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183章 清吏司发威,京城风雨急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183章 清吏司发威,京城风雨急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皇帝那句“凡有阻挠者,皆可先斩后奏”的谕旨,像一道惊雷,在金銮殿上空炸响,也震彻了整个京城。朝臣们面面相觑,有的脸色发白,有的则悄然垂下眼帘,掩饰着内心的震动。他们明白,皇帝这是彻底将杨昭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给了他无上的权力。

退朝后,往日喧闹的宫道上,此刻却异常安静。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走着,却无人敢大声言语,仿佛生怕惹来什么祸端。杨昭走在最前方,身姿挺拔,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这天大的权柄,对他而言,不过是寻常。

回到宁远侯府,杨昭没有片刻歇息。他召集了苏墨、李沐风,以及几位府中的老管事,即刻着手组建清吏司。

“清吏司的职责,首要便是查清国库亏空,彻查各部司账目。”杨昭坐在主位,声音沉稳有力,“其二,便是清理官场积弊,凡有贪墨受贿、徇私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

苏墨展开一张京城舆图,指着几处地点:“侯爷,清吏司衙门选址何处?人手又从何而来?”

杨昭手指轻叩桌面,思索片刻:“衙门便设在原都察院西侧的空置府邸,那里地方宽敞,也方便与大理寺、都察院协同办案。至于人手……”他抬眼看向李沐风,“沐风,你从宁远卫中抽调精干人手,负责清吏司的缉拿与审讯,务必保证其忠诚和清白。”

李沐风抱拳应声:“侯爷放心,末将亲自挑选,绝不会有任何闪失。”

“苏墨,你则负责清吏司的文案、账目核查以及案件的审理。我会提供一些新的审计方法,你需尽快掌握。”杨昭吩咐。

苏墨心中一凛。他知道杨昭所说的“新方法”,定然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他恭敬应道:“是,侯爷。下官定当竭尽所能。”

清吏司的组建效率惊人。仅仅三日,衙门便已挂牌,杨昭亲自监督,从宁远卫中抽调的精锐,以及从各地选拔来的寒门士子、精通算术的账房先生,纷纷到位。

杨昭没有给那些反对者任何喘息的机会。清吏司挂牌当日,便雷厉风行地展开了第一轮行动。

首当其冲的,是几位在早朝上对杨昭的方案表现出强烈反对的官员。其中,尤以工部侍郎刘大人和礼部郎中周大人为甚。

清吏司的番子直接闯入刘府,当场查抄出大量来路不明的字画古玩,以及藏匿在地窖中的金银珠宝。同时,苏墨带着人马,对工部的账册进行了突击审计,很快便发现刘侍郎在工程拨款、材料采购中存在大量贪墨的证据。

刘侍郎被当场拿下,押入清吏司大牢。整个京城,一片哗然。

周郎中则更为隐蔽,他没有直接的贪腐证据,但在清吏司对其人脉关系和过往行事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他长期与京城一股名为“清流书社”的文人集团过从甚密。这个书社表面上是文人雅集,实则暗中串联,对朝中新政多有抨击,甚至私下散布谣言,诋毁杨昭。

杨昭利用【人才洞察】系统,对“清流书社”的几位核心人物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他们不仅与魏国公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背后更有一股强大的士族势力在操控。这股势力,正是杨昭此前猜测的“更强大的存在”。

他没有直接动“清流书社”,而是将周郎中作为突破口。在清吏司大牢中,周郎中在李沐风的“劝说”下,很快就交代了“清流书社”的运作模式,以及其幕后指使者的部分信息。

“侯爷,周郎中交代,清流书社的资金来源,除了魏国公府,还有江南的几家豪门。”苏墨向杨昭禀报,脸色严肃,“其中,江南顾氏和吴氏,是最大的两家。”

杨昭听闻,眼中寒芒一闪。顾氏和吴氏,正是江南地区与杨氏齐名的顶级豪门,这些年杨氏崛起,已隐隐压过他们一头。看来,京城的政治斗争,与江南的商业竞争,已然交织在一起。

“果然,这些老鼠都藏不住了。”杨昭冷哼一声。他想起了柳如烟和苏墨带来的急报,江南工坊被破坏,技术人才被挖走,商路受阻,原来都是这些家族在背后搞鬼。

他看向苏墨:“周郎中既然已招供,便将此案与户部侍郎张文德案并案处理,将所有证据一并呈送大理寺和都察院,务必将此案办成铁案。同时,将周郎中和刘侍郎的罪状,以及查抄所得,在京城张贴布告,让百姓周知。”

“是,侯爷!”苏墨领命。

就在清吏司在京城掀起腥风血雨的同时,江南那边,杨昭的“备用方案”也开始发挥作用。

柳如烟和苏墨按照杨昭的指示,将杨氏在江南的精锐工匠和核心技术资料秘密转移。同时,那些被高价挖走的工匠,成了杨昭手中的“棋子”。

这些“被挖走”的工匠,实际上是杨昭精心挑选的,其中一部分是杨氏培养的忠诚死士,一部分则是被杨昭以更高待遇和未来前景说服的投诚者。他们带着杨昭刻意泄露的“改良版”技术,进入了顾氏和吴氏的工坊。

