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守夜人:维度折痕 > 第2章 长安暗影,水陆法会,观音显圣,西行始动

陈玄奘降生,佛光隐现,祥瑞纷呈。海州陈家喜得贵子,却不知此子身负十世宿慧,更牵动着三界未来的气运。我与顾衍隐于云端,望着下方那襁褓中的婴儿,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更加凝重。

“维稳令牌”的警报尖锐刺耳,指向长安城钦天监。袁天罡、李淳风,这两位大唐最负盛名的术数大家,竟被“异数”深度寄生甚至替换?其目标不言而喻——他们要釜底抽薪,从根源上否定或扭曲玄奘西行的“天命”,让这场本应“奉旨取经”的壮举,变成一场不被认可的“私行”,甚至污蔑为“妖言惑众”!

“必须立刻前往长安!”顾衍沉声道,“若让异数得逞,太宗皇帝被蛊惑,玄奘将寸步难行,甚至可能被扼杀于襁褓!”

我点头同意。玄奘年幼,尚需时间成长,眼下最紧要的,是确保大唐朝廷,尤其是太宗李世民,对佛法、对西行之事,保持一个相对积极或至少中立的态度,为未来玄奘的“奉旨西行”铺平道路。

我们化作两道清风,瞬息千里,抵达大唐都城长安。

长安城,万国来朝,气象万千。朱雀大街车水马龙,东西两市繁华似锦。然而,在我的“灵视”下,这座煌煌帝都的上空,除了蒸腾的人道气运和帝王紫气外,还缠绕着一丝极其隐晦、冰冷、如同精密齿轮般运转的异种能量流。这能量流的源头,正是位于皇城附近的钦天监!

我们悄然潜入钦天监。监内观星台高耸,符文密布,袁天罡与李淳风正对坐弈棋,看似闲适,但周身散发出的气息,却带着一种非人的、绝对的“理性”和“计算”感。他们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命数,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对“变数”的绝对排斥和冰冷杀机。

“他们……已经被彻底‘同化’了。”我低声道。眼前的袁李二人,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两个承载着“绝对秩序”意志的容器。他们的目标,就是确保一切按照某种既定的“剧本”运行,任何“意外”——比如一场本不该如此兴盛的“水陆法会”,或是一位被过度推崇的“御弟法师”——都必须被修正或清除。

“他们在推演天机,试图找到‘干扰源’,并提前布局,破坏即将到来的水陆法会,贬低玄奘的地位。”顾衍感应着空气中无形的推演波纹,判断道。

水陆法会!这是西游故事的关键节点!唐太宗因泾河龙王之事魂游地府,还阳后召开水陆法会超度亡灵,从而引出观音显圣,指点玄奘西行取真经。若法会被破坏,或玄奘在法会上无法崭露头角,后续一切皆成空谈。

“我们必须确保水陆法会顺利召开,并让玄奘在法会上得到认可。”我下定决心。

接下来的数年,我们潜伏在长安,暗中行动。一方面,我们密切关注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动向,他们果然在利用职权和影响力, subtly散播对佛法不利的言论,暗示水陆法会劳民伤财,并试图推举其他更“听话”的僧侣作为法会主持。另一方面,我们则暗中护持年幼的玄奘(此时已被金山寺法明长老收为徒弟,取名江流儿),确保他健康成长,佛法精进。

这期间,我与顾衍数次与“异数”的爪牙交手。这些爪牙并非妖魔,而是一些被“逻辑病毒”侵蚀的官员、僧侣甚至精怪,他们行事缜密,善于利用规则和人心的弱点,制造事端,比直来直去的妖魔更难对付。但我们凭借对“异数”气息的敏感和远超常人的手段,一次次化解了危机,清除了潜伏的威胁。

时光荏苒,贞观十三年,泾河龙王之事如期而至。太宗魂游地府,还阳后,下旨召开水陆法会。尽管袁天罡、李淳风极力劝阻,宣扬“星象不利”、“恐有妖僧惑乱”等言论,但太宗经历地府一游,心有余悸,决心已定。

法会地址设于化生寺。天下高僧云集长安。关键时刻,袁李二人竟暗中施法,引动地脉阴气,欲使法会当日天降暴雨,破坏法坛,同时在他们推举的僧侣讲经时制造“天花乱坠”的假象,而在玄奘(此时已崭露头角,被誉为“有德高僧”)讲经时则引发“异象”进行污蔑。

法会前夜,风雨欲来。我与顾衍潜入化生寺,我以魂火净化地脉阴气,顾衍则斩断了袁李二人布下的引雨阵法。同时,我们还在他们准备制造假象的法器上做了手脚。

法会当日,天朗气清。玄奘登坛讲经,深入浅出,妙演佛法,口灿莲花,引得百鸟朝贺,天地祥和(其中自然有我们暗中引动天地灵气相助,但玄奘本身佛法精深亦是主因)。而袁李二人推举的僧侣讲经时,却因法器被我们动了手脚,非但没有“天花乱坠”,反而险些当众出丑。

