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127章 新官上任,旧臣不服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127章 新官上任,旧臣不服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杨昭站在兵部尚书的官署内,宽敞的厅堂空旷而沉寂。这里曾是无数军国大事的决策之地,如今由他掌管。从一个被家族边缘化的“废物”少爷,到如今位列九卿,手握兵权的朝廷重臣,这转变不过一年有余。

他负手而立,思绪流转。北境大捷只是一个开始,大乾王朝的积弊并非一场胜仗就能根除。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官僚腐化,这些才是深藏的顽疾。既然身居高位,便要着手改变。

“侯爷。”苏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杨昭回转身,苏墨手里拿着几份公文。

“这些是各部送来的军务奏报,还有一些是关于北境都督府的事务。”苏墨将公文放在桌上,“另外,今日早朝,陛下提及了军制改革一事。”

杨昭拿起一份奏报,翻阅起来。边境虽胜,但军队的整体素质和后勤保障依旧是短板。他打算从军事改革入手,逐步渗透到其他领域。

“苏先生,你将兵部和北境都督府所有关于军备、粮草、兵员的数据整理出来。”杨昭吩咐,“越详细越好,我要知道每一分钱花在哪里,每一个士兵的状况如何。”

苏墨应声。他清楚杨昭的行事风格,凡事必求数据支撑。

正午时分,几位兵部郎中和主事前来拜见新任尚书。他们都是在兵部浸淫多年的老吏,资历深厚,关系盘根错节。

“下官等拜见杨尚书。”几人拱手行礼,语气客气,但目光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们对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尚书,心中多有不服。

“诸位请坐。”杨昭抬手示意,“本官初来乍到,往后兵部事务,还需仰仗各位。”

一番寒暄后,杨昭提及了军制改革的设想。

“北境大捷固然可喜,但也暴露出我大乾军队的诸多问题。”杨昭平静地说,“本官以为,需从兵源选拔、训练方式、兵器制造、后勤补给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

他话音刚落,一名姓赵的郎中便轻咳一声,出言道:“杨尚书所言甚是。只是军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历来谨慎。我大乾军制沿袭百年,自有其章法。贸然大改,恐生乱象。”

另一名主事也附和:“赵郎中所言极是。且军队将领多为世袭,世代相传,若骤然改变,恐怕会引起军中将士的不满。”

杨昭听着他们的顾虑,心中了然。这些老臣并非不懂改革的必要,而是惧怕改革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和传统观念。

“本官并非要全盘否定前人章法。”杨昭语气依旧平稳,“只是时代变迁,战法更新,若墨守成规,迟早要吃亏。北境一战,新式火器和练兵之法已初显成效,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他拿出一份草拟的改革方案,递给众人传阅。上面列举了详细的兵员轮换制度、军饷统一发放、军功授爵、以及推广新式火器和操典的计划。

几位老臣看完,脸色都有些凝重。这份方案,字字句句都指向了传统军制的核心,尤其是军饷统一发放和军功授爵,直接削弱了地方将领和世袭门阀对军队的掌控。

“杨尚书,此事非同小可。”赵郎中将方案放下,语气加重了几分,“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不错,此事还需上报陛下,召集百官商议。”有人提议。

杨昭看着他们的反应,没有立刻争辩。他知道,今日只是试探,真正的阻力还在后面。

“诸位的意见,本官会认真考虑。”杨昭收回方案,“不过,北境的军务刻不容缓。我已命李沐风将军在北境推行新式练兵之法。兵部需全力配合,确保粮草、军械及时送达。”

他将话题引回了当下最紧迫的军务,这让几位老臣无法反驳。毕竟北境战事刚停,军需保障是兵部的职责。

散会后,苏墨走上前,低声说:“侯爷,这些老臣恐怕不会轻易配合。”

“意料之中。”杨昭轻描淡写,“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习惯了旧的章法。但大乾要变强,就必须打破这些束缚。”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深沉的暮色。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次日早朝,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了几位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杨昭。

“杨昭,你昨日提出的军制改革方案,朕看过了。”皇帝放下奏折,语气平静,“想法不错,但阻力不小。”

内阁首辅王大人拱手:“陛下,军制改革兹事体大,牵扯甚广。臣等以为,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另一位阁老也附和:“杨尚书年轻有为,但有些事情,还需老成持重。军中将领多是世代相传,若强行改变,恐生哗变。”

杨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知道,这些话是说给他听的,也是在向皇帝施压。

皇帝看向杨昭:“杨昭,你如何看待?”

“陛下,大乾军制确有沿袭百年的章法,但百年间,天下战局已然不同。”杨昭声音洪亮,不卑不亢,“北境一战,臣亲身体会到新式战法和火器的威力。若我大乾军队能全面普及,何愁边境不宁?”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将领世袭,臣以为,军功当授予有能者。若只凭出身,不看才能,长此以往,军队战力必会衰退。军功授爵,既能激励将士,也能确保军队的活力。”

“杨尚书此言差矣。”王大人眉头微皱,“军中向来注重资历和传承。你这般说法,是想否定历代将领的功绩吗?”

杨昭不为所动:“王大人误解了。臣并非否定前人,而是着眼未来。况且,臣的改革方案中,也并未全盘否定旧制。只是在旧制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优胜劣汰,方能强军。”

皇帝沉吟片刻,摆了摆手:“此事容后再议。杨昭,你先将北境都督府的事务理顺,确保边境无虞。至于军制改革,可以先在北境试点,看看效果再说。”

这既是退让,也是一种试探。皇帝并未完全拒绝,而是给了杨昭一个有限的施展空间。

“臣遵旨。”杨昭躬身领命。他明白,这已是皇帝能给予的最大支持。

从御书房出来,杨昭的脸色如常。苏墨迎上前,轻声问:“侯爷,陛下如何说?”

“陛下准许在北境试点军制改革。”杨昭说,“这是个机会。”

苏墨有些忧虑:“可那几位阁老和兵部的老臣,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我自然也不会。”杨昭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果决。他清楚,朝堂上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要彻底扭转大乾的颓势,他必须展现出更强的手段。

回到兵部,杨昭立刻召集了李沐风。

“北境军制改革,就从你开始。”杨昭对李沐风说,“我给你最大的权限,以及兵部所有的支持。你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北境军打造成一支真正的精锐。”

李沐风神情激动,抱拳道:“末将定不负侯爷所托!”

杨昭又调出【军事战略推演系统】模块。他要利用这个新解锁的功能,模拟各种改革方案的推演结果,以及保守派可能采取的阻挠手段。他要将每一步都计算到极致,确保改革万无一失。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朝堂之上,正式拉开了帷幕。杨昭,这位年轻的兵部尚书,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