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71章 杨昭隐退,传承不朽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71章 杨昭隐退,传承不朽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杨昭站在镇国公府的高楼上,俯瞰京城万家灯火。夜色深沉,却掩盖不住这座城市勃勃的生机。这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让他的心境平静而满足。他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在这个古代世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

然而,这份满足感中,也隐隐浮现某种空虚。他已攀至权力的顶峰,实现了振兴家族、富国强民的宏愿。但他不属于这个时代,也从未真正渴望权倾朝野。他的目标,是改变,是推动社会进步,而非坐享其成。如今,大乾已走上正轨,欣欣向荣,他的使命似乎已然完成。

数日后,杨昭召集苏墨与李沐风,以及几位在改革中崭露头角的年轻官员,在书房中议事。桌上摆放着几份详尽的报告,涵盖了国库收支、各地民生、军队建设以及新政推行状况。

“诸位,新政推行至今,已初见成效。”杨昭沉声开口,目光扫过众人。“国库充盈,百姓安居,军队强盛。但大乾要长治久安,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苏墨倾听,预感到杨昭有重要的话要讲。

“我打算,逐渐放手朝政。”杨昭话一出口,书房内骤然安静下来。

苏墨与李沐风皆是一震,面露愕然。他们追随杨昭多年,深知其志向远大,手段过人。此刻正值杨昭权势鼎盛之际,怎会萌生退意?

“国公爷,您正当盛年,大乾离不开您!”李沐风急声劝阻。

苏墨则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国公爷,此言何意?难道是陛下对您……”

杨昭摆摆手,打断了两人的猜测。“与陛下无关。陛下对我信任有加,并无半分猜忌。”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初夏的绿意。“我所求者,并非权力本身。而是希望大乾能真正摆脱旧弊,走向昌盛。如今,新政已然铺开,根基稳固。但要将这些改革彻底融入大乾的血脉,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而非我一人的力量。”

他回身,目光落在苏墨身上。“苏墨,你博学多才,有治世之能。新政的许多细节,都由你与陈远一同完善。未来户部、礼部乃至整个朝堂的运转,都需你等年轻一辈挑起大梁。”

他又看向李沐风。“李沐风,你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兵部的改革,军队的训练,你居功至伟。大乾军队的未来,系于你手。”

杨昭的话语,并非推卸责任,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托付。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包括如何逐步将兵部、户部和礼部等核心部门的权力下放,如何培养更多年轻官员,以及如何确保新政的延续性。他甚至拿出了几份早已准备好的“知识传承”方案,其中包含了大量系统【知识库】中关于现代管理、经济运行、科技发展和军事理论的简化版核心理念,他将这些内容整理成适合古代人学习的教材,并计划在明德书院和军中学堂中推广。

“这些,是我为大乾未来准备的基石。”杨昭指着那些手稿,“我希望,我的所学能够以一种更加系统、更加持久的方式,传承下去,而非仅仅依赖我个人的存在。”

苏墨与李沐风这才明白杨昭的深意。他并非要抛弃大乾,而是要以一种更长远、更根本的方式,影响和塑造这个帝国。这是一种超脱于个人权势的宏大格局。

“国公爷……我等定不负所托!”苏墨躬身。

“我等誓死追随国公爷,为大乾鞠躬尽瘁!”李沐风也郑重表态。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杨昭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他的“传承计划”。他不再每日往返于兵部衙门,而是将更多时间放在明德书院。他亲自授课,将【知识库】中筛选出的精华,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子们,尤其是那些寒门出身、有志于报效国家的年轻人。他鼓励他们质疑、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朝堂上,他逐渐将一些重大决策的最终拍板权,交由苏墨和几位新提拔的尚书。他只在关键时刻出言点拨,或在遇到阻力时,以其无与伦比的威望为他们保驾护航。杨老太爷也察觉到杨昭的意图,他虽有不舍,但更欣赏孙儿的胸襟与远见。他开始在家族内部,着手培养杨氏的下一代精英,为他们提供更多历练的机会,以适应杨昭构建的新体系。

皇帝也感受到了杨昭的变化。在一次深夜的召见中,杨昭开诚布公地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并非辞官归隐,而是希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传道授业”之上,培养更多能支撑大乾未来的栋梁之才。

“陛下,臣以为,大乾之强盛,不应系于一人之身。”杨昭声音平静,却掷地有声。“臣所带来的知识,若能化为千万人的智慧,方能真正使大乾万世不衰。”

皇帝凝望着他,这位年轻的镇国公,总是能带来超越时代的思考。他最初对杨昭的信任,源于其过人的才华和对危机的化解。如今,他看到的是一个并非为权力而生,而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的“异类”。

“杨昭,你之心意,朕明白了。”皇帝最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更有深深的敬重。“大乾有你,是朕之幸,是天下百姓之幸。”

皇帝最终准许了杨昭的请求,但并未剥夺他的镇国公爵位和一切荣誉。他只是让杨昭得以从繁重的日常政务中脱身,有更多自由去实现他的“传承大业”。

渐渐地,杨昭的身影在朝堂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他更多时候,是在明德书院的课堂上,在杨氏家族的祠堂里,或者在那些新兴的工坊和农田边。他将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那些渴望学习的人。

与此同时,杨昭与柳如烟的关系也日益明朗。柳如烟在杨昭推行新政、改革商业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她精明干练,与杨昭的商业理念不谋而合。在杨昭逐渐淡出朝堂后,她也放下了柳家的一些重担,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杨昭的“知识传承”事业中,协助他整理典籍,创办新的学堂。

两人一同游历江南,考察民情,推广新学。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学堂课堂,也出现在那些正在拔地而起的工坊里。杨昭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镇国公,他更像一位智者,一位导师,一位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的先行者。

大乾王朝在杨昭的布局下,稳步向前。新一代的官员们,带着杨昭的理念和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杨氏家族,也因为杨昭的远见,从一个商业豪门,蜕变为一个知识与影响力并重的世家,其底蕴和传承,远超其他旧门阀。

杨昭的功绩,已无需朝堂的册封来证明。百姓的口耳相传,天下的欣欣向荣,便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他真正做到了“天下归心”,被万众敬仰。而他选择的,是功成身退,将这份传奇,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化作了滋养大乾这片土地的源泉,使其生生不息,万古长青。他知道,这才是他作为现代人,能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宝贵、最不朽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