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3章 石阳烽诡

司马老贼 第3章 石阳烽诡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长江的怒涛,重重拍打着石阳城下的岩壁,每一次撞击都仿佛撼动着这座扼守水陆要冲的坚城。城头上,狼烟与烽火交织,箭矢的尖啸声、巨石砸落的轰鸣声、将士的喊杀与哀嚎声,汇成一片血腥的混沌。

江夏太守文聘,须发皆白,玄甲上遍布新旧的创痕,他如一根钉死在城头的铁桩,屹立在最危险的西门。手中的环首刀已然卷刃,血槽被浓稠的暗红色填满。

“太守!东门甬道被撞木击裂,吴寇的敢死队涌进来了!”牙门将臧霸踉跄奔来,半张脸被烟火熏得漆黑,肩甲上还嵌着半截箭杆。

文聘目光未离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东吴士卒,声音嘶哑却如铁石:“堵回去!用你的身体,用所有能找到的东西,给老子堵回去!告诉每一个还能喘气的,征东大将军的援兵就在北岸!陛下没有忘记我们!守住今日,明日援必至!”

他的吼声压过了战场的喧嚣,传递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尽管他心中清楚,北岸安陆大营的曹真大将军虽已率援军抵达,但面对孙权倾国而来的五万大军,也只能结成硬寨,与石阳呈犄角之势,苦苦支撑这危险的平衡。击退?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石阳以北三十里,安陆魏军大营。

征东大将军曹真伫立在望楼之上,面色凝重如铁。远处石阳城下冲天的火光和烟尘清晰可见,耳边仿佛能听到那震天的杀声。他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大将军!”副将张合按捺不住,抱拳请战,“文太守情势危急!末将请率五千精骑,突袭孙权侧翼,以解石阳之围!”

曹真猛地一摆手,声音低沉而压抑:“不可!孙权巴不得我们出营野战!彼众我寡,营垒若失,则满盘皆输!文仲业……他还能撑住!传令各部,加固营防,多设弓弩,待吴军久攻不下,士气衰竭之时,再寻战机!”

他的决策冷静而残酷,是统帅必须承受的重压。然而,这危险的平衡,被一匹自西北方向狂奔而来的、浑身浴血的驿马彻底打破。

“报——!六百里加急!大将军!洛阳急件!蜀相诸葛亮……诸葛亮出师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应!陇右震动,关中告急啊!”信使滚鞍下马,声音凄厉,呈上那封沾满尘土与汗渍的漆封军报。

“什么?!”曹真一把夺过军报,展开快速浏览,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旁诸将闻言,无不骇然失色。

“诸葛亮……他竟敢……”曹真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背窜起。西陲南疆,同时面临倾国之攻,这是魏国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危局!

“大将军!当速决断!”张合急道,“西京重地,万不可失!”

曹真目光死死盯着石阳方向,牙关紧咬,太阳穴青筋暴起。这个抉择太过艰难!许久,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命令:“速派快马,六百里加急,将此事急报洛阳!请陛下圣裁!在我军得到明确诏令之前,各部……谨守原防!不得妄动!”

他不能擅自放弃东线,但雍凉的消息必须立刻让洛阳知晓。

洛阳嘉福殿,气氛比荆州的战场更加令人窒息。

那两份分别来自南疆和西陲的紧急军报,如同两把巨钳,扼住了年轻皇帝曹叡的咽喉。

“陛下!陇右乃社稷之根,关中乃陵寝所在!诸葛亮此举歹毒,意在截我疆土,动摇国本!必须即刻派遣大将,率中军精锐西征,迟则生变啊!”太尉满宠率先出列,语气急促。

“万万不可!”司空陈群立即反驳,“满太尉!孙权五万大军临城,石阳旦夕可破!若此时抽走中军精锐,南疆崩溃,吴寇溯汉水而上,则宛、洛不保!届时纵保住陇右,还有何意义?臣以为,当严令曹真,全力击退孙权,再图西顾!”

