”。“这是苏三醒先生生前留给你的。” 沈青梧的声音软了些,“他知道你要走天枢司的路,特意请人打造了这对‘文心尺’,说‘平安这孩子,能从字里行间看出邪术的破绽,这对尺子能帮他测准线索的脉络’。”

我接过银尺,指尖触到尺身的温度,像是苏爷爷还在身边。想起他在金边《论语》里写的批注,想起他说 “邪祟怕的不是书,是读书人的骨头”,原来他早就和老头子一样,在为我的路做准备。

“张九锁前辈和苏三醒先生,这辈子都在等一个能守住‘文心脉络’的人。” 沈青梧关上盒子,眼神里满是郑重,“你来到灵异局后,张前辈守着清华园的墨魂池,一边补锁魂褂,一边教你看《镇邪策》、辨邪符。一边派你出去历练,一边又怕你太早接触纷争,丢了‘心软’的底色 —— 天枢司需要的不是只会分析邪术的机器,是心里装着人的‘脉络者’。”

她指着我怀里的学长笔记本,“你看,你在整理线索时,会把学长的话一条条记下来,会在找到母丝时先想着救学生,会因为没能护住学长而内疚 —— 这些‘软’,恰恰是天枢司最缺的。三醒先生常说,‘文心是活的,线索也是活的,只有懂人心,才能懂邪术的脉络’,你身上的这点‘软’,就是九锁和三醒最看重的。”

我摩挲着笔记本的封面,上面的墨痕已经淡了,却像是刻在我心里。原来老头子教我 “针脚要跟着布纹走”,不只是教我补衣服,是教我跟着人心的纹路找线索;苏爷爷让我读 “君子不忧不惧”,不只是教我做人,是教我守住心里的正,才能看清邪术的歪。

“其实张前辈走后,局里就有人提议让你接任。” 沈青梧的声音带着感慨,“林奶奶却不同意,说‘平安还小,得让他自己走一遍路,知道为什么要守’。现在你走过来了 —— 从墨魂池的慌乱,到古籍轩的坚定,再到冷泉胡同的不放弃,你终于明白了‘守护’不是一句空话,是要带着学长的心意、带着书里的文心,一步步走出来的。”

“在这一点上,张前辈的意见其实跟林奶奶是一致的,对了,林奶奶你已经见过面了——老图书馆,她是天枢司上一任司长。” 沈青梧一脸笑意。

我恍然大悟,老头子是上上任司长,在他回归后,天枢司由老头子暂任,林奶奶退休后就去了清华园的老图书馆。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泛黄的文件,是天枢司的任职令,上面的 “司长” 一栏还是空白,旁边有一个签名 —— 是老头子的,字迹苍劲。“这是张前辈三年前就签好的,说‘等平安愿意接,再把名字填上’。”

我接过任职令,指尖落在空白处,突然想起学长最后扔给我钢笔时的眼神,想起奶奶擦铜扣时的专注,想起天枢司办公室里研究员们专注的脸。原来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走,老头子和苏爷爷的期待,学长的守护,奶奶的指点,还有灵异局所有人的支持,都在陪着我,让我从那个躲在老头子身后的小孩,慢慢长出能遮风挡雨的翅膀。

“青梧姐,我明白了。” 我拿起钢笔,在任职令的空白处,一笔一划写下 “张平安” 三个字,笔尖的墨落在纸上,不偏不倚,像是早就练过无数次 —— 其实在跟着老头子记《镇邪策》的那些年,在帮学长整理线索的那些日子,我早就在用自己的方式,练习 “写好” 这三个字。

沈青梧看着任职令上的名字,眼眶有些发红,却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好啊。张前辈和苏先生的心愿,终于了了。从今天起,你就是天枢司的司长,以后灵异局的‘脉络’,就要靠你掌着了。”

