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 > 第36章 医心涤尘(上)

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 第36章 医心涤尘(上)

作者:拾忆八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23:07:01

“金丹”案虽暂告段落,但其引发的余波远未平息。朝堂经历了一番清洗,人人自危,连带着往日里一些不甚紧要的请托、钻营也收敛了许多。太医院内,因李守仁倒台和苏晚晚的铁腕整顿,风气为之一清,加之医学研习馆的成效日渐显现,年轻太医们求知若渴,整个太医院呈现出一种久违的蓬勃朝气。

苏晚晚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带来的满足感。她深知,医术的根本在于济世救人,太医院的革新最终要落实到提升诊疗水平、惠及更多病患上。弘时皇子虽已脱险,但其元气大伤,后续的调理康复至关重要,也极为考验医者的功力与耐心。她几乎每日都会亲自前往钟粹宫诊视,根据弘时的脉象变化,精细调整药方,从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的归脾汤,到后期滋水涵木、平肝潜潜阳的镇肝熄风汤加减,每一步都斟酌再三。

这一日,苏晚晚为弘时诊脉后,发现其肝脉依旧有些弦细,知其心绪未平,夜寐不安。她并未急于加重安神药物的分量,而是屏退左右,只留齐妃在侧,温声对榻上神色恹恹的弘时道:“大阿哥,可知这院中那株西府海棠,为何今年花开得格外晚些?”

弘时愣了愣,茫然摇头。

苏晚晚引他望向窗外:“去岁寒冬酷烈,伤了其根本,今春萌发便迟。然你看它如今,枝头花苞累累,虽迟却盛。天地有常,万物有节,伤病康复亦是如此。心绪如同园中水土,焦灼如同烈日,于康复无益。不如学学这海棠,静待其时,涵养根本,终有绽放之日。”

她声音柔和,娓娓道来,将医理融入寻常景物之中。弘时怔怔地听着,紧绷的神色似乎缓和了些许。齐妃在一旁,看着苏晚晚不仅医治儿子身体,更疏导其心结,眼中感激之色更浓。

“苏院使,”待苏晚晚开完方子,齐妃亲自送她出殿,低声道,“此番多亏了你。以往……是本宫糊涂,听信谗言,对院使多有得罪。”她语气诚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色。

苏晚晚微微欠身:“娘娘言重了。臣只是尽医者本分。大阿哥乃皇上长子,关乎国本,臣自当尽心竭力。”

齐妃叹了口气:“经此一事,本宫也算看明白了,这深宫之中,真心实意者少,落井下石者多。日后……还望院使能多看顾弘时几分。”这近乎是一种托付了。

苏晚晚心中明了,齐妃这是在向她释放结盟的信号。她并未明确答应,只道:“臣职责所在,定会悉心为大阿哥调理。娘娘亦需宽心,凤体安康,才是大阿哥之福。”

离开钟粹宫,苏晚晚思绪翻涌。齐妃的转变,意味着后宫势力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皇后那边态度依旧暧昧,如今齐妃主动靠拢,对她而言,算是多了一份助力,但也可能因此更加被推至风口浪尖。

果然,没过几日,她在前往养心殿请脉时,雍正似是不经意地问起:“朕听闻,齐妃近日与你往来颇多?”

苏晚晚心中警醒,知道皇帝耳目灵通,坦然答道:“回皇上,臣近日为大阿哥调理身体,故前往钟粹宫次数稍多。齐妃娘娘爱子心切,询问病情细节,亦是常情。”

雍正“嗯”了一声,并未深究,转而问道:“弘时恢复得如何?”

