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10章 受命西顾

司马老贼 第10章 受命西顾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太和二年的春雨,淅淅沥沥地冲刷着上庸城的青石板街,却难以洗尽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血腥与惊悸。新城太守府内,昔日孟达饮宴作乐的厅堂,此刻烛火通明,映照着司马懿略显疲惫却异常沉静的面容。牛金按刀侍立一旁,甲胄未解,眼神警惕如故,年轻的司马师则垂手立在父亲身侧,努力模仿着那份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沉稳。

“带李辅、邓贤。”司马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两名身着魏军军服、却面色惶惑的将领被引了进来。李辅年纪稍长,眼神闪烁,邓贤则略显年轻,紧张地抿着嘴唇。他们便是昨日在最后关头打开西门,献城投降的关键人物。

“末将李辅(邓贤),叩见都督!”二人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们献上了城池,这份功劳有多大,罪过又能被赦免多少,心中全然没底。

司马懿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片刻,仿佛能穿透肺腑。“二位将军深明大义,悬崖勒马,使上庸百姓免遭更多兵燹之苦,此功,朝廷与本督皆记下了。”他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赞许,“本督已具表上奏,为二位将军请功。金银赏赐、爵位封授,不日当由陛下恩旨下达。”

李辅、邓贤闻言,脸上顿时涌起劫后余生的狂喜,连连叩首:“谢都督提拔!谢都督恩典!末将愿为都督效犬马之劳!”

“很好。”司马懿微微颔首,话锋却悄然一转,“然,新城初定,百废待兴,军心民心尤需整顿。为凝聚战力,以备不时之需,本督意将原新城守军与本部兵马暂作整合,统一操练调度。二位将军所部,即日起编入牛金将军麾下,仍由二位担任副将,协同治理,共保此城安宁。你等意下如何?”

李辅、邓贤瞬间愣住。这明升暗降之举,实则是顷刻间削去了他们的直接兵权。然而,面对司马懿那平静无波却深不见底的眼神,他们哪敢有半分异议,只得再次叩首:“末将……谨遵都督之命!定当尽心竭力,辅佐牛将军!”

“甚好。”司马懿挥挥手,让他们退下。处理完这桩最紧要的人事安排,他轻轻舒了口气。接下来的几个时辰,他如同最精密的机械般高效运转:下令将孟达的少数负隅顽抗的死忠党羽公开审理后明正典刑,迅速稳定秩序;颁布安民告示,宣布赦免胁从者,并开仓放粮,赈济城中贫户与降卒家眷;召见本地几位颇有声望的耆老,温言抚慰,询问民情……

雨势稍歇时,他甚至带着司马师和几名亲卫,登上了上庸城头。城墙之上,战斗留下的痕迹尚未完全清理干净,暗红色的斑驳与雨水混在一起,缓缓流淌。守城的士兵,无论是原本的魏军还是刚刚归降的新城兵,看到都督亲临,无不挺直了腰杆。司马懿仔细查看了几处破损的垛口,询问了守夜的安排,甚至拍了拍一个年轻士兵湿漉漉的肩膀,嘱咐他“夜里风大,多穿件衣裳”。那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这一切,司马师都默默看在眼里。他看到父亲如何用雷霆手段清除隐患,又如何用怀柔策略收拢人心;看到他如何杀伐决断,又如何细致入微。这远比兵书上的谋略更为生动和复杂。

“父亲,部队已整装待发,是否按原定明日班师?”司马师低声请示。

司马懿望着城外被雨水洗刷得苍翠欲滴的山峦,点了点头:“传令下去,明日卯时造饭,辰时拔营……”

他的话音未落,一阵极其急促、甚至可以说是慌乱的马蹄声,伴随着嘶哑的吆喝,猛地从城下传来,瞬间撕裂了雨后短暂的宁静!

“紧急军情!紧急军情!!让开!速报都督——!”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揪。司马懿霍然转身,目光锐利地投向城门方向。

很快,两名几乎是从马背上滚下来的信使,被亲兵搀扶着,踉跄冲上城楼。他们浑身泥泞,嘴唇干裂,眼圈深陷,其中一人的背上还插着一支未曾拔掉的、折断的箭矢。看到司马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凄厉沙哑,带着无尽的惊恐:

“都督!不好了!雍凉……雍凉大败!!”

司马懿瞳孔骤然收缩,脸上肌肉紧绷,但声音依旧沉冷:“慢慢说!何处败?如何败?”

“是……是大将军(曹真)!街亭……街亭失守了!张合将军救援不及,我军……我军损失惨重!”第一个信使喘着粗气,几乎说不下去。

第二个信使紧接着哭嚎出声,声音充满了绝望:“不止街亭!诸葛亮大军已出陇山,郿城、陈仓告急!关中……关中危殆!洛阳……洛阳震动啊,都督!!”

