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六年的冬天,对于刚刚经历了战火洗礼的河北大地而言,格外的寒冷。邺城的陷落和曹魏的覆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也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庞大疆域。战争的创伤不仅体现在残垣断壁和荒芜的田野上,更深植于数百万惊魂未定、生计艰难的百姓心中。
长安的未央宫内,虽然依旧温暖如春,但刘禅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报,却清晰地传递着北方的寒意。这些来自新收复的冀州、幽州、青州以及并州等地的文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饥荒”、“流民”、“瘟疫”、“盗匪”、“废墟”等触目惊心的词汇。
“陛下,”丞相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河北新定,曹魏虽灭,然民生凋敝至极。据各州郡初步统计,因战乱、饥荒而流离失所者,恐逾百万之众。春耕在即,然种子、耕牛奇缺,若不能及时恢复生产,恐生大乱。此外,各地尚有零星曹魏余孽负隅顽抗,或啸聚山林,为祸地方。”
刘禅难得地没有瘫着,他抓了抓头发,看着地图上那大片新染红的区域,感觉有点头大。打仗的时候有诸葛光和姜维他们顶在前面,他躺着收地盘就行,可现在仗打完了,怎么治理这么大一片烂摊子,就成了他这个皇帝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父,诸位爱卿,都说说吧,该怎么办?”刘禅把皮球踢了回去,这是他惯用的伎俩,但也确实需要集思广益。
大司农蒋琬首先出列:“陛下,当务之急,是赈济灾民,稳定人心。臣请调拨国库存粮,并令各安稳州郡支援,于河北各要冲设立粥棚,先让流民活下来。同时,需尽快分发粮种、农具,鼓励百姓返乡复耕,错过春耕,则一年无望。”
尚书令费祎补充道:“蒋公所言极是。此外,需迅速派遣得力干员,充实河北各州郡县官吏。可从中枢及安稳州郡抽调,亦可就地选拔贤能,务必使政令通达,方能有效施政。对于降官,除罪大恶极者,宜采取宽宥政策,以安其心。”
大将军(遥领)诸葛光虽在前线,也送来了奏疏:“……河北初定,军心民心未附,臣以为,大军不宜即刻南调或解散。当分兵驻守要地,清剿残敌,维持秩序,同时亦可参与地方重建,以工代赈,修缮道路、水利,此亦收揽民心之良策也……”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基本勾勒出了战后重建的框架:**赈灾安抚、恢复生产、充实官吏、肃清残敌、以工代赈。**
刘禅听着,觉得都很有道理,但核心问题就一个——**钱粮人力从哪儿来?** 虽然之前系统给了不少,但摊到这么庞大的新领土和数百万灾民头上,还是捉襟见肘。
就在他有点发愁的时候,脑海里久违的“叮”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声音似乎格外悦耳。
**“叮!年度结算时间到!检测到宿主目前实际控制州级领土:益州、雍州、凉州、司隶、豫州、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共计十一州。”**
**“基础奖励乘以十一:【三流人才五十人】x11 = 五百五十人;【普通汉族男性青壮三万人】x11 = 三十三万人;【粮食一百万石】x11 = 一千一百万石。”**
**“奖励已发放,系统人物及物资将合理出现在宿主势力范围内。”**
刘禅先是一愣,随即狂喜!差点从御座上跳起来!
**五百五十个自带特性的工具人!三十三万壮劳力!一千一百万石粮食!**
这哪里是年终奖?这简直是天降神兵,雪中送炭啊!
他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努力维持着皇帝的威仪(虽然不太成功),清了清嗓子,对下方疑惑地看着他的众臣说道:
“咳咳……方才,朕心有所感。”他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诌,“恍惚间,似有神人入梦,告知朕,念在朕统一北疆、解民倒悬之功,天降祥瑞,将有贤才义士自发来投,并有粮草资助于路途之中,助我大汉安抚河北!”
众臣:“???”
陛下又开始……“洪福齐天”了?
虽然觉得匪夷所思,但鉴于陛下之前种种“神异”表现(仙种、快乐酥等),众人也不敢全然不信,只是将信将疑。
刘禅也不管他们信不信,直接开始“假传神旨”:
“传朕旨意!即刻起!”
“一、这一千一百万石粮食……”他顿了顿,努力回想系统说的数字,“……嗯,反正就是很多粮食!立刻由大司农府统筹,优先调往河北灾区!设立粥棚,平价售粮,同时作为春耕借贷种子发放!”
“二、那……嗯,数百名慕义来投的贤才,由吏部与丞相府共同考核,迅速派遣至河北各州郡县,充实基层,重点是劝课农桑、安抚流民!”
“三、那三十万……呃,青壮劳力,”他差点说漏嘴,“登记造册,一部分补充各地驻军,参与肃清残敌、维持秩序;大部分组成工程营,由将作大匠(王铁柱已升任)统一调度,投入河北的道路、水利修缮,以工代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