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100章 新官上任,京城震动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100章 新官上任,京城震动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杨昭离开工部,没有回府,而是走入京城最热闹的街市。他驻足于铁器铺前,看着火光四溅,听着铁锤敲击的响声。他拿起一把普通的菜刀,刀刃粗糙,分量重,手感并不好。他心中估算着成本与售价,对照着系统【知识库】中关于冶炼与锻造的资料。

街边,有贩卖农具的小摊,犁铧、锄头,样式古旧,效率低下。杨昭还特意去了几处贩卖矿石的铺子,那些石块未经精炼,杂质甚多。他听着商贩们谈论各地矿山的出产,以及运费高昂,损耗惊人。

他发现,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瓶颈,远比他想象的要大。每一件粗糙的铁器,都代表着巨大的成本和低下的效率。而这背后,是落后的技术、混乱的管理、以及盘根错节的利益链。

京城的风,确实比江南更为凛冽,吹拂过他的脸庞,却点燃了他胸中的一团火。他要让这片看似沉寂的土地,因为他的到来,而真正沸腾起来。

与此同时,工部矿山冶炼司内,张老吏和另外几名吏员正忙得焦头烂额。一个时辰的期限,让他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翻箱倒柜,尘土飞扬。那些被刻意隐藏、涂改的账册,那些随意堆放、无人问津的矿产图纸,此刻都成了催命符。

“快!再快些!”张老吏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他指挥着手下,声音带着哭腔,“要是拿不出来,咱们都得吃牢饭!”

他们平日里偷懒耍滑惯了,哪里见过这阵仗?杨昭的冷静与决绝,让他们脊背发凉。他们意识到,这位新来的郎中,不只是说说而已。

而国子监那边,杨昭离开后,祭酒公房内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赵德义脸色铁青,他捋着胡须,怒意难平。

“这杨昭,好大的口气!”赵德义提高嗓门,对钱文远和其他几位博士说,“将奇技淫巧与圣贤之道并论,简直是斯文扫地!国子监的清誉,岂容他如此践踏?”

钱文远则显得更为内敛,他摩挲着茶杯,没有立刻附和。“赵博士,陛下旨意已下,杨祭酒毕竟是得了圣恩。他虽出身商贾,但在茶园、丝绸、盐铁上的手段,咱们也听闻一二。”

“哼,那不过是些雕虫小技,上不得台面!”赵德义嗤之以鼻,“国子监乃是为朝廷培育栋梁之才,岂是那些工匠、商贾可以比拟的?”

钱文远没有争辩,他只是暗中打量着赵德义。赵德义固守旧规,却不思进取。而杨昭,虽然言行出格,却似乎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钱文远心中衡量着利弊,杨昭的那句话——“若有学子对这些‘奇技’感兴趣,国子监也当为他们提供学习的途径”——让他看到了某种可能。或许,这其中有可为之处?

当夜,杨昭回到杨府,苏墨早已等候多时。

“郎君,矿山冶炼司的初步清查,已经有了眉目。”苏墨递上一份厚厚的报告,神色凝重,“情况比想象的更加糟糕。”

杨昭接过报告,他没有立刻翻阅,而是示意苏墨坐下。

“说来听听。”他轻声说。

苏墨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矿山冶炼司下辖六处铁矿,三处铜矿,两处盐矿。然而,根据账目显示,近五年来,产量锐减,亏空巨大。许多矿场名义上开采,实则荒废。账册上,人员冗余,虚报冒领,空饷遍地。单是矿工的俸禄,便有三成是给不存在的人发着。”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冶炼方面,技术老旧,损耗惊人。大部分矿石未经精炼便直接冶炼,导致成品率极低。而且,司内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低价将矿石贩卖给私人作坊,再高价购回劣质成品充数。更有甚者,将朝廷的矿产私自开采,中饱私囊。”

杨昭听着,脸色平静,没有露出丝毫怒意。他知道,这正是这个时代官场的常态,也是皇帝将这些烂摊子交给他,让他去清理的原因。

“可有确凿证据?”杨昭问。

苏墨点头:“下官已将部分账目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并派人暗中走访了几处矿场。人证物证,皆有迹可循。明日,下官便可将所有证据整理妥当,呈报郎君。”

“很好。”杨昭微微颔首,“明日,你我便去工部,将这把火,烧得再旺些。”

次日清晨,杨昭带着苏墨和李沐风,再次来到工部。工部尚书得知杨昭要来矿山冶炼司,特意派了几名官员陪同。

当杨昭踏入司房时,张老吏和几名吏员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面色惨白。他们熬了一夜,勉强将一些账目理清,但更多的,是无法掩盖的混乱和亏空。

“杨郎中,下官已经尽力了……”张老吏颤抖着递上一叠账册。

杨昭没有接。他直接对苏墨说:“苏先生,将你整理的报告,当众宣读。”

苏墨上前一步,将手中的报告展开。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将矿山冶炼司的种种弊端、贪腐行径,一桩桩一件件地公布出来。从虚报矿工,到私贩矿石,再到冶炼作坊的猫腻,每一项都列举了详细的证据和数字。

