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320章 京城反扑,杨昭布局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320章 京城反扑,杨昭布局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皇帝的旨意,很快传遍大乾王朝的各个角落。京城内外的官署,地方州府衙门,无不接到严查《汝州新报》的命令。

这份旨意,在不同的人耳中,激起了不同的浪花。

一些地方官员,嗅到其中机会,立刻动了起来。他们组织衙役,在城中四处搜查,试图将那些印着《汝州新报》字样的纸张一张不落地收缴起来。然而,他们很快便发现,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汝州新报》就像是长了腿,在市井巷陌中随处可见。茶馆说书人,街头贩夫走卒,甚至偏远乡村的农户,手里都可能拿着一份。衙役们前脚收走,后脚新的报纸又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好奇,有人不解,更多的人则是不满。

“这报纸上写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有百姓这样说。

“就是,杨家主说的那些兴农之法,我家用了,收成确实好了不少!”另一个农人附和。

这种自下而上的议论,让那些奉命行事的官员们感到棘手。他们收缴的,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百姓对新事物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行收缴,只会适得其反,激起更大的民怨。

在京城,太师府和王尚书府邸,各自的密探也在加紧行动。他们不仅要追查《汝州新报》的源头,更要摸清杨昭的底细。

太师的心腹周先生,从汝州送回来的密报,让太师寝食难安。密报中对杨昭的描述,颠覆了他对那个“废物”少爷的所有认知。杨昭在汝州兴建工坊,改良农具,开办学堂,甚至秘密训练了一支私人武装,这些都超出了一个普通商贾所能做到的范畴。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太师对着空荡的书房自语。他从未如此后悔,当初为何没有将杨昭彻底踩死在泥里。现在,他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威胁不像王尚书那样摆在明面上,却更令人心悸。

王尚书也收到了手下传回来的消息。他派去汝州的人,虽然没有周先生那般深入,但也带回了类似的消息。杨氏商会的崛起,杨昭在汝州的声望,以及《汝州新报》在民间的渗透力,都让他感到震惊。他原以为这只是太师的又一次阴谋,现在看来,他与太师的争斗,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威胁,来自那个被他们忽视的汝州。

“杨昭……汝州杨氏……”王尚书重复着这些名字,脸色变幻。他意识到,皇帝的旨意,虽然是针对《汝州新报》,但更深层的含义,是对杨昭的试探与警惕。

汝州,杨氏商会。

杨昭站在书房里,手中拿着一份刚从京城传来的邸报。邸报上,赫然是皇帝的旨意,措辞严厉,要求各地严查《汝州新报》,并对杨氏进行严密监视。

“家主,京城那边,果然坐不住了。”苏墨说道,面上没有惊慌,反而带着一丝意料之中的从容。

顾青则有些忧虑:“皇帝亲自下旨,这下子,我们杨氏怕是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这是必然。”杨昭把邸报放在书案上,语气平静。他早有预料,报纸这种颠覆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一旦触及到皇权和旧有权贵的神经,必然会引来反噬。

“苏墨,京城那边,太师和王尚书的反应如何?”杨昭问。

苏墨回答:“他们各自派人来汝州查探,现在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他们之间的猜忌更深了,但对家主的警惕也同步提升。”

“很好。”杨昭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京城那些权贵在内部斗争中消耗,为杨氏争取发展的时间。

“顾先生,活字印刷工坊的筹备进度如何?”杨昭转头问顾青。

顾青立刻回答:“回禀家主,第一批活字印刷机已经调试完毕,人手也培训得差不多了。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已经在汝州城外秘密建立了几个分厂,随时可以投入生产。”

“很好。”杨昭赞许。他的计划,远不止于此。

“从今日起,《汝州新报》的内容,要更加注重引导。”杨昭沉声吩咐,“继续刊登兴农计划的进展,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可以适当地刊登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尤其是那些对杨氏友善的官员。至于京城那些权贵,暂缓直接攻击,改为隐晦地揭露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土地兼并、豪强欺压等,让百姓自行联想。”

苏墨听罢,沉吟片刻,然后明白了杨昭的用意:“家主是想,将朝廷的怒火,引向地方豪强和不法官员,而非直接针对杨氏?”

