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 > 第77章 探黛玉

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 第77章 探黛玉

作者:猫草加冰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23:07:05

封赏带来的巨大荣耀与喧嚣,并未扰乱秦易的心境,他反而愈发沉静内敛。

除了必要的公务应酬与枢密院值守,多数时间他深居简出。

要么在书房批阅龙禁卫文书、研读兵法典籍。

要么在校场亲自督促将士操练。

这份战火淬炼出的沉稳心性让他清醒。

位高则权重,权重则谤随。

越是身处云霄,越需脚踏实地夯实地基。

泼天荣耀如滚烫熔岩,能铸就辉煌基业,稍有不慎,亦能引火烧身。

这日午后,夏意渐浓,阳光透过窗棂,带着几分慵懒的热度。

秦易处理完龙禁卫装备汰换、边境轮防的方案,搁下朱笔,信步走进府中花园。

行至深处,见一隅引活水聚成清波,池中荷花初绽,粉瓣白蕊亭亭净植,碧绿荷叶铺展如盖。

微风拂过,清远荷香沁人心脾,驱散了午后烦闷。

他驻足望着这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脑海中自然浮现那个如荷般清雅绝俗、孤洁自守的身影。

他只从平儿偶尔提及中得知。

她身子比往年更弱,春夏之交时气不定,旧疾反复,咳嗽声常萦绕潇湘馆静夜。

这份消息,让他心中生出难以言喻的忧虑与怜惜。

正凝神间,平儿寻了过来。见他独自立在池边望荷出神,唇角微扬泛起了然笑意,轻步走近柔声道。

“爷可是又想起林姑娘了?前儿我去给林大人请安,顺道去了看了林姑娘,她虽气色确是不好,人也愈发清减,看着让人心疼。”

“说话间……还似随口问起爷在北疆是否安好,路上辛不辛苦,边关风沙可伤了身体。”

最后几句,她说得缓慢清晰,眼中藏着不易察觉的引导与鼓励。

秦易闻言,心湖似被投入石子,泛起圈圈涟漪。

他转身看向平儿,目光微凝,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关切。

“她……真如此问起?”

语气中竟透出几分不同于平日的急切。

“嗯。”

平儿肯定点头,笑意更深。

“虽只是姐妹闲话时不经意提起,语焉不详,但那眼底的关切做不得假。爷,林姑娘心思细腻敏感,重情思,有些话、有些愁绪,怕是无人能说、无人能懂。”

“您若得空,不妨去看看?哪怕只是寻常问候、宽慰几句,对她而言或许也是好的。”

秦易沉默片刻,目光再落向池中熠熠生辉的风荷,缓缓点头。

于公,林如海是他重要的政治盟友与尊敬长辈,关照其女理所应当。

于私,心底那份莫名的欣赏与日渐清晰的牵挂。

让他在权势纷扰之外,那里或许是能让他安心的宁静之地。

或许,也只有那般灵秀的女子,能在喧嚣功名与铁血杀伐外,给予他一丝心灵慰藉与共鸣。

次日,秦易精心备了上好燕窝、雪蛤等温补之物。

又特意寻来几卷唐代诗人手抄残卷,以探望林如海、请教朝务为名,来到其居住的院落。

与林如海在书房叙话片刻,话题自然引到黛玉病情上。

林如海捻着颌下清须,眉宇间满是化不开的忧色,轻叹道

“小女自小胎里不足,根基孱弱。近来天气反复,旧疾又抬头,夜里常咳嗽不止、难以安枕,让人忧心。请了太医院圣手来看,也只说要精心静养、切忌劳神伤情,可她那多愁善感的性子,最是耗神……”

说罢又是一声长叹,满是为人父的无奈与心疼。

秦易顺势道:“林大人不必过于忧心。晚辈在军旅中略通调养之道,身边恰有北地带回的珍稀药材,药性温和纯正,最能滋补元气。”

“若您不弃,晚辈想去探望林姑娘,或许能提些浅见,哪怕只是陪她说说话宽解心怀,也是好的。”

林如海目光微动,深深看了秦易一眼。

那目光中有长辈的审视,也有复杂的期许与托付,最终缓缓点头,语气郑重。

“如此,有劳秦公爷费心了。”

在小厮引领下,秦易再次踏入荣国府。

其内依旧清净出尘,只是空气中的药草苦涩味更浓了些。

夹杂着淡淡的墨香与窗外花香,形成独特的、属于黛玉的凄清与高洁气息。

黛玉正歪在临窗暖炕上,身上松松搭着月白锦被,手中握一卷《庄子》。

秋水般的眸子却未落在书页上,而是怔怔望着窗外风过竹梢、影摇碎金的景象,眼神空蒙迷离。

听闻紫鹃通报“镇国公来了”,她略显慌乱地想撑身行礼。

一动却引得喉间发痒,忍不住掩口轻咳,苍白脸颊泛起病态潮红。

“林姑娘快请安坐,万万不可多礼。”