高下立判!太宗皇帝龙心大悦,亲封玄奘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赐号“三藏”,地位尊崇无比。

袁天罡与李淳风在观礼台上,面沉如水,眼中冰冷的光芒闪烁,显然意识到有“外力”干预,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但他们城府极深,并未当场发作。

水陆法会圆满成功,玄奘名动天下。西行取经的基石,已然铺就。

然而,我们知道,异数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未能阻止法会,下一步,必然会在西行路上设置重重阻碍,甚至可能直接对玄奘下手。

守夜人的任务,从朝堂暗斗,转向了漫漫西行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水陆法会圆满落幕,三藏法师玄奘名动长安,受封赐号,地位尊崇。唐太宗经历地府还阳、法会祥瑞,对佛法深信不疑,对玄奘更是寄予厚望。西行取经的“人和”之基,已然牢固。

然而,就在法会结束,万众欢腾之际,钦天监观星台上,袁天罡与李淳风对坐无言,面前棋盘上的黑白子,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杀机。

“变数……巨大的变数……”袁天罡指尖一枚黑子悬浮,迟迟未落,声音冰冷毫无波动,“水陆法会偏离原定轨迹百分之十七点三。玄奘声望提升至危险阈值。西行取经因果线强度激增。”

李淳风面无表情地推演着星盘,眼底数据流飞速闪烁:“干扰源确认,存在高维介入体。目标:护持玄奘,确保西行。威胁等级上调至乙上。建议:启动‘八十一难’预案,于西行路进行高强度因果修正,必要时……清除干扰源。”

“附议。”袁天罡指尖黑子落下,棋盘上顿时杀机四伏,“然则,需借势而为。观音菩萨即将显圣,指点西行。此乃天道环节,不可阻挠。但可在其指认的‘护经人’身上,埋下隐患。”

就在二人定计之时,化生寺上空,祥云汇聚,瑞彩千条!一位菩萨脚踏莲台,手持净瓶杨柳,法相庄严,显现于云端!正是南海观世音菩萨!

“唐王、众僧、善信听着!”菩萨声音清越,传遍长安,“尔等所诵乃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此言一出,满城皆惊!太宗皇帝急忙率众跪拜,请问大乘佛法所在。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此经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随即,菩萨又指向坛上玄奘:“此僧颇有德行,可承此任,去往西天,求取真经。”

玄奘闻言,当即发下宏愿:“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太宗大喜,当即与玄奘结为兄弟,口称“御弟圣僧”,赐予通关文牒、紫金钵盂、白马一匹,选了两个长行从者,准备启程。

菩萨显圣,指认玄奘,西行之事,就此铁板钉钉!天道大势,浩浩荡荡,纵是“异数”也无法正面阻挡。

云端之上,我与顾衍隐去身形,望着下方激动的人群和那位发下宏愿的年轻僧人,心中并无多少轻松。

“菩萨显圣,是定数。但异数绝不会坐视玄奘顺利西行。”顾衍低声道,“他们必会在那‘护经人’身上做文章。”

我点头同意。按照原本的轨迹,菩萨会指点玄奘,西行路上将有三位神通广大的徒弟护佑。但如今袁天罡、李淳风已然知晓我们的存在,他们定会设法扭曲这“护经人”的因果,或使其无法聚齐,或使其心怀二志,甚至……将其替换成他们控制的傀儡!

“我们必须抢先一步!”我目光坚定,“找到那三位真正的护经人,确保他们与玄奘的缘分不被破坏!”

根据我们对西游故事的了解,三位护经人应是:五行山下压着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鹰愁涧等待的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以及高老庄的猪刚鬣(猪八戒)和流沙河的卷帘大将(沙悟净)。

“兵分两路。”顾衍迅速决断,“我去五行山和鹰愁涧,确保猴王与龙马。林澈,你去高老庄和流沙河,盯住猪八戒与沙僧。务必在他们与玄奘相遇前,清除异数可能布下的暗手!”

“好!”我毫不犹豫。时间紧迫,玄奘不日即将启程。

计议已定,我们二人当即化作流光,分头行动。

顾衍直奔两界山(五行山)而去,那里镇压着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而我,则首先赶往乌斯藏国界的高老庄。猪八戒此时应已入赘高家,但因其猪妖本相暴露,正闹得不可开交。此处因果纠缠,最易被异数利用。

当我抵达高老庄时,果然感受到一股不寻常的气息。庄内妖气与恐慌之气弥漫,但在这混乱之中,却夹杂着一丝极其冰冷的、试图引导事态走向“彻底决裂”的异种能量。异数似乎想加剧猪八戒与高家的矛盾,甚至引动其他妖魔,在其与玄奘相遇前,就使其铸成大错,或被迫远遁。

守夜人的灯火,必须在玄奘到来之前,先一步照亮这西行路上的第一处暗礁。西游量劫的护经之旅,就在这看似普通的庄院里,悄然开始了最初的博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