我把任职令和那对 “文心尺” 放进怀里,怀里还有老头子的针线包、学长的笔记本,还有那枚金色的天枢司司长徽章。这些东西叠在一起,不重,却让我觉得心里格外踏实 —— 这是我羽翼下的重量,是我要守护的责任,也是老头子和苏爷爷,用一辈子的期待,为我铺好的正道。

走出沈青梧的办公室时,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得走廊里的铜铃轻轻作响。露台的栏杆上挂着几盏走马灯,灯面上画着 “驱邪护正” 的图案,灯光透过薄纸,在地面投下细碎的暖光 —— 这是灵异局特有的 “镇魂灯”,据说每盏灯里都藏着历代成员留下的一缕正气,光影落在地面,像一条铺展开的路。

天枢司的方向传来轻轻的讨论声,研究员们还在分析文渊阁的残余线索;拘灵司的竹笛声断断续续,像是在和檐角的灰猫对话;执律堂的督查站在门口,看见我怀里的徽章,朝我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可。

我抱着《司典》和学长的笔记本,走在回清华园的路上。梧桐叶落在肩上,像是学长在轻轻拍我。

我知道,以后的路,我不再是一个人 —— 身后有灵异局的四司做支撑,身边有青梧和林奶奶的指点,手里有桃木锁和《司典》,我能像老头子、像苏爷爷、像学长一样,成为一个合格的 “守正者”。

我知道,从今天起,我的路不再只是清华园的梧桐道,不再只是古籍里的线索,而是整个灵异局的 “脉络”,是无数人心里的 “文心”。我会带着老头子的针线包,记住 “针脚要牢”;带着苏爷爷的 “文心尺”,测准线索的脉络;带着学长的笔记本,守住心里的软 —— 就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做一个 “懂人心、守文心” 的天枢司司长。

回到清华园,我把任职令放在老图书馆的柜台上,旁边摆着金边《论语》和《京师松筠书库志》。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进来,落在任职令上,老头子的签名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说 “做得好,平安”。

奶奶走过来,把那枚 “松筠” 铜扣放在任职令旁边:“以后啊,这铜扣就跟着你,松筠书库的脉络,天枢司的脉络,都是你的责任了。”

我点点头,翻开学长的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承九锁师父之教,继三醒先生之愿,任天枢司司长。此后以文心尺测脉络,以针线包守初心,以学长之笔记为引,护人间文气,镇天下邪祟。羽翼已成,正道不孤。”

写完后,我把那对 “文心尺” 夹在笔记本里,银尺的光和书页里的光斑交相辉映。晚风拂过老图书馆的窗户,书页轻轻响,像是老头子在念 “针脚要跟着布纹走”,像是苏爷爷在说 “君子不忧不惧”,像是学长在笑 “学弟,这条线索我记下来了”。

林奶奶坐在藤椅上,手里擦着那枚 “松筠” 铜扣,看了看我,笑着说:“那孩子的心意,书都收到了。”

我想了想,坐在林奶奶身边,又掏出学长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写下:“文渊阁‘三刘崇文’局破:清末魂体残片灭,其侄落网,伪身份揭穿。学长以己为饵,留线索破局,其心与文心共存,无憾。”

写完后,我把那枚荣誉探员徽章夹在里面,旁边是学长的梧桐叶书签。晚风拂过老馆的窗户,书页轻轻响,像是学长在说 “学弟,你终于释然啦”。

林奶奶在旁边欣慰而慈祥地笑了。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是真正的开始。天枢司的灯,会永远为守护文心的人亮着,而我,会带着所有人的期待,把这盏灯,守得更稳,更亮。

我知道,以后想起学长,心里还是会疼,但那疼里,多了些温暖的力量。他不是我的负担,不是我的内疚,而是我走正道时,永远亮着的灯 —— 像《论语正义》里的光斑,像镇魂司的暖灯,像清华园的每一缕墨香,提醒我:守护不是一个人的事,那些离开的人,会变成光,陪着我们继续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