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灵异局的那些事 > 第28章 北海桥的异腥

我在灵异局的那些事 第28章 北海桥的异腥

作者:南山归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8 01:06:15

毕业第三个月,京城的初夏总裹着黏腻的水汽。我刚在天枢司整理完高校文气监测报告,窗台上的铜铃突然 “叮铃” 震颤 —— 不是 “平安”(谛听犬)蹭到的动静,是铃身自发的低频震动,铃口泛着淡灰光,这是感知到 “中度邪祟” 的信号。

“怎么了?” 我摸了摸它的头,指尖沾到它爪子上的湿泥 —— 刚才它跟着赵莽去局里后院遛弯,回来就不对劲。“平安” 没理我,叼着我的袖口往门口拽,喉咙里发出 “呜呜” 的低吼,这是它闻到邪祟时的反应,比探测仪还灵。

对讲机恰在这时响了,是镇魂司的外勤队员:“张司长,北海公园报案,北海桥附近有游客闻到浓烈腥臭味,三人头晕呕吐,还有个小孩说‘水里有东西在拉我的脚’,我们到现场时,腥臭味突然没了,但桥边的石栏上沾着透明粘液。”

我抓起桃木锁和文心尺,往背包里塞了三样东西:林奶奶熬的槐树叶膏(解子丝浅毒)、半罐高浓度松烟墨(子丝的基础克星)、学长的笔记本(里面记着 “水脉文气节点图”),再把 “平安” 抱进怀里往楼下跑。沈青梧刚从执律堂回来,见我急着出门,递来份折叠的地图:“刚调的北海桥档案,局里老档案写着,那桥的海眼是京城‘水脉文气’的节点,民国时就有人想挖,结果挖出来的土带着腥气,还没运走就全变成了黑泥。北海桥枯井是明清‘水脉镇眼’,三年前文渊阁余孽曾试图挖井,被张前辈拦了,现在恐怕是水丝引复发。”

车往北海公园开时,“平安” 在我怀里一直对着车窗方向叫。我翻开沈青梧给的档案,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照片:1943 年的北海桥,桥边围着宪兵,海眼的位置盖着块刻着符咒的青石板,石板上的纹路 —— 和我在清华园西操场见过的文渊阁符咒,竟有七分像,只是多了圈水波纹。

我翻开学长的笔记本,其中一页画着枯井的剖面图,标注着 “井壁第三层有镇水符,若符损,子丝易借水脉滋生”—— 墨迹旁有学长的小字批注:“民国三十七年,苏三醒曾补过此符,用的是松烟墨混文心碑粉。”

到北海桥时,镇魂司的队员已经围起了警戒线。初夏的北海公园人多,游客都在警戒线外探头,有人举着手机拍,有人议论 “是不是海眼漏了”。

我挤过人群,刚靠近桥边,就闻到股熟悉的味道 —— 不是普通的腥味,是混合了松烟墨和腐水的味道,和当年在清华园荷池底找到 “子丝谱” 时闻到的一模一样。

三个学生躺在救护车旁,浑身缠着银白的 “水丝引”,丝上还滴着浑浊的井水,接触到空气就泛着冷光。

“张司长,你看这个。” 外勤队员递来个证物袋,里面装着块沾着粘液的石头,粘液是透明的,在阳光下泛着淡蓝的光。“平安” 突然从怀里跳下来,对着证物袋狂吠,爪子扒着袋子,像是想把石头挠碎。我拿出文心尺,刚碰到证物袋,银尺上的 “测脉纹” 突然亮了,不是之前的淡蓝色,而是浑浊的灰蓝色,顺着尺身游走,像条被困住的小蛇。

赵莽蹲在枯井边,手里攥着厌胜木枝桠,枝桠刚靠近井口,就发出 “滋滋” 的声响,冒起黑烟:“这水丝引不对劲,比三年前的邪性,普通厌胜木镇不住,得用高浓度松烟墨。”

我走到青石板旁,蹲下来摸了摸,石板比周围的石面凉很多,指尖能感觉到细微的震动,像是底下有水流在动。“平安” 绕着青石板转了两圈,突然对着石板中间的缝隙狂吠,尾巴夹得紧紧的,耳朵贴在背上 —— 这是它遇到危险时的样子,上次在清华园荷池底遇到 “水皮丝” 时,它也是这样。

我拿出桃木锁,轻轻敲了敲青石板的缝隙,锁身上的 “镇魂纹” 亮了,缝隙里突然渗出点透明的粘液,和证物袋里的一模一样。粘液滴在地上,很快变成了黑色,像融化的墨,还冒着细小的气泡。

“不对劲。” 我站起身,看向桥旁的那口枯井 —— 档案里说,这口井和海眼是通的,民国时有人往井里扔过古籍,第二天井里就传出腥味,后来就被封了。枯井现在围着铁栏,栏上挂着 “禁止靠近” 的牌子,铁栏上的漆掉了很多,露出里面的铁锈,还有几道深深的抓痕,像是有人从井里往外抓过。

“平安” 突然对着枯井的方向跑过去,爪子扒着铁栏,喉咙里发出 “呼噜呼噜” 的声音。我跟着跑过去,刚靠近铁栏,就闻到股更浓的腥臭味,比桥边的味道重很多,还夹杂着淡淡的墨香 —— 是文渊阁的墨香,和学长笔记本里夹着的墨块味道一模一样。

