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 > 第7章 代偿

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 第7章 代偿

作者:拾忆八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23:07:01

刘院判下狱,端答应禁足,太医院内守旧派的气焰为之一挫。苏晚晚借着雍正为她正名的东风,顺势将几位在牛痘事件中保持中立、或暗中向她示好的年轻太医提拔至关键岗位,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在太医院的掌控力。医学研习馆的课程也得以更顺利地开展,甚至吸引了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太医前来旁听。

然而,苏晚晚并未感到丝毫轻松。养心殿那场对峙,表面上是她大获全胜,实则凶险万分。若非那场当庭实验的铁证,若非胤祥全力支持,若非雍正还需要她来稳定牛痘和制衡其他势力,她的下场不堪设想。那个隐藏在睿亲王、甚至可能更高层面之后的“大人物”,以及远在准噶尔的“同类”,像两片巨大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她心头。

这日,她正在翻阅陈实功的笔记,试图从那些艰深的医案和偶尔出现的奇异符号中找到更多关于“注射器”或其他超越时代的线索,齐妃宫中的大太监突然来请,说是齐妃娘娘身子不适,请她过去瞧瞧。

苏晚晚心中微动。自大阿哥事件后,齐妃虽对她态度缓和,甚至多次示好,但如此正式地以“凤体违和”相请,还是头一遭。她不敢怠慢,收拾好药箱,带着灵枢一同前往永寿宫。

永寿宫内,齐妃半倚在暖榻上,神色确实有些恹恹的,但苏晚晚一眼便看出,并非什么大病,更像是忧思过度,心火旺盛。

诊脉之后,苏晚晚开了些清心降火的方子,正要告退,齐妃却挥退了左右,只留下一个心腹嬷嬷在门口守着。

“苏院使,坐。”齐妃指了指榻前的绣墩,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凝重。

“谢娘娘。”苏晚晚依言坐下,静待下文。

齐妃沉默片刻,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终于开口,声音压得极低:“苏院使,本宫知道你是个聪明人,也不与你绕弯子。前朝……怕是要起风了。”

苏晚晚心中一凛,面上不动声色:“娘娘何出此言?”

“睿亲王,还有那几个老宗室,近日来往频繁。”齐妃美眸中闪过一丝忧惧,“他们……似乎在暗中串联,对皇上……对皇上处理刘院判和端答应之事,甚为不满。尤其是,皇上让你一个汉女执掌太医院,推行那些‘新法’,他们认为是动摇国本。”

苏晚晚静静听着,她知道齐妃的父亲是满洲勋贵,在宗室中亦有耳目,消息必然灵通。

“他们想做什么?”苏晚晚问得直接。

齐妃看了她一眼,眼神复杂:“具体不知。但无非是那几样,找由头劝谏,施加压力,甚至……在立储之事上做文章。”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大阿哥年纪渐长,本宫这个做母亲的,不得不为他多想几分。”

苏晚晚明白了。齐妃这是在向她示警,同时也是在拉拢。睿亲王等人若以“祖制”“满汉”为由头发难,首当其冲的就是她苏晚晚。而齐妃担心这股风潮会影响到大阿哥的储位,所以选择与她这个目前看似得势、又掌着实权的院使结盟。

“娘娘的意思,臣明白了。”苏晚晚微微颔首,“树欲静而风不止。臣只想尽医者本分,奈何总有人不愿让臣安稳。”

齐妃叹了口气:“这深宫之中,哪有什么真正的安稳?便是本宫,看似尊荣,又何尝不是如履薄冰?苏院使,你我如今,也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她这话带着几分自嘲,也带着几分试探。

苏晚晚沉吟片刻,道:“娘娘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太医院会谨守本分,尽心为皇上、为各位娘娘、皇子公主们调理凤体康健。至于外界风雨……”她抬起眼,目光清亮而坚定,“只要根基稳固,便不怕风吹雨打。”