“正是如此。”杨昭点头,“皇帝要查,那就让他查。我们光明正大,问心无愧。但同时,也要让这股查探的力量,为我们所用。”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在汝州的位置轻轻划过。

“京城来人,必定会严密监视我们。但他们不会想到,我们早已在汝州布下天罗地网。”杨昭的声音带着一种自信,“李沐风那边,私人武装的训练进度如何?”

苏墨回答:“李将军训练得十分刻苦,那支私军如今已初具规模,战斗力远超寻常府兵。”

“让他们继续秘密训练,不可有丝毫松懈。”杨昭说,“同时,要加强对汝州城内外各处的巡逻和侦查,任何可疑之人,都要严密监控。”

他停顿一下,又说:“尤其是那些外来的陌生面孔,要格外留意。但不要打草惊蛇,只需将他们的行踪,一一记录,汇报给我。”

“遵命!”苏墨和顾青齐声应道。

杨昭知道,皇帝的旨意下达,接下来会有两种人来到汝州。一种是奉命行事的官员,他们是朝廷的眼线,负责监视。另一种,则是太师和王尚书派来的私下调查人员,他们更隐蔽,也更危险。

“顾先生,关于新型工坊的筹备,要加快速度。”杨昭又吩咐道,“尤其是造纸和制盐的工坊,要确保产量。那些改良的农具和纺织机,也要尽快投入生产,并向周边州府推广。我们要让各地百姓看到,杨氏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顾青拱手:“家主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杨昭又看向苏墨:“苏墨,京城那边,你继续利用我们的人脉,散布一些对太师和王尚书不利的消息,让他们继续互相消耗。同时,要密切关注朝堂上的动向,尤其是皇帝的态度。”

“属下明白。”苏墨会意。

杨昭深知,当皇帝意识到《汝州新报》的影响力,他不会仅仅满足于查禁。他更想知道,这股力量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野心。

他要做的,就是让皇帝看到,杨氏商会并非要颠覆朝纲,而是要为大乾王朝带来繁荣与强盛。

“家主,如果朝廷派来钦差大臣,我们该如何应对?”顾青问出了他心中的担忧。

杨昭微微一笑:“既然要查,那便让他们查个痛快。我们杨氏,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汝州如今的繁荣,皆因杨氏而起。让他们看到,杨氏所为,是利国利民之举。”

他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应对方案。【数据沙盘】和【人才洞察】系统,将是他应对这次危机的两大助力。他要让这些钦差大臣,成为他向皇帝展示杨氏实力的“传声筒”。

几天后,一队快马从京城疾驰而来,直奔汝州。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官员,面色严肃,正是奉皇帝之命,前来汝州查探《汝州新报》的钦差大臣,户部侍郎赵大人。

赵大人一入汝州城,便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百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这与他想象中偏僻州府的景象,大相径庭。

“这汝州,倒是有几分江南富庶之地的模样。”赵大人对身边的随从说。

随从附和:“大人说的是。只是这《汝州新报》,确实惑乱人心,陛下对此深为忧虑。”

赵大人点头。他此行目的明确,就是要查清《汝州新报》的来龙去脉,以及那个神秘的杨氏家族。

他入住汝州驿馆后,立刻召集了汝州府尹,询问《汝州新报》的情况。

汝州府尹一脸苦涩,将收缴报纸的困难一一禀报。

“大人,那报纸流传甚广,百姓对杨氏也多有拥护。若强行收缴,恐激起民愤。”府尹小心翼翼地说。

赵大人听罢,眉头紧锁。他接过一份《汝州新报》,仔细阅览起来。上面的内容,确实如传闻所说,既有农耕知识,也有民生宣传,甚至还有一些对地方不法行为的隐晦批评。

“这杨氏,倒是有些手段。”赵大人心中暗忖。

他决定,先从杨氏商会入手,探一探这个神秘家族的底细。他要亲自去会一会,那个传说中的“废物”少爷杨昭。

一场明面上的调查,和暗地里的较量,即将在汝州城内,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