“大阿哥身体正在稳步恢复,然此次中毒损伤根基,非短期可愈,需长期温养,尤其需保持心境平和。”苏晚晚如实回禀。

雍正沉默片刻,淡淡道:“朕知道了。你多用些心。”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太医院如今气象一新,你功不可没。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事,过犹不及。”

这话语带双关,既是肯定,也是警告。苏晚晚明白,雍正是在提醒她,巩固权力、结交宫妃都需掌握分寸,不可逾越臣子本分,引来不必要的猜忌。

“臣谨记皇上教诲,定当恪守本分,以医道报效皇恩。”苏晚晚恭敬应答。

从养心殿出来,苏晚晚更加坚定了以医术立身的根本。权谋争斗固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唯有自身医术过硬,价值无可替代,才能在这漩涡中立于不败之地。

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医学研习馆和太医院的日常管理中。除了系统传授医理,她还鼓励太医们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医案,互相交流。她甚至向雍正上奏,请求允许太医院选派优秀太医,定期前往京畿地区的官办医署坐诊或指导,一方面惠及百姓,另一方面也能让太医们接触更多病例,开阔眼界。

这份奏折在朝中引起了一些争议。有守旧官员认为,太医乃伺候皇家之尊贵职司,岂能如寻常郎中般为平民诊治,有失体统。但胤祥、张廷玉等务实派大臣则力主支持,认为此举既能彰显皇恩,又能提升太医实战能力,于国于民皆有利。雍正权衡再三,最终准奏,但限定了范围与频率,算是折中之策。

消息传出,太医院内年轻太医们摩拳擦掌,视为难得的实践机会。而苏晚晚此举,也在无形中赢得了不少中下层官员和士绅的好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太医院上下致力于“医心涤尘”、将关注点转向实务之时,一桩看似普通的病例,却再次将苏晚晚卷入了无形的风波之中。

这日,太医院接到禀报,说是浣衣局一名低等宫女突发怪病,浑身起满红疹,奇痒难忍,且伴有低热。负责此事的太医按寻常风疹治疗,用了清热祛风的方子,却丝毫不见效果,反而病情加重,红疹溃烂流脓,人已陷入半昏迷状态。

因涉及宫内人员,且病情古怪,此事很快报到了苏晚晚这里。她立刻带人前往浣衣局查看。

浣衣局环境潮湿阴暗,空气中弥漫着皂角和霉味混合的气味。生病的宫女被隔离在一间狭小的偏房内,情况确实骇人。苏晚晚仔细检查了她的皮疹、舌苔,又诊了脉,眉头紧紧蹙起。

这症状……与她之前见过的任何一种皮肤病都不完全相同。红疹形态怪异,溃烂处流出的脓液带着一股淡淡的腥臭,绝非普通感染。

“她近日可曾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苏晚晚问负责管理浣衣局的嬷嬷。

嬷嬷回想了一下,道:“没什么特别的啊……就是日常浆洗衣物。哦,前两日,内务府分发了一批新的浣衣用的‘洋碱’(早期肥皂),说是比原来的皂角洗得更干净,就让她们试用了。”

洋碱?苏晚晚心中一动。“取些那‘洋碱’来我看。”

很快,一块淡黄色、质地粗糙的块状物被取来。苏晚晚拿起仔细查看,又凑近闻了闻,除了皂类的气味,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刺激性气味。她用小刀刮下少许粉末,溶于水,仔细观察,又取出银针试探。

“这‘洋碱’有问题。”苏晚晚断然道,“其中掺杂了不该有的东西,刺激性极强,恐是导致此宫女病重的元凶!”

她立刻下令,封存所有新发放的“洋碱”,并彻查其来源。同时,她针对宫女的症状,重新拟方。此症已非单纯外感风邪或湿热,而是邪毒内侵,耗伤营血。她以《医宗金鉴》中“清瘟败毒饮”为基础,重用犀角(仍以水牛角浓缩粉代)、生地、丹皮、赤芍等凉血解毒之品,又加入蜈蚣、全蝎等虫类药以毒攻毒,搜风通络。

经过连夜抢救,那名宫女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高热渐退,溃烂处也不再恶化。然而,苏晚晚的心情却并未轻松。这“洋碱”来自内务府采办,若非她及时发现,恐怕会有更多宫女受害。是谁,要在这些最低等的宫女使用的物品上做手脚?目的又何在?

是单纯的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还是……又一次针对她的,更加隐蔽而恶毒的试探?

她看着浣衣局窗外那方狭小的、灰蒙蒙的天空,感觉一股寒意悄然蔓延。这宫廷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而她“医者仁心”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