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 > 第134章 釜底抽薪

南疆的军事和政治局面基本稳定后,秦易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次的控制——经济。

他深知,要想彻底将这片土地融入帝国,必须掌控其经济命脉。

此乃釜底抽薪之策,纵使身在边陲,亦能遥控影响京城乃至天下的格局。

他注意到,南疆虽然贫瘠,但盛产几种珍贵的木材、药材、香料,以及一些独特的矿产。

以往,这些资源大多被各部族首领垄断。

通过一些胆大且与旧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行商,以极低的价格流出。

换取他们需要的盐、铁、布匹和奢侈品,其中的巨额利润,最终肥了京城那些蠹虫。

秦易运筹帷幄,下令由官方设立“南疆市易司”,垄断盐、铁、茶、布等关键物资的输入。

各部族若想获得这些必需品,必须用他们的特产,按照官方制定的、相对公平的价格来交换。

同时,他鼓励内地的商队前来贸易,但必须在市易司登记,并缴纳一定的商税。

以此切断旧勋集团在南疆的利益链条,并将财源收归即将由他掌控的中央。

这一政策,等于掐住了各部族的经济咽喉,更触动了京城旧勋的奶酪。

消息传回京城,旧勋集团一片哗然,暗中咒骂秦易断人财路。

一开始,政策在南疆自然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尤其是沙摩柯等原本借此牟利的大首领。

但秦易恩威并施,一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贸易优先权和优惠。

另一方面也明确表示,这是朝廷的底线,不容挑战。

在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已经建立的行政权威面前,反对的声音最终被压制下去。

经济链条的建立,比军事征服更加牢固。

很快,各部落发现,与朝廷合作。

虽然失去了暴利,但交易更加稳定,获得的物资也更加丰富优质,生活水平反而有所提高。

反抗的意愿进一步被削弱。

而这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资源,正通过新的渠道,悄然汇聚,为秦易未来的宏图积蓄着力量。

就在秦易认为南疆大局已定,开始着手安排回京事宜之时,一场由旧勋集团策划、跨越数千里实施的反扑,悄然而至。

他们不敢在军事上直接对抗秦易,便将矛头指向了他在南疆推行的新政。

尤其是触及他们根本利益的“市易司”和“土流合治”。

他们在京中鼓动言官,连上奏章,弹劾秦易“擅改祖制、与民争利、苛待归附土酋、有负圣恩”,更隐晦地提及他“久驻边陲,恐非国家之福”。

这些奏章,通过驿站系统,飞向皇帝的案头,也抄送相关部门,意图在舆论上抹黑秦易。

与此同时,他们利用在南疆残存的影响力,和通过行商建立的秘密渠道。

暗中煽动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小部落头人,以及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本地胥吏,在南疆本地制造了几起不大不小的骚乱。

虽然很快被当地驻军平定,但无疑给秦易的“南疆已定”论调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试图拖延他回京的步伐。

更阴险的是,他们试图离间秦易与沙摩柯的关系。

派人暗中散播谣言,称秦易设立流官,目的是为了逐步削夺沙摩柯的权力,最终将其吞并。

甚至伪造了一些所谓的“证据”,暗示秦易对白溪部的财富和地盘早有觊觎之心。

这些伎俩虽然拙劣,但在信息闭塞、人心尚未完全归附的南疆,却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沙摩柯的态度明显变得有些迟疑和观望,对秦易后续的一些政令,执行起来也不那么积极了。

秦易面对这来自京城和南疆本地的双重压力,并未慌乱。

他首先采取了强硬手段。对于制造骚乱的头人和胥吏。

一经查实,立刻以雷霆手段镇压,首恶当众处决,毫不留情。

他借此向所有人宣告,任何试图挑战新秩序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其次,他亲自带着周仓和少数亲卫,轻车简从,前往白溪部驻地拜访沙摩柯。

他没有带大队人马示威,以示诚意。

在沙摩柯戒备的目光中,秦易开门见山,将京城旧勋如何散布谣言、意图离间的阴谋和盘托出,并拿出了自己早已掌握的、关于旧勋使者与某些小部落暗中勾结的证据。

“沙摩柯首领。”

秦易目光坦诚,声音在南疆特有的湿热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

“你我歃血为盟,共定南疆。我秦易行事,向来言出必践。设立流官,管理赋税司法,是为了让南疆百姓,包括你白溪部的子民,都能享受到公平与秩序,而非永陷于部落间的仇杀与贫困。若我要对你不利,何须如此麻烦?大军压境,岂不更直接?”

他看着沙摩柯闪烁的眼神,继续道。

“真正的敌人,是那些希望南疆永远混乱,好让他们继续从中渔利的京城蠹虫!他们害怕南疆安定,害怕你我联手!首领是聪明人,切莫中了他人奸计,自毁长城!”

沙摩柯看着秦易坦荡的眼神,回想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厚待和兑现的承诺,再对比那些来历不明的谣言,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

他猛地一拍桌子,怒道。

“我就说哪里不对劲!原来是那些该死的家伙在背后搞鬼!大将军放心,我沙摩柯绝非背信弃义之人!白溪部,永远追随大将军!”

离间计被粉碎,沙摩柯的态度比以往更加坚定。

秦易趁机与他商议了进一步深化合作。

包括联合组建一支由汉蛮子弟共同组成的“南疆守备军”,由双方共同派遣将领管理,以示一体,共保边疆。

此举不仅巩固了南疆防务,也为秦易未来可能需要的兵力,埋下了一招暗棋。

京城,镇国公府。

后院之中,随着秦易预计的归期临近,气氛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平儿收到的南疆来信愈发频繁,虽多是军国大事的通报,但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风暴将至的凝重。

她更加谨慎地打理府务,约束下人,同时不动声色地加强府内的守备力量。

而蘅芷苑内,迎春的努力也终于见到了成效。

她鼓起勇气,将自己精心培育了数月、终于在夏初绽放的几盆珍品兰花,小心翼翼地搬到了秦易书房外的廊下。

她不敢亲自进去,只让贴身丫鬟绣橘在一旁守着。

这几盆兰花品相并非绝世,但被打理得极好。

叶片碧绿挺拔,花箭如玉,幽香沁人心脾,可见花费了无数心血。

当秦易在南疆收到平儿这封家书时,目光在“兰香馥郁”四字上停留了片刻,心中一片柔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