随着苏墨的宣读,司房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张老吏等人吓得腿软,冷汗直流。那些陪同的工部官员,也面露震惊。他们知道工部有猫腻,但没想到烂到这种程度。

“张德福。”苏墨念到一个名字,“此人在矿山冶炼司任职二十年,主管矿产运输。根据账目比对,他利用职务之便,私吞运费,并与地方矿主勾结,将朝廷矿石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仅近三年,便私吞白银不下十万两。”

“王茂。”苏墨继续,“此人负责冶炼作坊,他将朝廷拨付的精铁原料偷梁换柱,换成劣质生铁,导致兵器质量下降,却将精铁私下贩卖。涉案金额高达八万两。”

一个又一个名字被念出,每一笔贪腐都触目惊心。

苏墨宣读完毕,司房内一片死寂。杨昭这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官奉陛下旨意,整顿矿山冶炼司。”他环视众人,“今日,苏先生所言,皆有据可查。张老吏,你可有异议?”

张老吏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他连连磕头:“杨郎中饶命!杨郎中饶命啊!下官只是奉命行事,都是前任的旧账,与下官无关啊!”

“无关?”杨昭冷冷地看着他,“你身为司内主事,对这些弊端视而不见,甚至包庇纵容,这便是最大的罪过!”

他转向李沐风:“李沐风,将张德福、王茂等人,以及所有涉案人员,立刻缉拿归案,送交大理寺审理。所有涉案财产,查封充公!”

李沐风领命,毫不迟疑地带着几名护卫,冲入司房内,将那些被点名的官员和吏员,一个个地拖了出去。哭喊声、求饶声,顿时响彻整个司房。

工部尚书派来的那几名官员,看到这雷厉风行的手段,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喘。他们原以为杨昭只是个会做生意的年轻人,没想到行事如此果决狠辣。

“从今日起,苏墨苏先生,为矿山冶炼司主事。所有司内事务,皆由苏先生全权负责。”杨昭的声音再次响起,他看着剩下的几名胆战心惊的吏员,“尔等若有阳奉阴违者,下场比他们更惨。”

他没有多说,转身便离开了工部。他知道,这一番清洗,足以震慑住那些抱残守缺的老油子。

下午,杨昭又回到了国子监。他召集了所有博士、助教以及部分学子代表。

“诸位。”杨昭的声音在宽敞的讲堂内回荡,“国子监乃天下学子向往之地。圣贤之道,固然是立身之本。然而,若只知纸上谈兵,不知躬行实践,又如何能真正济世安民?”

赵德义和钱文远坐在前排,神色各异。

“故而,本官决定,从今日起,国子监增设‘格物致知’讲堂。”杨昭环视众人,声音清晰,“此讲堂每月开讲四次,由本官亲自主持,或邀请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实干之才前来授课。内容包括算学、水利、农事、矿产、医理等等。所有国子监学子,皆须听讲,并撰写心得体会。此项成绩,将纳入学子考评。”

此言一出,讲堂内顿时议论纷纷。许多老儒生皱起眉头,认为这是离经叛道。但一些年轻的学子,眼中却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赵德义终于按捺不住,他起身拱手:“杨祭酒,国子监学子,当以修习儒家经典为重,钻研科举之道。这些‘奇技’,恐会耽误学子前程!”

“赵博士此言差矣。”杨昭没有疾言厉色,他平静地反驳,“圣人曾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格物致知,探究万物之理,正是自强不息的表现。若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造福百姓,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功德吗?”

他顿了顿,语气提高了几分:“本官相信,真正的学问,绝非只在书本之中。若有学子能在此讲堂有所建树,本官自会向陛下举荐,绝不埋没!”

他这话,给了那些年轻学子们巨大的希望。科举之外,似乎有了另一条出路。

赵德义还想再说,却被钱文远悄悄拉了一下衣袖。钱文远看着杨昭,心中泛起波澜。这位年轻祭酒,不仅手段凌厉,言语上也滴水不漏,将他的“奇技”与圣贤之道强行挂钩,让反对者无从反驳。

杨昭没有再给他们争辩的机会,他宣布了讲堂的具体安排,并强调了考评的重要性。他知道,国子监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但第一步,已经迈出。

当夜,京城各方势力都收到了消息。杨昭新官上任第一天,便在工部掀起了一场雷霆风暴,多名官员被下狱。而国子监,这位年轻祭酒也宣布了“格物致知”讲堂,打破了数百年来的旧例。

户部侍郎周大人得知消息后,重重地将茶杯摔在地上。

“好一个杨昭!”他咬牙切齿,“竟敢如此嚣张!他以为,凭着陛下的几分恩宠,便能搅动京城大局不成?!”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杨昭的出现,已经严重威胁到他所代表的家族和利益。

“来人!”周大人沉声吩咐,“去请几位大人,今夜,本官要与他们好好商议一番,如何让这位杨郎中,知道京城的规矩!”

京城的夜晚,因杨昭的到来,彻底不再平静。一场暗流涌动的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