她这话既是表态,也是暗示。她会做好分内事,稳住太医院这个阵地,这本身就是对各种暗流最好的回应。同时,她也暗示齐妃,要想稳住大阿哥的地位,“根基”在于皇帝的态度和皇子自身的康健,而非一味与守旧势力捆绑。

齐妃是聪明人,立刻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神色缓和了许多:“苏院使通透。日后永寿宫这边,还要多劳你费心。”

从永寿宫出来,苏晚晚心情并未放松。齐妃的示好和预警,证实了她的判断。守旧势力绝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偃旗息鼓,他们正在积蓄力量,寻找新的突破口。

果然,没过几日,朝堂上便有人旧事重提,以“太医院乃关系皇家安危之重地,院使之职责任重大,当择资深稳重、熟知满蒙医药之臣担当”为由,隐晦地提出苏晚晚资历尚浅,且不谙满蒙医药,恐难胜任。

这一次,出面反驳的不是胤祥,而是几位在牛痘推广中受益的地方督抚,他们联名上奏,盛赞苏晚晚之功,认为其医术高超,心系黎民,正是太医院院使的不二人选。甚至几位在旗的勋贵,因家中子弟曾受苏晚晚救治,也出言维护。

雍正的态度依旧暧昧,既未采纳撤换苏晚晚的建议,也未明确表态支持,只以“苏晚晚有功于社稷,且掌管太医院以来并无大错,此事容后再议”暂时压了下去。

苏晚晚知道,这是雍正惯用的平衡之术。他需要她做事,也需要用她来牵制守旧派,但绝不会让她权势过盛,脱离掌控。

她必须想办法破局,光靠被动防守和皇帝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

机会出现在一次给几位蒙古藩王赐宴的筹备中。按照惯例,宴席上需准备一些蒙族喜爱的药材和饮品以示恩宠。负责此事的礼部官员照例来太医院咨询,苏晚晚亲自接见。

她并没有简单地按旧例提供药材,而是详细询问了那几位藩王的年龄、身体状况(通过礼部能了解到的有限信息),以及蒙古高原常见的疾病。然后,她结合陈实功笔记中一些关于治疗风寒湿痹、强健筋骨的方子,以及现代营养学知识,精心调配了几款适合蒙古人体质、兼具保健和美味效果的药茶和肉苁蓉、锁阳等药材的炮制新品。

宴席之上,这几款新品大受欢迎,几位藩王赞不绝口,当场向雍正表示感激,称天朝物阜民丰,连药材饮品都如此匠心独运,体恤他们这些远方臣子。

雍正龙颜大悦,当众褒奖了苏晚晚,称其“心思灵巧,办事周全,不仅精于医道,更通晓四方物性,实乃难得。”

这一次,苏晚晚没有依靠惊世骇俗的现代医术,也没有卷入激烈的派系斗争,而是通过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对皇权的“有用性”,并且巧妙地迎合了雍正“怀柔远人”的政略。这是一种更柔和,也更难以被攻击的“代偿”——她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自己不可或缺。

退席时,苏晚晚感觉到一道复杂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她抬眼望去,只见睿亲王正与几位宗室低声交谈,眼神扫过她时,带着一丝阴沉和审视。

苏晚晚坦然回望,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她知道,这场无声的较量还远未结束。但经过此事,她更加确信,在这深宫权谋的泥沼中,除了正面抗衡,更需要审时度势,用智慧和价值为自己织就一道护身符。她开始学着,不仅仅做一个医者,一个斗士,更要做一个真正的“朝臣”,懂得在规则的缝隙间游走,积蓄力量。

回到值房,她再次拿出陈实功的笔记和那页残片。准噶尔……那个可能的“同类”,他(她)又是用什么方式,在那个马背上的政权中立足的呢?是更直接的力量展示,还是更诡谲的权谋?

线索依旧模糊,但寻找答案的紧迫感,却越来越强了。这盘棋,她需要看得更远,布局得更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