秦易忙上前两步,声音不自觉放得极温和。

黛玉今日穿一身素雅月白绫子袄,外罩浅碧色软烟罗比甲。

更显身形窈窕、弱质纤纤,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眼周带着淡淡青晕。

显然是夜不安枕所致。

但那双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下,含着晨露般的眸子。

在初见秦易挺拔身影时,极快掠过一抹淡光,如暗夜流星短暂却明亮。

随即她迅速垂眸,掩去所有情绪,只余下惯常的疏离与挥之不去的倦意。

“听闻公爷凯旋还朝,加官进爵,圣眷正隆,还未曾当面道贺。”

黛玉轻声道,声音如风柔丝,细微飘忽,带着刻意维持的平静与不易察觉的拘谨。

她对两人身份地位的悬殊差距,似乎感到无所适从,那份本就存在的距离感,仿佛又被拉远了几分。

秦易将礼物交由紫鹃收好,温言道。

“些许虚名浮利,不过时势使然,不足挂齿。倒是听说姑娘玉体违和,心中牵挂,特来探望。”

“北地虽苦寒,却也有机缘得些稀罕物事,这雪山宝莲与成形老参性极平和,或对姑娘调理根基、滋养元气有裨益。”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炕几上的诗稿与《庄子》上,寻了话题。

“姑娘近日可有雅兴动笔?北疆风物大异中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凉与江南杏花春雨、小桥流水是两个世界。虽少了精雕细琢的温婉,却也有撼人心魄、荡涤胸怀的雄浑气象。”

提到诗词哲思,黛玉眼中才恢复些许灵动,如蒙尘明珠被擦拭。

她轻轻摇头,声音依旧细弱,却多了几分鲜活。

“近来精神短少,心绪不宁,竟未曾提笔。倒是公爷经沙场历练,见惯金戈铁马、生死杀伐,胸怀眼界定更开阔宏达。再看世间景致、人情冷暖,感触该与我们这些困于闺阁、囿于方寸之人不同。”

两人从北疆苍茫风光、异域人情,渐渐谈到诗词意境营造、庄子逍遥之辩。

又隐约涉及人生际遇、理想抱负与处世之道。

秦易并未附和黛玉诗中的伤春悲秋与出世之思。

而是以尸山血海中磨砺的坚韧、掌万千兵马的宏大格局,阐述“逆境开拓、乱世担当”的积极态度。

他说,诗词可寄情幽微、抒发性灵,但若能以笔墨记录时代波澜、抒发安邦定国之志、启迪民智,亦是更大的境界与功德。

这番话迥异于宝玉鄙弃功名利禄的“混世”哲学,让黛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与深层次的灵魂共鸣。

她渐渐发现,眼前男子不仅能提剑立不世之功,胸中更有万千丘壑、见识卓绝。

言语间藏着洞察世事的睿智、看透生死的豁达与安定人心的力量。

他并非不懂她的敏感忧伤,却能以更包容开阔的视角引导安慰,让她看见风雨后的晴空。

不知不觉,窗外日影西斜,漫天霞光染红窗纸。

两人畅谈近一个时辰,黛玉苍白脸上因这酣畅的思想交流,泛起淡淡的真实红晕,连咳嗽也减轻了不少。

临别时,秦易看着灯下清丽脱俗的黛玉,目光诚挚,语气郑重温言。

“世间纷扰如过眼云烟,身子才是根本。姑娘玲珑心窍,更需善自保重,勿要劳神伤怀、徒耗心神。天地广阔,总有些未领略的风景值得期待,有些人……值得倾心相待。”

话语平实,却透着超越客套的真切关怀与若有若无的暗示。

黛玉心头莫名一暖,似被温热暖流包裹,又似被轻撞了一下,酥酥麻麻。

她不敢直视秦易深邃的目光,只觉脸颊发烫,慌忙垂睑。

长睫如蝶翼轻颤,低低应了一声,声音几不可闻。

“多谢公爷挂心,金玉良言,黛玉……记下了。”

离开潇湘馆,走在夕阳余晖笼罩的静心斋小径上。

秦易心中的牵挂未减,反而多了几分复杂的怜惜、欣赏与满足。

与黛玉的深入交谈,让他更清晰地感受到灵魂层面的契合与吸引。

这是其他女子身上没有的、超越皮相与利益的纯粹共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