我拿出文心尺,对准枯井的方向,尺身的测脉纹突然变成了深红色,还在不停闪烁,像是在预警。尺身上的刻度开始模糊,有淡蓝色的丝线从尺身的缝隙里渗出来,很快就变成了黑色,断落在地上,像根细针。

我打开文气检测仪,探头往井口一伸,屏幕瞬间跳红:“文气污染值 92,邪祟类型:子丝变异体(水丝引),弱点:松烟墨浓度≥80%、谛听犬醒神雾(需持续喷射)。” 这和学长笔记里的 “水丝引特性” 一致 —— 子丝遇水脉后变异,对松烟墨的耐受度提升,普通墨汁只能让它暂时蜷缩。

“沈青梧,你带两个研究员调松烟墨,按 1:1 混文心碑粉,浓度提到 85%。” 我将桃木锁别在腰上,摸出学长画的剖面图,“赵莽,你带谛听犬守住井口,别让水丝引窜出来。我下去补镇水符,平安跟我一起,用醒神雾帮我开路。”

“张司长,你看这个!” 外勤队员从枯井旁边的草丛里捡起张纸,是张泛黄的古籍残页,上面有黑色的字迹,还有淡蓝色的水波纹。我接过残页,指尖刚碰到纸边,就感觉到股冰冷的气息,像是有水流顺着指尖往上爬。

残页上的字迹是用松烟墨写的,很多地方被水浸得模糊了,但还能看清几个字:“海眼通脉,水丝引…… 文渊阁…… 七月初七……” 后面的字迹完全看不清了,只剩下片黑色的墨痕,像极了学长笔记本里那道被水渍晕开的线索。

“文渊阁的后手。” 我握紧残页,指节泛白。之前在清华园清理的子丝引,只是他们计划的冰山一角,他们早就盯上了京城的水脉 —— 北海桥的海眼,就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平安” 突然对着枯井狂吠起来,铁栏后的枯井里,传来 “哗啦” 的水流声,像是有东西在井里搅动。我抬头看向天空,刚才还晴朗的天,突然阴了下来,风里的腥臭味越来越浓,远处的湖面开始泛起细小的波纹,朝着北海桥的方向涌来。

“所有人退后!” 我大喊着,把外勤队员往警戒线外推,“拿松烟墨出来,撒在警戒线周围!” 沈青梧之前说过,松烟墨能醒文心,也能暂时压制邪祟,现在只能赌一把。

队员们很快撒好了松烟墨,墨粉在地上形成道黑色的线。刚撒完,枯井里的水流声就更大了,有透明的丝线从井栏的缝隙里钻出来,碰到墨粉就缩了回去,像怕烫的蛇。

系上安全绳往下爬时,井壁的潮气裹着腥臭味往鼻子里钻。爬到第三层时,果然看到镇水符已破损,符纸碎成几片,挂在砖缝里,水丝引正从符纸破损处往外冒,像银色的藤蔓。“平安” 对着水丝引喷出淡白的醒神雾,雾碰到丝,水丝引瞬间缩成一团,却没像普通子丝那样化成黑灰 —— 这就是变异后的特性,只能暂时压制。

我掏出提前画好的镇水符(用松烟墨混文心碑粉),刚要贴在砖上,水丝引突然从井壁深处窜出,缠向我的手腕。“平安” 立刻扑上来,用身体挡住丝,嘴里发出低吼,红毛上沾着的醒神雾让水丝引又缩了回去。我趁机将符纸贴好,指尖按在符面,注入文气 —— 符纸亮起点点金光,水丝引的活动瞬间变缓。

爬回地面时,沈青梧已调好松烟墨。我们用喷雾器往三个学生身上喷墨,水丝引碰到高浓度墨汁,发出 “滋滋” 的声响,渐渐化成黑灰。其中一个学生醒后,颤着说:“井里有个穿黑衣服的人,手里拿着陶罐,说‘七月初七,海眼开,水丝引会回来’。”

我心里一沉 —— 七月初七,正是水脉文气最弱的时候。赵莽捡起水丝引化成的黑灰,放在检测仪上:“里面有子丝母卵的气息,文渊阁的人没走,他们在养母卵,等着七月初七炸海眼。”

我重新看向枯井,井里的水流声渐渐小了,风里的腥臭味也淡了些。但我知道,这不是结束 —— 残页上的 “七月初七”,还有半个月就到了,文渊阁的人,肯定会在那天回来,打开海眼,放出里面的 “水丝引”。

“把残页带回天枢司,交给研究员分析。” 我对旁边的队员说,“另外,从今天起,北海桥和枯井周围 24 小时值守,任何人不能靠近,发现异常立刻上报。”

队员们点头应下,开始收拾现场。我抱着 “平安” 站在北海桥边,看着那口枯井,手里的文心尺还在微微震动,尺身的测脉纹变成了淡淡的灰蓝色,像在提醒我 —— 危险,才刚刚开始。

风里的腥臭味渐渐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墨香,和当年在清华园老图书馆闻到的一模一样。我想起学长笔记本里的那句话:“文渊阁的人,从来不会只留一条后路。”

看来,这场关于文气和邪术的较量,还远没有结束。而北海桥的海眼,还有那口枯井,只是文渊阁庞大阴谋里的,又一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