“缓不济急!诸葛亮岂会等我?”

“顾此失彼,才是亡国之兆!”

朝堂之上,两派大臣争论不休,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每个人都面色潮红,情绪激动,却谁也拿不出一个两全之策。

曹叡坐在御座上,年轻的脸上血色尽褪,唯有一双眼睛,因极度的压力而灼亮逼人。他听着这纷乱的争吵,手指无意识地死死抠着御座的扶手。

“够了!”他突然喝道,声音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威势,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满宠身上:“满太尉,前番所言‘行险’之策,详情如何?今日之势,恐怕非行险不可了!”

满宠深吸一口气,再次出列,他知道此刻一言可决国运:“陛下,两线皆重,然诸葛亮新锐,其祸更急,非大将军亲率中军不能快速平定。故,曹真大将军,必须西进!”

这话引来一片吸气声。满宠不等反对声起,继续急速说道:“然南疆绝非可弃!孙权虽众,然其人性情,老臣深知:多疑忌,少决断。石阳城坚,文聘善守。只要援军消息能至,必能坚其心志。我军无需真派大队兵马与孙权决战。”

他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请陛下即刻选派一智勇兼备、胆大心细之臣,假天子节钺,前往石阳劳军!其人不需多带兵马,千余精骑仪仗即可。关键在于,命其沿途大张旗鼓,广布声威,称朝廷大军不日即至!待其抵达石阳外围,可窥伺战机,或于夜深之时,多设火鼓,疑兵扰敌!孙权见其旌旗仪仗,又闻朝廷大军将至,必心生疑虑,恐腹背受敌。加之其久攻石阳不下,士卒疲惫,退兵……或有六七分把握!”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将南疆的安危寄托于孙权性格的弱点和一位使臣的临机应变之上。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计策的冒险程度惊呆了。

曹叡死死盯着满宠,仿佛要看清他话中有几分把握。时间仿佛凝固。最终,他猛地一拍御案,做出了那个艰难而果决的决定:

“治书侍御史荀禹!”

“臣在!”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应声出列。荀禹年约三旬,面容儒雅,眼神却沉着锐利。

“朕命你为抚军使,持节,领虎贲营精骑一千,即刻前往石阳劳军!赐你临机专断之权,沿途州县兵马,皆可调遣!务必扬我国威,稳守军心,伺机破敌!你可能做到?”

“臣,领旨!必不辱陛下使命!”荀禹没有任何犹豫,沉声接旨,眼中燃烧着被重任点燃的火焰。

“好!”曹叡霍然起身,一连串的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剑,斩开了朝堂上凝重的空气:

“诏令:征东大将军曹真,除留部分兵力稳固营垒、声援石阳外,尽起中军精锐,星夜兼程,西入潼关,总督诸军事,迎击诸葛亮!不得有误!”

“诏令:荆州司马懿,严督所部,紧守襄阳,绝不可使诸葛瑾北上一步,待南疆局势明朗,伺机破敌!”

“诏令:荀禹,依满太尉之计,即刻出发,不得延误!”

诏令既下,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荀禹率一千虎贲精骑,高举节钺,冲出洛阳,向南疾驰。

而在安陆大营,曹真在接到皇帝的明确诏书后,尽管对南疆心怀忧虑,还是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他留下张合等将固守营寨,钳制孙权主力,自己则亲率最精锐的中军部队,迅速拔营西进。

此刻,没有人知道荀禹的疑兵之计能否成功,也没有人知道司马懿在荆州将如何应对诸葛瑾。

两场关乎国运的大战,如同两盘同时展开的棋局,落子的重任,分别压在了曹真和司马懿的肩上。而那位年轻的皇帝,则在洛阳的深宫中,焦灼地等待着来自西陲南疆两线的消息。

暴雨将至的压抑,笼罩着整个魏国的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