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102章 查账只是开始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102章 查账只是开始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矿山冶炼司的公房里,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张老吏和另外几名吏员面色憔悴,眼底布满血丝,这几日他们没有合眼。

杨昭坐在主位,苏墨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厚厚的账册和几份新整理的卷宗。李沐风则如一尊石像,守在门口。

“三日之期已到。”杨昭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张老吏向前一步,颤抖着拱了拱手:“杨郎中,下官……下官无能。那些旧账实在太过混乱,许多批文和银两流向,根本无从查起。下官等已尽力,但……”他不敢再说下去,额头又开始冒汗。

“无从查起?”杨昭挑了下眉毛。他示意苏墨。

苏墨将手中一份卷宗递给杨昭,然后缓步走到张老吏面前,语气平静地发问:“张大人,大乾三十七年,黑石矿那七成骤减的产量,您说无从查起。可下官却在司内库房的角落里,找到了几份未曾归档的矿石交易记录。上面的买家,赫然是京城‘恒通商号’。您可否解释一下?”

张老吏的脸瞬间失去血色。恒通商号,正是京城几家把持铁料生意的巨头之一。他做梦也没想到,苏墨竟然能找到这些被刻意隐藏的交易记录。

“这……这并非下官经手!”张老吏急忙辩白,声音有些尖锐,“这是前任郎中与恒通商号私下的交易,下官只是奉命代为记录,那些矿石根本就没入公账!”

“哦?”杨昭接过苏墨递来的交易记录,快速扫了几眼。上面详细记载了黑石矿的“额外”产出,以及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给恒通商号的记录。每一笔交易,都有张老吏的笔迹签名。

“奉命代为记录?”杨昭轻声重复着张老吏的话,语气中带了一点冷意,“张大人,你在这矿山冶炼司待了数十年,对司内事务了如指掌。你告诉我,这些矿石未入公账,那对应的银两,又去了何处?”

张老吏哑口无言。他当然明白银两的去向,但那些钱,大部分都进了前任郎中和更高层官员的口袋,他自己也分润了些许。此刻要他供出,无异于自寻死路。

“看来张大人是不愿交代了。”杨昭将交易记录放在桌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转向苏墨,“苏先生,既然张大人无法查清,那便由你来查。从今日起,矿山冶炼司所有账目,重新清算,一笔笔核对。所有涉嫌贪腐、渎职之人,无需请示,直接报与刑部。”

苏墨拱手:“下官领命。”

张老吏和其他几名吏员听到“直接报与刑部”这几个字,腿肚子又开始打颤。这杨郎中,竟然真的不讲情面!他们平日里仗着司里无人管辖,混日子惯了,没想到这次踢到了铁板。

“杨郎中,饶命啊!”张老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泗横流,“下官一时糊涂,下官这就将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您!求您给下官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杨昭没有看他,只是平静地喝了口茶。他不是心软之人,但也不介意利用这些被逼到绝境的人。

“说吧。”杨昭放下茶盏,“本官给你一个机会,若是你所言属实,且能助本官查清此案,本官可酌情考虑。”

张老吏如蒙大赦,连忙将自己所知的一切和盘托出。从黑石矿的私采私卖,到白龙山新炉的拨款去向,再到司内人员的层层盘剥,他将这些年矿山冶炼司的黑幕,以及背后牵扯到的京城官员、商贾势力,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随着张老吏的供述,苏墨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他拿起纸笔,飞速记录着。整个矿山冶炼司,早已烂到骨子里。而那些京城商贾,更是与官员勾结,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将整个京城的铁矿和冶炼行业,牢牢掌控在手中。

“恒通商号、金鼎商行、德隆铁铺……”苏墨念着张老吏供出的几个名字,这些都是京城最大的铁器商号。

杨昭听完张老吏的供述,心中已有了大致的轮廓。这与他之前在市井中观察到的情况吻合。京城的铁器市场,确实被几家巨头垄断。

“很好。”杨昭对张老吏说,“你所言,本官会派人核实。若是属实,你的罪责可从轻发落。若是敢有半句虚言……”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足以让张老吏打个寒颤。

“苏先生。”杨昭看向苏墨,“你立刻着手核实张老吏的供述,并清点司内所有矿产图纸和冶炼记录。我需要知道,大乾王朝究竟有多少铁矿,分布何处,储量如何。以及,目前我们掌握的冶炼技术,与这些商号所用的有何区别。”

“下官遵命。”苏墨应道。他明白,杨昭这是要摸清底牌,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杨昭没有再停留。他起身,带着李沐风离开了工部。夜幕降临,京城的灯火逐渐亮起,映照着这座古老而庞大的都城。

他回到杨府,直接进入书房。

“系统,调出【数据沙盘】。”

眼前浮现出半透明的界面。杨昭将脑海中关于京城铁矿、冶炼、销售渠道以及张老吏供述的信息输入进去。

【数据沙盘】开始高速运转,模拟各种可能性。

“分析京城铁矿垄断格局的形成原因、核心利益链条、以及其薄弱环节。”杨昭下达指令。

沙盘上,无数数据流转,形成复杂的网络图。很快,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呈现在他眼前。

形成原因:皇权对地方矿产管理松散,地方官员与商贾勾结,利用信息差和技术垄断,逐步控制矿源和销售渠道。

核心利益链:以工部部分官员、地方矿监、京城几大铁器商号为核心,通过虚报产量、私采私卖、低价倾销等手段,形成利益共同体。

薄弱环节:

1. 技术落后:冶炼技术停滞不前,导致精铁产量低,成本高。

2. 内部矛盾:各商号之间存在竞争,利益分配不均。

3. 皇权忌惮:皇帝对地方势力坐大有所警惕,只是缺乏突破口。

4. 原材料渠道单一:大部分铁矿源头被少数人控制,一旦打破,整个体系将受冲击。

杨昭仔细阅读着沙盘的分析。这些信息,比张老吏的口供更加精准和系统。

“【知识库】,检索更高效率的铁矿开采技术和冶炼技术。”

【知识库】迅速响应,大量超越时代的知识涌入杨昭脑海。从高炉炼铁的原理,到焦炭的制备,再到矿山排水、通风、支护的现代方法。这些知识,足以将大乾的冶炼水平提升数个台阶。

“【数据沙盘】,模拟在引入新开采和冶炼技术后,打破京城铁矿垄断的几种可行性方案,并评估风险。”

沙盘再次模拟。

方案一:直接向皇帝禀报,依靠皇权强制打破垄断。风险:阻力巨大,可能引发朝堂震荡,效率低下,且易反弹。

方案二:扶持新的商业势力,通过市场竞争逐步蚕食。风险:时间漫长,初期投入巨大,且可能被现有势力联合绞杀。

方案三:技术革新与市场渗透相结合,釜底抽薪。利用技术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选择性打击垄断链条中的薄弱环节。风险: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但成功率高,且能带来长远收益。

杨昭的目光落在方案三上。这最符合他的行事风格:以现代智慧为利刃,辅以金手指的强大功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金鼎商行……”杨昭轻声念出沙盘中分析出的一个名字。这个商行,是京城铁器垄断链条中,与工部官员勾结最深,也是技术最为落后的一个。

他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要动这京城的铁矿生意,不仅仅是查账那么简单。那是一场硬仗,一场涉及权势、财富、乃至性命的较量。

杨昭没有畏惧。他的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这场京城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他要让这片土地,因为他的到来,而彻底沸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