这些“改良版”技术,表面上看起来先进,但实际上却存在细微的缺陷,或者在关键环节上做了保留。顾氏和吴氏以为得了宝,欣喜若狂,投入巨资按照这些技术进行生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暴露。他们生产出的丝绸,虽然初期品质尚可,但在耐久性和染色牢固度上,却远不如杨氏正品;他们仿制的造纸技术,纸张韧性不足,容易破损;甚至连他们高价挖走的那些“火器”专家,也因为杨昭在火药配方上做了手脚,导致其生产出的火器威力不足,甚至存在炸膛的风险。

“侯爷,顾氏和吴氏最近很是焦头烂额。”柳如烟在京城的侯府向杨昭汇报,“他们投入巨资仿制我们的技术,却频频出问题,损失惨重。他们挖走的那些工匠,也开始抱怨技术有问题,甚至有人怀疑是杨氏故意设局。”

杨昭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让他们尝尝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滋味。”

“不仅如此。”柳如烟继续道,“我们启动了备用商路,通过隐秘渠道将杨氏的优质产品运往各地,同时在关键时刻,压低了顾氏和吴氏同类产品的价格。他们现在腹背受敌,在江南的商业版图上,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苏墨补充:“侯爷,据我们安插在江南的情报,顾氏和吴氏已经开始内讧,互相指责。他们甚至派人来京城,试图通过朝中关系,向我们施压。”

“他们会来的。”杨昭淡淡的说。他深知,这些家族在商业上的失败,必然会促使他们将重心转向政治,试图通过权力来弥补损失。

清吏司的动作,也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每日御案上,关于清吏司查办案件的奏折堆积如山,其中不乏对杨昭手段过于强硬的指责,但更多的是对贪腐官员的揭露。皇帝看着这些奏折,脸上没有表情,但内心深处,却对杨昭的果断和效率十分满意。

这一日,魏忠贤亲自来到宁远侯府。

“宁远侯,陛下传你入宫。”魏忠贤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杨昭没有多问,整理了一下衣冠,便随魏忠贤入宫。

养心殿内,皇帝屏退了左右,只留下杨昭与魏忠贤二人。

“杨昭,你做得很好。”皇帝开门见山,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掩不住其中的赞许,“清吏司成立至今,短短十日,已查办官员三十余人,追回赃款近百万两,其中不乏朝中重臣。这让朕看到了大乾的希望。”

“臣只是尽忠职守。”杨昭谦逊回应。

“不必谦虚。”皇帝摆了摆手,“朕知道你承受了多大的压力。那些老家伙们,私下里没少骂你吧?”

杨昭不置可否。

皇帝轻哼一声:“骂就骂吧,骂得越狠,越证明你做对了。不过,朕也知道,你查办的这些,不过是些虾兵蟹将。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没露面吧?”

杨昭抬眼,与皇帝的目光相接:“陛下圣明。臣发现,魏国公府与江南顾氏、吴氏,以及京城的一些士族门阀,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不仅在商业上联手打压杨氏,更在朝堂上结党营私,企图阻挠陛下推行新政。”

皇帝的脸色变得阴沉:“顾氏、吴氏……哼,他们倒是胃口不小。朕早就看这些江南豪门不顺眼了,一个个富可敌国,却心怀不轨。”

他看向杨昭,目光锐利:“杨昭,朕给你一个机会。你可敢,将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连根拔起?”

杨昭毫不犹豫,躬身一礼:“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虽万死不辞!”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很好!朕就喜欢你这份胆气!魏忠贤,你传朕旨意,让大理寺和都察院,配合清吏司,彻查顾氏、吴氏在京城的产业和人脉,凡有牵涉者,一律查办!”

“至于江南……”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深邃,“杨昭,朕命你,秘密前往江南,会同江南巡抚,彻查顾氏、吴氏两家,以及与他们勾结的其他势力。若有反抗,可便宜行事,不必请示!”

杨昭心头一震。皇帝这是要让他亲自去江南,彻底剪除这两个庞然大物。这不仅是查案,更是要他以雷霆手段,震慑整个江南。

“臣,遵旨!”

走出养心殿,杨昭的心情有些复杂。他知道,江南之行,必将是一场硬仗。那些豪门大族,绝不会坐以待毙。

但他更清楚,这是他彻底掌握大乾命脉,实现自己抱负的必经之路。

回到侯府,杨昭立刻召集苏墨和柳如烟。

“如烟,苏墨,你们立刻准备,随我一同前往江南。”杨昭沉声吩咐,“这一次,我们不只清查贪腐,更要将江南的商业格局,彻底重塑!”

柳如烟和苏墨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与凝重。

“侯爷,江南水深,那些豪族经营百年,势力盘根错节。”苏墨提醒。

“水再深,也得见底。”杨昭平静的回答。他走到舆图前,手指落在江南的几处要地,“这一次,我不仅要查他们的罪,还要夺他们的财,更要断他们的根!”

他转过身,对李沐风下令:“沐风,从宁远卫中挑选五百精锐,秘密随我前往江南。此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李沐风抱拳领命,眼中燃烧着战意。

杨昭望向窗外,夜幕低垂,京城灯火渐稀。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以江南为中心,向整个大乾蔓延。而他,将是这场风暴的执掌者。他要让那些自以为能掌控一切的豪门士族,尝尝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

他要将江南这潭深水,彻底搅个天翻地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