每一个字都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城头每一个人的心头。牛金倒吸一口凉气,司马师脸色煞白,周围的将校士兵们更是面露骇然,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恐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滋生蔓延。

街亭失守!大将军败绩!诸葛亮兵临关中!

任何一个消息都足以震动天下,如今却如同疾风暴雨般同时袭来!

司马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雨后的冷风吹动他鬓角的花发,拂起紫色袍服的衣角。他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表情,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仿佛有滔天巨浪在翻涌,又在瞬间被强行压下。他沉默着,那沉默却比任何惊呼呐喊都更令人窒息。

他缓缓闭上眼睛,极快地消化着这毁灭性的信息。诸葛亮……一出手便是如此石破天惊,直扼咽喉!曹真竟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陇右三郡,帝国的西陲屏障,竟望风而降!街亭失守!兵临关中!这已不是一场边境冲突,而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全面危机。

良久,他猛地睁开眼,目光已恢复冰一般的冷静,甚至带着一种极度压力下淬炼出的锐利。“详细说,街亭如何失守?蜀军主将是谁?兵力几何?曹真大将军现在何处?”

他打断众人的慌乱,问题精准而急促,开始像解剖猎物般剖析这场惨败的每一个细节。

信使断断续续地回禀着他们所知的一切:张合如何赶到却被阻隔……如何溃败……曹真如何试图稳住阵脚却难挽狂澜,现已退往陇山一带收拢残兵……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气氛中,又一队人马旋风般冲至城下。来的不是信使,而是皇帝曹叡的特使,中书郎孙资!他手持明黄诏书和代表极大权威的青铜节钺,在卫士簇拥下疾步登上城楼,脸色同样凝重焦急。

“司马懿接旨!”

所有人齐齐跪倒。孙资展开诏书,用尽可能沉稳却依旧难掩急迫的语调宣读:

“制曰:逆蜀猖獗,窃据陇右,寇掠关中,社稷危殆。卿甫定东南,克剪凶逆,功勋卓着。今特加卿为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总摄西部诸军,戡乱御侮!关中诸将,包括大将军曹真所部,悉听卿之节度!事急从权,卿可不必返洛述职,即刻轻骑赴长安,稳定大局,击退蜀寇!国之安危,尽托于卿,望卿勿辞劳苦,速解倒悬!钦此!”

诏书言辞急切,倚重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带着一丝近乎恳求的意味。那柄沉甸甸的节钺,象征着生杀予夺的极大权力,也压上了千钧重担。

司马懿深深叩首,抬起头时,脸上已是一片决然的沉静:“臣,司马懿,领旨谢恩!敢不竭尽驽钝,以报陛下信重之恩!必当戮力以赴,稳定西线,驱除蜀贼!”

没有犹豫,没有推诿,甚至没有多余的情绪流露。他接过的不仅是一纸诏书,更是一个濒临崩溃的战局和一个帝国的期望。

起身后,他即刻转向牛金,语速极快却清晰无比:“牛金,你率本部兵马,并统筹新城所有留守部队,稳守此地,新任太守不日即到,确保万无一失!待交割后,后续步卒及辎重,由你统领,随后启程,稳妥西进,至长安听令!”

“末将领命!”牛金抱拳,声如洪钟。

“师儿,点齐我的亲卫营,全部轻骑,只带五日干粮和必备弓矢武器!即刻准备出发!”

“是,父亲!”司马师立刻转身奔下城楼。

命令一道道发出,如同石子投入死水,激起了层层波澜,却又迅速被纳入有条不紊的应对之中。上庸城的短暂宁静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临战前的紧张躁动。

不到一个时辰,一切准备就绪。司马懿换上一身便于驰骋的轻甲,披上大氅,翻身上马。司马师和五百余名精锐亲骑已整装待发,人人面色肃穆,战马焦躁地踏着蹄子,喷吐着白雾。

司马懿最后看了一眼上庸城,看了一眼牛金等留守将领,没有再多言,只是猛地一挥手。

“出发!”

马蹄声如雷鸣般炸响,数百骑如同离弦之箭,冲出上庸城门,卷起漫天泥水,向着西北方向——长安所在,疾驰而去!

队伍沉默地奔驰在崎岖的道路上,只有马蹄叩击大地和风声呼啸的声音。司马懿伏在马背上,目光紧盯着前方,脑海中却已飞速运转。陇右的地图、诸葛亮的用兵风格、曹真败因的分析、可用将领的调配、粮草补给线的维护……无数信息碎片在他脑中碰撞、组合。

他知道,孟达之乱不过是一道开胃小菜。真正的盛宴,或者说真正的生死考验,此刻才刚刚拉开序幕。他的对手,是那个被誉为“卧龙”的诸葛孔明。

雨水再次飘洒下来,打湿了骑士们的衣甲,却无法浇灭他们心中被主帅那沉静如水的决绝所点燃的火焰。这支沉默的队伍,像一柄黑色的利刃,刺破雨幕,刺向那片战火纷飞、决定国运的西方天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