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灵异局的那些事 > 第15章 槐树下的送行与未喝完的酒

老头子的后事没办得张扬,按他生前跟沈青梧说的 “别搞那些虚的,跟苏老三当年一样,简单点”,我们把地点定在了天枢司后院的老槐树下 —— 那是他最爱待的地方,春天看槐花飘,夏天晒布褂,秋天捡落叶,冬天就着炭火抽黄铜烟锅,身边总围着谛听犬,偶尔还会对着空气喊 “苏老三,来喝两口”。

我提前回了趟城西的烂尾楼,从十八层阳台的破八仙桌下,翻出他藏了十几年的木箱。里面没什么值钱东西,只有几件洗得发白的旧布褂、半块苏爷爷当年没吃完的硬馒头、我五岁时给他补的第一件歪歪扭扭的补丁、还有那根用晾衣杆代替的桌腿 —— 断口处的 “张” 字,被他用墨描了又描,黑得发亮。最底下压着个油纸包,打开是那坛四十年的女儿红,坛口的红布还是苏爷爷绣的 “苏” 字,边角有点脆,却没漏半点酒气。

“老头子,咱们把苏爷爷的酒带上,你们俩好好喝一杯。” 我把坛子抱在怀里,布褂蹭到桌腿上的墨,在衣襟上印了个小小的 “张” 字,像他在跟我打招呼。小火跟在后面,叼着老头子的黄铜烟锅,红毛上沾了阳台的灰尘,却始终把烟锅护在怀里,不让风吹走半点火星味。

回天枢司时,沈青梧已经在老槐树下搭好了简单的灵台。没有花圈,只有我从烂尾楼带来的那堆 “破烂”:缺腿的八仙桌当供桌,泛黄的老书摊在桌上,破损的竹简拼成 “安” 字,苏爷爷的顶针压在录取通知书上 —— 我把通知书摊开,烫金的 “清华大学” 对着老槐树,想让老头子再看一眼。赵莽扛来块木板,上面刻着 “张九锁” 三个字,是用当年他补我锁魂褂的桃木削的,字缝里还嵌着点红绳,和铜钱上的是一个颜色。

谛听犬趴在供桌旁,老狗的红毛没了往日的光泽,却始终竖着耳朵,像在等老头子喊它 “老伙计,过来暖和暖和”。有几次它突然站起来,对着空气狂吠,尾巴摇得像要断了,可转了两圈又蔫下去,把头埋在前爪里,发出苍老的呜咽 —— 它也知道,那个总给它喂猫油的老头子,不会再回来了。

来送行的人不多,都是灵异局的老人。执律司的李伯拄着拐杖,手里攥着块青铜锁片,是当年老头子送他的 “镇邪锁”,他说 “当年在文渊阁,若不是张瞎子替我挡那下,我早成了子丝的养料”;拘灵司的陈姐带了束晒干的桃树叶,撒在供桌周围,“这是苏先生当年种的桃树,张前辈总说这叶子能挡邪,现在替苏先生送他一程”;连平时总跟老头子拌嘴的赵莽,也红着眼眶,把谛听犬的项圈换成了新的红绳,“老东西,你放心,你的狗,我替你看着”。

没人哭天抢地,只有风吹过老槐树的叶子,沙沙响得像翻卷宗的声音。我把那坛女儿红打开,醇香瞬间漫开来,和当年在丙字库、在灵脉源头闻到的一样烈。先往地上泼了半杯,酒液渗进土里,很快冒出点青烟,像苏爷爷在应门:“瞎子,你可算带酒来了,我等了十几年。” 再往老头子的黄铜烟锅里倒了点,酒液顺着烟锅的纹路往下流,滴在录取通知书上,烫金的字迹晕开个小圈,像他在笑。

“老头子,你总说我是捡来的,烂命好养活,” 我端着酒杯蹲在供桌前,指尖蹭过八仙桌的断腿,“可你不知道,有你在,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命烂。你教我缝衣服,教我辨邪祟,教我怎么当‘张平安’,现在我考上大学了,你却不陪我去了……”

话没说完,酒杯突然晃了一下,酒液洒在供桌的竹简上,“安” 字的纹路里竟渗出点墨,像有人在替我擦眼泪。小火突然跳起来,对着老槐树的方向叫了两声,尾巴难得摇了摇 —— 我顺着它的目光看过去,槐树叶间飘着片小小的梧桐叶,是筑梦小学的那种,边缘带着个针孔,像当年班长钢笔扎过的痕迹。

“是你吗?” 我伸手去接,叶子却被风吹走,落在谛听犬的背上,老狗轻轻蹭了蹭叶子,像在替老头子摸我的头。我突然想起五岁那年,他背着我在烂尾楼看星星,说 “狗蛋,人死了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你”,现在我抬头,夏末的夜空还没亮星,可老槐树下的风里,全是他的味道 —— 烟火气、艾草香、还有苏爷爷的酒香。

沈青梧走过来,递给我个布包:“这是张前辈卷宗室的东西,他说等你办完后事再给你。” 打开一看,是本线装的《镇邪策》全卷,封皮是用他最爱的那件布褂缝的,里面夹着张纸条,是他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很有力:

“狗蛋,别难过。我和你苏爷爷在天上看着你,你得替我们把书念完,把灵异局的卷宗整理好,把‘平安’的名字活明白。锁魂褂我补好了,里面的符咒能护你,苏老三的顶针能开所有锁,遇到事别硬扛,找沈青梧、找赵莽,他们都是自己人。

对了,烂尾楼的阳台我让人修了,八仙桌也换了新腿,等你放假回去,还能像小时候那样,在上面数星星。”

纸条的最后,画着个小小的铜钱,旁边是两个并排的 “张” 字,一个歪,一个正 —— 歪的是他,正的是我。

送别的最后,我们把老头子的旧布褂、黄铜烟锅、还有那半块硬馒头,一起埋在老槐树下。我把《镇邪策》抱在怀里,录取通知书折好放进布包,苏爷爷的顶针别在锁魂褂内侧,铜钱在脖子上轻轻晃,“张、安、苏” 三个字的光,映在槐树上,像三个并肩的影子。

“老头子,我走了。” 我摸了摸槐树的树干,上面还留着他当年刻的 “平安” 二字,“等我放假回来,再给你和苏爷爷带酒,再给你补新的布褂。”

谛听犬对着槐树叫了三声,像是在替我道别。小火叼着梧桐叶,跟在我身后,红毛在夕阳下泛着光,像老头子当年布褂上的补丁,暖得人心疼。

走出灵异局时,夏末的风还带着躁气,可我怀里的《镇邪策》、脖子上的铜钱、锁魂褂里的顶针,都带着股熟悉的温意 —— 那是老头子的体温,是苏爷爷的酒气,是灵异局的传承,是我往后人生里,永远不会凉的底气。

我知道,他没走。他还在老槐树下,在《镇邪策》的字里行间,在我每一次缝补锁魂褂的针脚里,等着我把 “张平安” 的故事,继续写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